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就診人數的搜尋結果,共91筆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民眾在周日及國定假日就醫。上周日(11/2)首日上路,全台6都13處據點日診共166人、全日共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公布,今日日診看診人數為209人,比上周多了43人,且13據點看診人數幾乎都有成長,會持續強化宣導。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國定假日就醫,上路首日全台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也需地方衛生局、醫師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專家則認為,衛福部可統整假日開診的基層診所,幫助民眾分流就醫。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及國定假日就醫。昨天(2)首日上路,全台13家據點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但也需要地方衛生局、醫事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象徵女性自我關懷與健康意識的覺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女性朋友主動關心乳房健康,重視乳癌風險,及早篩檢、主動防治。乳房外科主任徐軒毅指出,近年乳房外科門診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更令人憂心的是,罹患乳癌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亦高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列,顯示乳癌防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青光眼被稱作「視力小偷」,未妥善治療可能失明。醫師指出,控制眼壓是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台灣近5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自行停藥,呼籲民眾建立正確觀念,透過藥物、雷射或手術穩定治療青光眼,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你有呼吸中止症嗎?最新研究顯示,每天練習吹奏印度傳統樂器「海螺」(shankh),有助於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並增強上呼吸道的支撐力。研究團隊認為,吹「海螺」這樣簡單的調養方式,能夠成為一般患者經濟實惠的替代選擇。
中南部連日豪雨成災,不只高雄街頭分隔島長出蕈菇,臨床醫師觀察發現,近來因雨後潮溼悶熱,不少人雙腳長時間浸泡髒水,引發香港腳及甲癬等皮膚病,相關就診人數約增加兩成。值得注意的是,暴雨與汙水不僅會導致皮膚病,更可能傳播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等災後傳染病,台中市上周就出現1例類鼻疽確診個案。
全民有意識戴上口罩防疫,使此波新冠疫情並未在端午節後出現大量就診潮,上周就診人數增幅明顯緩解。疾管署表示,預估上周就是此波疫情高峰、後續有望持平略降,7月底當周甚至更快有望脫離流行期,估此波疫情就診人次為42萬。
恆大(1325)因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布相關財務業務等重大訊息,自結4月稅前虧損0.21億元,稅後純損0.16億元,每股純損0.19元。加計第一季財報,恆大前四月稅前虧損0.24億元,稅後純損0.18億元,每股純損0.21元。
在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曾經讓全球陷入水深火熱,台灣也過了長達3年的苦日子。雖然政府已經把新冠肺炎降級,但病毒不斷變異卻從未遠離,最近更大舉捲土重來,把民進黨政府打得措手不及,民眾的健康也暴露在危險中。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必須趕快加把勁,及早備齊各項物資,才能對民眾健康提供最好的保障。
恆大(1325)因疫情擴大催化,口罩、防疫概念股漲勢再起,29日隨買盤追價開高,放量大漲,強登39.7元漲停,成交張數比前一交易日倍增至48,932張;其中,外資買超122張。股價連二漲,合計漲幅20.85%,創波段高點,短線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恆大(1325)因疫情催化口罩、防疫概念股漲勢再起,29日隨買盤追價開高,放量大漲,強登39.7元漲停,成交量較前一日倍增至4.89萬張,其中外資買超122張。股價連二漲,合計漲幅20.85%,創波段高點,短線多空量能強勢向上。
新冠疫情暴增,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逾20萬人。今年初流感造成急診塞爆,外界不免擔憂慘況重演。北部醫院急診醫師指出,近期急診就診人數確實增加,新冠陽性率也上升,擔心疫情爆發造成再度壅塞。醫院指出,會加強調度床位、調配人力支援,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疫情連7周升溫!兒少族群成為這一波新冠確診的重災區,根據疾管署資料,5~9歲、10~19歲確診皆翻倍成長,其中10~19歲就診人數飆升超過120%,相當驚人。醫師告訴CTWANT,這次新冠病毒症狀相當多變,難以辨識,若發現孩子出現以下4症狀,包括發燒退了仍無活力、持續性頭痛、超過12小時無進食排尿、持續昏睡或唇色發白,要趕緊就醫才能避免重症。
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推估高峰就診人數恐達到20萬人,由於病毒不斷變異,中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組成跨校團隊投入研究開發,證實金銀花天然小分子「MIR2911」對新冠病毒變異株有顯著抑制作用。團隊還開發出創新的「運送系統」,讓MIR2911更容易進入細胞,有望成天然抗病毒療法新契機。
新冠疫情自4月來大幅升溫,疾管署預估就診人數將進入倍增成長階段、單周規模恐超10萬人,6月中下旬恐是疫情高峰,此一狀況使全民開始擔憂。目前疾管署、食藥署均設立專區,持續擴產快篩、確保量能。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全國5月中旬較上旬就診人數激增46%。基隆市近期因為新冠就診的人數,增幅更高達96.94%,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盡快施打新冠疫苗提升社區免疫力。
今年春節後,大量病患湧現,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醫院壅塞問題達「前所未見」程度。醫療現場如臨大敵,病患無病床住院,有人在輪椅上打點滴,甚至躺在地上急救。近期天氣轉暖,急診問題舒緩,但因急診壅塞年年發生,若人力無從舒緩、醫院沒有開出好條件,年底恐怕又要重演。
國內近期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疾管署公布今年首起本土群聚共4例確診個案,彼此間有家戶、職場共同環境暴露,累計本土共56例,創3年來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感染出現年輕化現象,研判跟疫情解封之後出國旅遊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