以下是含有大陸新車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大陸新車價格戰波及二手車市場,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汽協)二手車事業部公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二手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73.6%。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二手新能源車,僅占全部二手車交易的5.3%,仍有成長空間。
美國關稅陸續生效,且美國川普不支持電動車,朋程(8255)保守看待第3季及第4季出貨,不過朋程總經理吳憲忠表示,雖然汽車客戶受美國關稅影響短期較為觀望,但今年營收還是會比去年成長,獲利則希望維持去年水準,在法人買盤加持下,朋程盤中股價一度亮燈漲停,為2025年5月12日以來新高。
精密沖壓零件廠和勤(1586)自結11月合併營收2.26億元,月增14.18%、年減4.08%;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23.39億元、年增12.78%。和勤表示,硬碟零件、車用零件出貨穩定增加,推升11月營收重返2億元大關,全年營收維持較去年成長目標。另在車用零件新品出貨遞延的情況下,公司預期明年第一季營運,將有顯著的旺季效應。
據德國知情人士透露,知名汽車廠福斯集團董事會已擬定減薪裁員與部分關廠計劃,以削減高達40億歐元(合台幣1328億元)的經營成本。而一向是福斯最賺錢的中國廠大眾汽車情況亦不樂觀,第3季度業績同比降幅達15%,降幅高於福斯集團的整體表現,目前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市佔率已跌破20%。
中汽協向政府有關部門正式遞交「關於當前汽車經銷商面臨資金困境和關停風險相關情況的緊急報告」指出,當前汽車經銷商的新車銷售出現大面積虧損,普遍存在現金流赤字經營和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的情況,已難以擺脫生存的困境。
伸興(1558)今天召開股東會,承認通過2023年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8元,現金配發率近100%。會中並完成董事全面改選,一般董事當選人:林志誠、蔡崇廷、廖樹城、洪睿翊、李金潭、何孟宗,獨立董事:白永耀、黃惠玉、許永聲,會後選出林志誠續任董事長。
汽車零件龍頭東陽(1319)淡季續旺,自結5月營收21.46億元,持穩高水位,月增1.9%,更較去年同期成長14.81%;累計前五月營收突破百億元,達104.27億元、年增13.05%,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法人樂觀東陽今年營收獲利皆將再戰新高。
汽車動力暨安全零組件大廠智伸科技汽車零件出貨雖有增長,仍無法彌補醫療及電子業客戶去化庫存而減少拉貨,4日公布,5月營收呈現月增、年減。智伸科表示,電子業客戶庫存調整將告一段落,醫療新客戶產品認證也預計下半年陸續完成,下半年可望出貨可望回溫,對今年營運審慎樂觀。
國內汽車零配件廠受惠北美State Farm效益推升AM業績大補,除樂觀AM市場,OEM(原廠代工)市場也有好消息,隨中國大陸啟動新一輪新能源車下鄉補貼,包括東陽(1319)、廣華-KY(1338)、精確(3162)、麗清(3346)、永新-KY(4557)等廠皆已打進當地各車廠新能源車供應鏈,看好出貨將逐步增溫。
汽車零件廠今年業績續有好消息,板金廠耿鼎(1524)首季稅後純益1.69億元,年增2.84倍,每股稅後純益(EPS)1.02元,衝單季新高;LED車燈廠麗清(3346)在特斯拉Model 3、Model Y以及小米SU7訂單挹注下,4月營收8.13億元,月增58.92%、年增43.91%,創同期高、單月第三高。
廣華-KY(1338)公告4月營收4.7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4.37%、11.92%,累計前四月營收16.3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7%。
大陸兩會宣示2024年經濟成長目標,國內汽車上下游業者樂觀以待,汽機車廠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表示,雖具體方案仍須觀察,但隨大陸政府後續端出振興經濟等配套政策,相信可有效提振經濟,看好大陸汽車市場及產業長期發展。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日前在大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定義2024年為「消費促進年」,要以此為主線組織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包含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如提振新能源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同時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如數位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與智慧家居、國貨潮品等。
2023年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市場旺季效益史上最旺,推升東陽(1319)自結2023年稅前盈餘飆上38.14億元新高,年增47%,每股稅前盈餘達6.33元。隨著AM市場結構性改變,需求持續熱絡,法人看好東陽2024年將更上層樓,營收獲利皆樂觀續創新高。
大陸電動車銷量持續增長,江興鍛(4528)、智伸科(4551)11月營收呈現月增、年減,智伸科前11月營收創同期第三高。江興鍛、智伸科預期,第四季營運有機會勝過第三季,對明年營運審慎樂觀。法人估,兩公司明年營收可望年增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