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好食好事加速器的搜尋結果,共23筆
看好寵物市場商機與日俱增,加上個人愛貓、養貓,前泰山董事長詹岳霖在退出泰山經營後,開創事業第二春,3日宣布與水產供應商隆順漁業旗下順億合資創立「愛貓一生」,於屏東農業科技園區斥資超過3億元設廠,總計三條生產線,目前先開一條生產線,一年目標3億元,未來三產線全開可達4倍產能。
由好食好事加速器主辦的「2025好食好事Demo Day 8」圓滿落幕,匯聚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的14家食農新創,展現科技與創意如何勾勒食農產業的未來藍圖,開啟價值鏈新篇章。在2017年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好食好事基金會。好食好事作為台灣唯一專注於食農科技的新創加速器,已輔導78家新創團隊,達成92%高存活率與新台幣22.6億元資本額。今年,好食好事更攜手「味全食品」及「大拙匠人」兩大企業,以ESG產業共好、開拓大型通路及進軍海外市場目標,助力新創團隊串接多元機會。
由好食好事加速器主辦的年度盛事「第八屆2025好食好事 Demo Day」30日在台北101獨一文創空間登場,匯聚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的14家食農新創,展現科技與創意如何勾勒食農產業的未來藍圖,開啟價值鏈新篇章。現場聚集超過300位投資人、企業決策者與產業夥伴,共同見證食農價值鏈的全新篇章。
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好食好事基金會」所舉辦的「2025 好食好事 Demo Day 8價值鏈新篇」,匯聚 17 家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的新創團隊,從農業科技、生技檢測、冷鏈物流,到餐飲科技與創新食品,展現科技如何驅動市場進場與國際布局。
在缺工、設備老舊、經費有限的多重挑戰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食品製造業,究竟該如何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好食好事加速器近日舉辦「智慧食代AI數位轉型策略分享會」,吸引食品產業與新創團隊齊聚一堂,探討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推動產業升級。這場交流不只是一場研討會,更像是一場實戰示範,讓人看到科技與食品產業融合的可能性。
第8屆好食好事加速器正式啟動,11家聚焦食農科技、供應鏈服務與新型飲食體驗的新創團隊齊聚亮相,包括AI選址、虛擬人客服、冷鏈保濕、衛星倉儲、食材流通、減碳實踐,再到新型食物與傳統美食標準化,全面串聯食農上中下游價值鏈。這群新創用技術驅動解決現場問題,同時也用創意回應人們對飲食與生活的期待與情感,突顯食農科技能有溫度、融入日常的創新特色。
專注於扶植食農與氣候永續創新企業的台灣加速器「好食好事」,近期以「跨國串接、鏈結亞太」為策略主軸,首次組團前往日本,參與日本年度新創盛會——SusHi Tech Tokyo 2025,積極為台灣新創打開日本市場合作窗口。
面對全球市場與科技變革,台灣食農科技新創展現潛力,積極挑戰國際市場。從農業數位化、循環材料到創新食品技術,台灣新創團隊善用科技工具,提供高效解方,推動產業升級,展現強大的市場拓展力。
台灣年度食農科技盛會「2024好食好事DemoDay」於日前圓滿落幕,今年好食好事加速器成功輔導了10家來自農業科技、食品科技、冷鏈物流、永續價值及多元健康等領域的優秀新創團隊。而在近日,好食好事也分享ECOCO宜可可循環經濟、Cake國際人才社群2公司創辦秘辛,強調「數位能力是關鍵」。
台灣年度食農科技盛會「2024好食好事DemoDay」於日前圓滿落幕,今年好食好事加速器成功輔導了10家來自農業科技、食品科技、冷鏈物流、永續價值及多元健康等領域的優秀新創團隊。而好食好事上週也被邀請至越南胡志明市擔任「全球氣候科技創新競賽Net Zero Challenge 2024」競賽評審,除了在競賽中亦擔任多元角色外,還提供50000美元(約為新台幣163萬左右)的創投獎金,針對有潛力的新創,給予鼓勵。
台灣年度食農科技盛會「2024好食好事DemoDay」於日前圓滿落幕,今年好食好事加速器成功輔導了10家來自農業科技、食品科技、冷鏈物流、永續價值及多元健康等領域的優秀新創團隊,也特別在臉書公布10家新創團隊的技術亮點!
在全球對食農科技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台灣食農科技新創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最近帶領五家優秀新創團隊參加「亞洲農業食品科技博覽會」(AFTEA),此次博覽會匯聚行業精英,「悠由數據」以其AI技術結合衛星遙測的資料分析應用,在緊張的「食農科技孵化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展現了台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潛力。
2024亞洲農業食品科技盛會(AFTEA)是亞洲農業與食品科技之年度博覽會,聚焦全球農業和糧食挑戰,致力於推動各國技術交流和合作。此次展會將匯聚國際頂尖企業和創新技術,為參展者提供與投資人、產學專家、大型企業夥伴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動農業及食品科技的未來發展。而好食好事也帶領5家新創團隊進軍新加坡參與此次盛會,同時更深入市場找尋合作機會,推動雙方技術交流和市場鏈結。
以扶植台灣飲食、農業創新作為使命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在食農產業中推動「青年人才育成」、「飲食研究發展」各項計畫,盼創造「更透明」、「更健康」、「更永續」的飲食環境,近期更有兩位優秀團隊榮獲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獎的肯定!基金會也期待未來攜手更多夥伴,共同開創台灣農業新篇章。
台灣食農科技界的年度盛會─「台灣智慧農業週」活動日前圓滿落幕,來自全球相關新創企業、國際買家等齊集一堂,探討食品農業供應鏈永續發展與科技創新趨勢。由好食好事加速器及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扶持的三家台灣農業科技公司,更簽定合作備忘錄(MOU),將攜手挺進國際市場。
由好食好事基金會推動的台灣食農科技新創加速計畫-「好食好事加速器」,今年輔導計畫再升級,除改採隨到隨選制,也首度率新創團隊前進海外探索商機。好食好事加速器日前(22日)率5家輔導團隊前進印尼,5天訪問行程中與印尼知名三林集團相關事業部門、印尼政府農業部、連鎖食品餐飲通路、新創企業共同探索合作機會。
AI時代來臨,AI在零售業要如何運用呢?好食好事加速器與AWS聯合創新中心,6月20日在天母棒球場VIP室共同舉辦一場「AI in Retail Startup Pitch Day」,吸引了台灣物流、零售、餐飲等業界高階代表參與,探索AI在零售領域的創新應用。
AI科技浪潮席捲全球,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契機與挑戰,長期投入食農產業輔導的好食好事基金會9日表示,AI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食農供應鏈,今年獲選進入好食好事加速器的團隊中,就有團隊是利用衛星遙測和AI預測模組來提高產能,建構科技化的食農生態圈,已成當務之急。
好食好事基金會今(11)日公布10家新創公司入選今年好食好事加速器,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在未來4個月,將全力輔導入選團隊,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的科技化以及永續化升級。
「好食好事加速器」培育飲食農業新創團隊,計畫邁入第7年,6年來透過好食好事基金會的加速器計畫,成功輔導55間食農新創團隊。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也預計在第4季帶領新創團隊開拓東南亞市場,前往新加坡參與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食農科技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