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陸發射的搜尋結果,共128筆
大陸於今(9)日凌晨3時48分發射火箭升空,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即時影像於3時58分捕捉到天空出現不明亮點,猶如花朵綻放,呈現漏斗狀向外擴散,最終散成雲霧。處長林維玲表示,依時間點推測應與陸方火箭發射有關,但與過去殘骸常見「火流星」形態不同,此次首度觀測到雲狀擴散的景象。
首波立委罷免案將於7月26日登場,政治氣氛愈發緊繃。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17)日召開記者會,立委許宇甄警告總統賴清德,不要再重演去(2024)年大選前「飛彈簡訊」事件,試圖透過國安系統操作選情,否則藍營將全面「見招拆招」。
國防部今(3)日公布最新監控資料,自7月2日清晨6點至7月3日清晨6點的24小時內,國軍共偵獲41架次共軍軍機擾台,其中有30架次逾越台海中線,進入我北部、中部、西南及東部空域。而在今天下午,國防部再度公布,大陸發射運載火箭,其飛行路徑經我防空識別區西南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台灣地區無危害。
國防部今(27日)上午發布台海周遭共機及共艦動態,從昨(25)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止,總計偵獲20架次共機急8艘艦艇侵擾,其中12架次逾越台灣海峽中線,進入西南空域。國防部也同步發布,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昨(26日)發射載運火箭,途徑經過台灣中部,但因在大氣層外並無危害。
9月25日中國大陸火箭軍朝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試射已間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通告了試射信息。有實力發射洲際核飛彈的5個國家中,俄羅斯甫於今年9月23日試射薩爾馬特導彈失敗,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中國聲稱試射是年度軍事例行性演習,但普遍被認為是由於近年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國有明顯的軍力優勢,這可能是中國此時要展露飛彈實力的動機。
9月25日中國火箭軍朝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試射已間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通告了試射信息。有實力發射洲際核飛彈的5個國家中,俄羅斯甫於本年9月23日試射薩爾馬特導彈失敗,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中國聲稱試射是年度軍事例行性演習,但普遍被認為是由於近幾年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有著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國有明顯的軍力優勢,這可能是中國此時要展露飛彈實力的動機。
中國大陸解放軍25日向太平洋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落在太平洋公海海域。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中國大陸發射洲際飛彈墜落碎片有事先標示,代表發射非常精準。
中國大陸於25日上午8時44分朝太平洋公海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準確落入指定海域。前立委郭正亮認為,這會讓美國好好想一想,「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進得來嗎?」未來會影響美國內部軍方盤算,接下來會看到美國調整亞洲布局。
大陸昨天上午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總統府今天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此一行為表達嚴正譴責,中國近來不斷在區域間進行各種軍事演習,威脅區域的和平現狀,呼籲中國應自制回到國際常軌,成為區域中負責任的一員,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俄烏戰爭後,民防議題備受重視,然而近年民進黨政府多次以各類國際大事刺激人民緊張神經,讓防衛相關議題淪為大內宣工具。學者認為,確實該建立一套SOP及監督機制;藍委則批評,如此淪為大內宣工具久而久之民眾會疲乏,無法發揮民防應有的效果。
國防部上午罕見的提前預告,中共明天將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將往西太平洋方向飛行,並經過臺灣防空識別區、高度位於大氣層外,是否會對臺灣地區無危害?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周密掌握相關彈道動態、軌跡等資訊,適切警戒與應處。
眾所周知人在地球上是永遠無法看到月球背面陰影區的,飛行在太空的飛行器(如衛星、如於2024年5月3日發射的嫦娥6號探月器等)在該陰影區所產生的信息電波,基本上也是永遠無法直接與地球上的地面通信,因應之道,是用一個身在該陰影區之外、又能收發該陰影區內所產生的信息電波的「數據中繼衛星(TDRS)」,來進行該陰影區與地球上的地面通信。
當專家們忙著辯論美國政府是否應該將立場明確化,政府的立法和行政部門最關注的反而是台灣軍方缺乏足夠防衛能力的問題。蔡英文總統在二○二○年五月的第二次就職演說中重申會努力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asymmetric capabilities),並承諾實施國防改革,使台灣軍隊達成重層嚇阻(multidomain deterrence)的戰略目標。蔡英文也扭轉了台灣國防預算逐年下降的趨勢。然而,如果考慮到台灣所面臨的嚴重威脅,很多人認為台灣在國防方面的支出還是太少,例如二○二三年的國防支出預算總共是一百八十三點一億美元(這還包括了採購新戰機的特別預算),只占了台灣GDP的百分之二點四,遠低於台灣的需求。
中國大陸於4月21日7時45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二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防部回應表示,該火箭飛行路徑經我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臺灣地區無危害。
國防部21日以新聞稿表示,上午07:46, 中共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火箭飛行路徑經我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朝西太平洋方向。
準總統賴清德內閣人事傳言拍板,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被內定出任國防部長,但非軍方背景引發討論。對此,媒體人黃揚明指出,顧立雄可能是蔡政府國安團隊和美方希望的國防部長人選,但恐怕現在就要面對軍中的反彈聲浪,且有傳言說,選前因大陸發射衛星火箭發布的國家級警報,就是由國安會主導,所以賴清德也有「報恩」的意味;另外,黃也認為,有可能是想藉軍中反彈為由,在最後婉拒顧立雄出任部長。
規模高達7.2的0403花蓮地震引發巨大搖晃,是921大地震後25年來台灣規模最大的地震。然而,令外界不解的是,全台發生如此嚴重的地震,竟有包括北北基桃等6個地方,當下沒有接到警報,嚴重影響第一時間的判斷和逃生,引發相關地區民眾的高度不滿。
花蓮外海昨(3)日上午7:58分發生規模7.2地震,撼動全台,但多個震度達到5級以上的縣市民眾卻沒收到國家級警報,引起民怨,即便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出面解釋也難平息怒火。昨日同樣沒收到警報的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則痛斥,「這就是人禍」。
4月3日早上7點58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地震,全台劇烈搖晃,這是自1999年9月21日近25年來最大的一起地震。不料,竟有北北基桃等6地未發國家級警報,氣象署表示,這是因為預估震度未達4級,所以才沒有發警報。這個說法引發民眾不滿,認為這若非氣象署說謊,就是警報發布標準落後。
0403花蓮大地震讓全台灣人都受到驚嚇,甚至產生傷亡以及受困,然而雙北、基桃等都會區民眾明明也感受到劇烈搖晃,卻未收到國家級警報。猶記今年總統大選前幾天,大陸發射衛星卻讓國家級警報鈴聲大作,難道所謂國家級警報,只有配合選舉才會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