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對流層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海鷗颱風上周重創菲律賓,造成上百人傷亡,中度颱風鳳凰今(9)日接力登陸菲律賓,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接連出現兩個颱風不是巧合,鳳凰颱風通過呂宋島後,如果移動速度能變慢,對台灣威脅就會越弱。
南部昨天午後雷陣雨降下冰雹,讓不少民眾嚇到。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今、明兩天冷心低壓來訪,西半部午後雷雨將加劇,雨勢更急、更猛,部分地區還有再次下冰雹的機會,提醒午後盡量避開山區行程。
據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導,近日,一名滑翔傘(無動力飛行傘)愛好者在祁連山飛行時,被雲吸至海拔8598米後生還,事件引起眾多關注。事發時,該滑翔傘愛好者未攜帶氧氣面罩,臉部直接裸露,全身覆滿冰碴,但仍堅持有意識地控傘,最後安全著陸,在著陸後他稱感受到缺氧,手部裸露在外,一直凍著。
前陣子,新創公司「大噪超音速」(Boom Supersonic)的XB-1噴射機達成1馬赫以上的超音速飛行,成為21世紀以來「首架民用飛機超音速」的紀錄。現在更多的資料已發表,XB-1在超音速的那一刻,地面上並沒有感覺到巨大的轟鳴聲,這是民用航空技術的里程碑,揭示著民用客機能夠符合如今航空法規,在陸地上超音速飛行,而不會造成對地面有害的音浪與衝擊波。
冬季風暴布萊爾(Winter Storm Blair)1月4日侵襲美國、加拿大,影響超過6,000萬人。冬季風暴布萊爾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酷寒,起因於北極的「極地渦漩」,導致氣溫低至-50°C,氣溫驟降、霜寒刺骨及強風的影響,迫使堪薩斯州、紐澤西等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南韓濟州航空7C2216航班於29日降落務安機場時,不幸失控撞牆起火。機上179人悉數罹難,僅2名空服員倖存,引發全球震驚。
據《科技日報》報導,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極日之際,中國大陸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這是中國大陸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經過16年科學積澱和創新探索,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中國大陸大氣本底站家族,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長期業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平均狀態,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生命無一不依賴太陽而存在。太陽等於生命。植物需要陽光才能成長;動物需要植物作為食物。而動物包含地面上的智人、空中的鳥類、土壤裡的蟲子、海中的魚類。太陽的能量推動著地球的生態系統,而那是一個各種生物─包括我們─在當中進行互動的複雜系統。如今,隨著上億噸的煙塵粒子在核戰後飄入大氣層中,地球的對流層也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
那種冷,不是普通的冷,那種暗,也不是普通的暗。從各方打上天空的核彈,終究停止了對目標的攻擊。高當量的地面爆炸與空爆,也總算塵埃落定。
台股大漲半年後,美國總統參選人川普一句話就讓台股摔進對流層震盪不止,日前,財經大老謝金河指出,「老人與狗效應」將會發威;對此,財經名師狄驤表示,大漲時要大家注意風控很像在幹傻事,如今股市拉回,代表好企業均值開始回歸,中長期是不錯的逢低布局的時機,但這對很多人而言,還沒跌到底就進場也很像在幹傻事,讓他大嘆,逆風發言不容易。
台灣無法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全球都不可能達成,當全球認清2030年階段性目標必將很難看的跳票,並放棄2050年淨零目標後,全球及台灣應如何調整減碳目標。
個人有多篇文章解釋,不但台灣無法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全球都不可能達成。本文將討論在5年後,當全球認清2030年階段性目標必將很難看的跳票,並放棄2050年淨零目標後,全球及台灣應如何調整減碳目標。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美兩國11月15日發表《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共25點。聲明指,重溫峇里島拜習會,中美重申致力合作,並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應對氣候危機。為此,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和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於今年7月16—19日在北京、11月4—7日在加州陽光之鄉會談,達成減少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低於2℃之內並努力限制在1.5℃之內等25點《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