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對陸曝險的搜尋結果,共40筆
公股銀行2025年上半年對陸曝險續降,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6月底,八大公股銀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金額合計共1,226.56億元,與第一季底相比減幅高達14.14%,占前一年度淨值比例也從第一季的7%減降至5.78%。
金管會9日公布國銀7月存放款變化,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包括存、放款及獲利,全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其中存款餘額衝逾61兆元、月增8,586億元,放款餘額達43.6兆元、月增5,288億元,存放比來到71.44%。前七月稅前盈餘達3,531.9億元、年增7.5%,
金管會9日公布國銀7月存放款變化。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指出,7月存款餘額衝逾61兆元、月增8,586億元創史上新高,放款餘額達43.6兆元,月增5,288億元,亦創史上次高,存放比來到71.44%,而國銀前7月稅前盈餘達3,531.9億元、年增7.5%,亦創下史上同期新高。
金融業對大陸曝險部位再下降。因應政經情勢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金融三業對陸曝險金額較去年同期銳減2,127.18億元,至8,079.5億元,年減幅高達20.84%。
受匯率變動及債券部位到期影響,金控對美曝險下滑。金管會銀行局統計今年第二季金控海外曝險結果,其中,對美曝險總額降至9兆5,635億元,較上季減少7,924億元,季減幅7.65%。海外曝險前十名排名異動為美、中、法、英、澳、日、韓、港、加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日曝險排名超越韓。
金融業對陸曝險再刷新低,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止,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保險)對陸曝險合計8,283.89億元,年減逾2,000億元,減幅近2成。
中央銀行27日公布第一季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的外國債權(即直接風險)餘額止跌回升至6,139.79億美元,季增145.84億美元或2.43%。其中,對大陸曝險近年持續下降,第一季降至461.18億美元,為2019年第四季以來新低,遭盧森堡的461.25億美元超車,我國對陸曝險餘額已降至第三位;至於美國曝險仍持續成長至1,800.66億美元,已連39季居第一位。
面對大陸經濟成長趨緩與房地產風險持續升溫,台灣金融業對大陸地區的曝險部位持續收斂。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4月底,國銀、保險業與證券期貨投信業對中國大陸的曝險較去年同期持續衰退15%以上,銀行及保險業延續去年以來的保守策略,大幅縮減對陸資金與投資配置,僅證券商因自營操作使曝險部位微幅成長。
金融三業對陸曝險衰退,境外金融中心三大業別前四月則賺進10.6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翻倍。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前四月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三大業別合計稅前盈餘年增106%,但若單看4月,總獲利為2.59億美元,較3月的2.69億美元略減,顯示單月動能稍歇,整體獲利主要仍由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撐場。
中信金控1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高麗雪指出,儘管4月2日川普關稅戰爆發、5月初有新台幣強升等議題,但中信金一直以來的經營政策就是「銀行比重占7成、非銀行業務占3成」,在此環環境下,這樣的配置較為穩健,未來會繼續這樣的比重來推動業務成長。
中美經貿會談前夕,中國人民銀行7日十箭齊發,宣布降準2碼(0.5個百分點),釋放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資金,政策利率降息0.1個百分點,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等十項救市政策,國內金融業整體雖對陸曝險降至史上低點,銀行看法也趨保守,但仍看到一些政策利多商機,像是租賃業今年發展可望優於去年。
大陸房產、債務危機未除,中美貿易戰又劍拔弩張,金融三業對陸曝險持續探底。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期投信)對大陸曝險已降至8,945億元,繼去年底跌破兆元大關,今年首季再掉到9,000億元之下,年減1,426億元或13.75%,續創有統計以來新低,包括授信、投資、資金拆存全面縮手。
公股銀行持續保守看待大陸市場,反應在今年第一季對陸曝險續降。公股銀主管指出,考量大陸地區債務違約及房市風險仍高,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及進行式的中美貿易衝突等因素仍存,總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高,對大陸授信案件持續審慎評估,預計對陸曝險金額及占比將持續下降,同時全年大陸地區獲利將以持穩為目標。
金融三業持續觀望大陸經濟風險,根據金管會25日公布2024年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期三業)對大陸曝險金額降為9,279億元,全年跌破兆元大關,年減1,234億元或11.7%,曝險金額為有統計以來新低。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加劇中美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市場正觀望中國大陸景氣復甦情況。根據金管會統計,國銀去年對陸曝險下降到8,516億元,已連15季下降,較極盛時期2015年1月的1兆8,812億元砍半都不到,且年底占決算後淨值比18%,正式跌破2成,曝險金額與占比雙創史上新低。
揮別新冠疫情,金管會本來打算2024年恢復海外實地金檢查核,但卻未成行遭立委關注。立委李坤城19日問到金管會今年3月原訂的赴陸金檢國銀分行為何未成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陸方沒有說不可以,只是說「時機不適宜」、暫緩辦理,不過,彼此有互設金融機構、也有簽MOU,還是會繼續溝通、也有替代檢查方案。
大陸經濟景氣下行,房地產風險仍在,內需消費低迷,如今川普將於2025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中美貿易戰新回合開打,預期將持續衝擊大陸經濟表現,國銀大陸分行也面臨挑戰,統計目前國銀在大陸地區共設有42個分支機構,其中公股銀行占逾半數。公股銀主管表示,川普一旦祭出關稅政策,大陸景氣勢必惡化,將影響銀行放款,對大陸地區曝險還會再減降。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對中國大陸曝險最新概況,截至2024年9月底,金融三業對中國大陸曝險9691.87億元,較去年同期1兆1105.28億元減少達1413.41億元或12.73%,正式跌破兆元大關,其中銀行業對陸曝險占淨值比跌破20%、續探19.2%新低。
大陸近年陷入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經濟成長率因此放緩,也影響我金融三業對陸投資、放款皆趨保守。金管會19日公布,截至今年第三季底,銀行、保險、證券對陸曝險跌破兆元大關,至9,691.87億元、年減12.7%,其中又以銀行業曝險年減1,231億元最多。
大陸經濟景氣低迷,房市風險仍在,加上中美角力加劇,種種因素讓公股銀行對大陸曝險金額大減,近三年降逾一半,包括授信、投資及資金均減少,隨台商紛紛將產線移往新南向國家,公股銀預估,第四季對陸曝險仍會持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