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失禁防治協會的搜尋結果,共06筆
許多長者都有夜尿的困擾。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有位75歲爺爺,已動過攝護腺肥大手術,但每晚仍夜尿4、5次,下肢也水腫,造成白天精神不濟、脾氣變差,後來他請爺爺每天花35分鐘進行泡腳與抬腿,2個月後,爺爺不僅改善夜尿,下肢不再腫脹,就連血壓、血糖,也獲得改善,日本研究並發現,泡腳與抬腿還兼具護心的效果。
攝護腺肥大常見於年長男性,雖無法與歲月相抗衡,但透過飲食調整有助於延緩罹病時程。對此,泌尿科醫師戴定恩推薦保養攝護腺3食材,分別是番茄、豆漿及堅果。其中他提到,豆漿富含的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能夠抑制攝護腺組織增生,值得於日常飲食好好利用。
全台推估有720萬人面臨夜尿困擾,尤其好發於中、老年男性,40歲以上盛行率達4成。醫師指出,不少民眾以為夜尿是單純老化,透過調整飲食或生活習慣能改善,甚至輕信食補、按摩穴位等偏方,事實上夜尿症多為大腦荷爾蒙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應立即至泌尿科就醫,並透過日常3招緩解夜尿。
全台720萬人有「夜尿」困擾!不少民眾晚上常睡到一半起床如廁,夜尿症好發於中年及老年男性,40歲以上盛行率近4成、80歲以上更高達8成。醫師提醒,夜尿不僅影響睡眠品質,更會增加癌症、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風險,民眾不應輕信網路偏方,記得及時尋求泌尿科協助。
依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推估目前至少有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對此,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3種改善夜尿症的方式,分別為調整生活習慣、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其中關於調整生活習慣,他提到,不論症狀嚴重與否,都值得好好實踐,例如心、腎不佳者,不妨可嘗試於午休平躺半小時,能減少晚上排尿的可能。
晚上睡覺時,卻不時要起來尿尿,睡眠一再被中斷,精神不好,血壓、血糖控制也會差。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建議有夜尿困擾者,每天做2個動作,包括睡前泡腳15分鐘,泡完再把腳跨放在40公分高的椅子20分鐘,「每天花35分鐘,2個月就能有效改善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