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經濟增長的搜尋結果,共637

  • IMF報告:維持大陸經濟增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指出,把全球經濟2024年增長預測調高至3.2%,較1月時預測高出0.1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的經濟增長則維持在3.2%不變。上調2024年經濟長是因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但IMF同時警告,因為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其對未來的展望仍較為謹慎。IMF維持2024年、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 外媒調查大陸首季GDP增4.6% 需更多刺激方案

    路透11日公布調查顯示,盡管大陸經濟近來出現部分穩定跡象,但今年一季GDP增長率很可能僅4.6%,可能創下一年來最低,尚須更多刺激方案。專家預測,大陸經濟增長明年會更慢,估計只有4.4%。

  • 大摩上調大陸今年GDP預測至4.8%

    多家機構陸續上調2024年大陸經濟增長預測,繼高盛之後,摩根士丹利亦調高大陸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的4.2%上調至4.8%,因大陸的出口和製造業資本支出強勁。

  • 估陸今年GDP成長4.5% 世銀:只有傳統財政刺激還不夠

     世界銀行1日公布最新2024年4月期「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由於大陸經濟增長放緩,預計2024年該地區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5.1%放緩至4.5%。

  • 何立峰晤IMF總裁 穩外商信心

    何立峰晤IMF總裁 穩外商信心

     大陸官方努力在國際間「說好中國故事」,穩定外商信心。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5日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會面,強調大陸經濟穩中向好,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喬治艾娃則表示,相信大陸經濟增長可為全球注入新動能。

  • 社評/不需要對大陸經濟太悲觀

    社評/不需要對大陸經濟太悲觀

     大陸兩會落幕,經濟依舊是外界關注焦點。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大陸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雖與去年一致,但外界普遍認為難度很高。一方面去年基期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內外掣肘因素持續困擾著中國經濟,如房地產低迷、消費信心疲弱、美國貿易及科技制裁等都未消失,加上出生率降低、勞動力老化等結構性問題難解,外界普遍不看好大陸經濟。

  • 旺報社評》不需要對大陸經濟太悲觀

    旺報社評》不需要對大陸經濟太悲觀

     大陸兩會落幕,經濟依舊是外界關注焦點。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大陸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雖與去年一致,但外界普遍認為難度很高。一方面去年基期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內外掣肘因素持續困擾著中國經濟,如房地產低迷、消費信心疲弱、美國貿易及科技制裁等都未消失,加上出生率降低、勞動力老化等結構性問題難解,外界普遍不看好大陸經濟。

  • 工商社論》正確理解大陸2024政府工作報告的意涵

    工商社論》正確理解大陸2024政府工作報告的意涵

     大陸年度重要政治活動,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於3月4日、5日先後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也發表了他上任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雖然今年兩會有些變革引發諸多揣測,例如兩會開會時間縮短、人大會議閉幕後總理記者會取消等,但對台灣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大陸施政意圖,以作為我制訂對陸政策的重要依據。

  • 《人民日報》4篇專欄文章解讀陸經濟 回擊唱衰論

    《人民日報》4篇專欄文章解讀陸經濟 回擊唱衰論

    面對近期大陸經濟困境與負面輿論聲浪,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新媒體經濟評論專欄「尺素金聲」近日連發4文解讀大陸經濟,分別以全球增長最大引擎、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與潛力、大陸經濟的高成長性,以及「風險論」阻擋不了外商投資大陸的步伐為切入點,並以此駁斥唱衰論調。

  • 陸房市不確定性仍存 IMF:不是嚴重金融穩定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顧問兼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Tobias Adrian出席研討會表示,大陸房市現還存在不確定性,包括房地產價格會進一步調整多少,房市相關損失將在多大程度分配予不同經濟主體承擔。

  • 穩外貿 全面開放外資准入製造業

    穩外貿 全面開放外資准入製造業

     大陸為穩增長火力全開,推動外貿回穩成為重中之重。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日在黨媒學習時報頭版刊文指出,要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擴大優質消費品和能源資源產品等進口,並加快推出與實施全國版和自貿區版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促進外資穩量增質。

  • 再生能源建設增幅大 中國最快今年碳達峰

    再生能源建設增幅大 中國最快今年碳達峰

     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後,大陸2023年新增低碳發電能力達300吉瓦,首次足以滿足其每年增加的全部電力需求。美媒觀察,隨著大規模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加快,大陸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提前數年達到峰值,最快可能今年就達峰。

  • 兩岸做加法 經濟才能飛龍在天

    兩岸做加法 經濟才能飛龍在天

     去舊布新,1月上旬台灣公布2023年的經濟數據,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844億美元,同比衰退13.5%。GDP增長1.4%,而工業生產表現則年減12%,是連續2年衰退,也是首見的2位數衰退,又以電子零組件和機械設備業表現最不理想,減幅超過17%。而台灣對大陸進出口總額2239.48億美元中,進口為716.99億美元,下降16.1%;出口則為1522.49億美元,下降18.1%。整體而言,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比雖已降至21年來新低,但仍達35.2%,而台灣全年貿易順差高達99.99%,來源於大陸,可見兩岸經貿對台灣的重要性。

  • 外銀:陸政策作多 提振股市

    外銀:陸政策作多 提振股市

     近期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會議上對於利率的調整按兵不動,大陸則公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經濟,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月5日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為2021年12月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同時向市場提供約1兆元人民幣長期流動性,外銀分析,上述措施應有助於改善投資者信心,短期內能提振陸股和港股,長期仍有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干擾。

  • 工商社論》從恒大清盤 正確解讀大陸房地產政策邏輯

    工商社論》從恒大清盤 正確解讀大陸房地產政策邏輯

     負債超過人民幣2兆,早已資不抵債、被譏為「負」可敵國的大陸地產集團恒大,自2021年12月首次傳出債務違約,並於2022年6月被提起清盤訴訟、聆訊經多次延期後,終於在2024農曆春節前一周被香港法院下令清盤。然而,就在恒大被宣布清盤的兩天後,中共繼一連串的房市鬆綁政策後,再公布第一批107個可獲得融資支持的房地產「白名單」。中共對房地產產業「有保有壓」的調控,除了展現其力促房地產軟著陸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揭示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典範轉移時代的到來。

  • 將劃歸至中投公司 三大AMC股債齊升

     為因應官方機構改革方案,新華財經報導,大陸三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中國信達、中國東方和中國長城將於近期劃歸至中投公司。消息一出,三大AMC股債齊升,表現強勁。

  • 骨牌效應延燒 台建商:不致被波及

    骨牌效應延燒 台建商:不致被波及

     恒大集團29日遭香港高等法院頒布強制清盤令,爆雷寒蟬效應引發各界關注,國內建商分析,台灣數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已微調風險控管,建商普遍口袋已深、有一定現金流,不致被波及,且與台灣房市二者早已脫鉤。但恒大清算恐對其他尚在債務重組的大陸房企以及百萬購房人造成影響,成為大陸經濟增長最大的灰犀牛,骨牌效應不可小覷。

  • 學者:陸若經濟下滑 將波及台灣

    學者:陸若經濟下滑 將波及台灣

     大陸日前公布2023年GDP年增率5.2%成功達標,對於今年景氣前景,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22日表示,大陸經濟結構能否成功調整仍是重點,且兩岸經貿交流緊密,若大陸GDP下滑1%,則台灣GDP將下滑0.27%~0.29%。他還呼籲政府要守住ECFA,這是兩岸和平大戰略的護城河,也是兩岸維持交流聯繫的關鍵。

  • 四大國有資管 遭穆迪降評

     繼惠譽之後,國際評等機構穆迪(Moody’s)19日全線下調大陸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評等,其中,中國華融長期發行人評等由「Baa3」下調至「Ba1」,降至非投資級(俗稱垃圾級)。長城資管由「Baa1」下調兩級至「Baa3」。評等較高的中國信達和東方資管,也均跌穿「A3」評等,後者更連跌兩級至「Baa2」。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