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路感染的搜尋結果,共74筆
衛福部去年7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適用對象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患者。衛福部長石崇良9日表示,將研議比照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在宅急症照護計畫」擴及所有感染症患者皆適用。
為了提供急症病人適當的居家醫療照護,避免他們因急性問題住院,衛福部去年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針對經醫師評估診斷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族群,提供居家醫療照護,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指出,適用對象擬擴大至所有感染症,而醫療機構進行收案評估,將研議提供遠距、到宅評估2種費用。
為配合健保署政策推動,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實施「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讓需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患者能於門診注射後返家休養,不僅降低住院期間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最近天氣起伏不定,可能影響泌尿系統健康。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分享,他在小農市集的攤位發現「油甘果」,這種水果有酸澀感,但緩慢咀嚼後頗回甘,民眾若每天吃約10至20克果肉,有助於改善排尿困難、頻尿,更能調節血糖與血脂,降低腎病變風險。
康和證券(6016)今年持續捐款30萬元予台南普門仁愛之家,多年來除了協助失去依靠的老人可以在安養機構得到更妥善的照護外,更希望成為愛與善的循環,透過多元公益與與永續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期望大家將善念、善行、善事融入日常生活,也許能做的很有限,那就繼續勇往直前盡力做,讓我們社會愈來愈美好!
為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起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納入給付。馬偕紀念醫院早在今年1月就開始實行,累計至今已達325人次,平日每天可釋出3張急性病床。一名102歲人瑞因輕微肺炎送往急診,經醫師評估並和家屬討論決定採用OPAT,連續5天到醫院門診接受抗生素治療即可返家,不需在急診待床及住院。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但現行住院醫療保險,不涵蓋在宅醫療行為。衛福部、金管會達成共識,由壽險公會研議「一年期在宅醫療照護險新保單」,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指出,今年底有機會上路,除了居家醫療,未來也期望將門診治療納入醫療保險。
「在宅醫療」可否獲得保險理賠?金管會、壽險公會與衛福部開會研商後達成共識,現行已售出的醫療險保單(有效契約)確定無法納入在宅醫療理賠,但壽險公會同意召集壽險公司,研擬發行「一年期在宅醫療保單」,將採不保證續保、續保可調整費率模式試辦。
一名36歲的男子,沒有慢性疾病,但連續兩年的夏天,都因血尿、左腰疼痛,半夜叫救護車到醫院急診,兩次都是左側輸尿管結石阻塞造成疼痛,第一次在接受止痛藥及多喝水後,隔天排出結石,第二次則在接受體外震波打碎結石才排出。醫師提醒,泌尿道結石復發率可高達7成,應定期追蹤,平日多吃含檸檬、柑橘等含檸檬酸水果,則有助降低結石形成機會。
夏天好發泌尿道結石!一名36歲上班族,沒有任何慢性疾病,但連續兩年夏天都因血尿、左腰疼痛等症狀,半夜痛到叫救護車掛急診,兩次都是左側輸尿管結石阻塞。第一次接受止痛藥、多喝水後,隔天排出一顆米粒大結石,第二次則因石頭過大,接受體外震波打碎石頭後順利排出。
有些人常覺得屁股癢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表示,這有可能是擦屁股方式不對,擦屁股其實有學問的,應注意由前往後擦、不能太大力,以及不要用太粗糙、太薄的衛生紙等重點,否則輕則屁股癢、肛門受傷,嚴重還可能致使尿道感染,甚至使痔瘡或肛裂惡化。
男性隨著年齡增長,越容易出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中醫師郭大維指出,守護攝護腺健康,除了不要憋尿、避免不健康飲食、戒菸戒酒、多運動外,適度的性行為有助於保護攝護腺健康,此外,喝咖啡雖可以降低攝護腺癌風險,但可能加劇攝護腺肥大的症狀,需謹慎。
一名83歲老翁,因攝護腺肥大造成反覆性排尿困難,使用尿管排尿超過1個月仍未改善。由於他年紀大、健康狀況不佳,無法接受傳統刮除或雷射手術,至林口長庚醫院,接受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治療,術後雖有尿路感染,經抗生素控制後,術後3周拔除尿管順利排尿。
今年初國內急診壅塞達「前所未見」程度,健保署祭出多項政策,其一是透過在宅急症照護計畫(ACAH)將病床釋出。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繼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後,將進一步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將適應症放寬為所有感染症及安寧個案,拚年底上路,約5~7萬人次受惠,明年則會推動早期出院,將病床留給重症患者。
今年初國內急診壅塞達「前所未見」程度,健保署祭出多項政策,其一是透過在宅急症照護計畫(ACAH)將病床釋出。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繼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後,將進一步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將適應症放寬為所有感染症及安寧個案,9月將進入共擬會議討論,拚年底上路,約5~7萬人次受惠,明年則會推動早期出院,將病床留給重症患者。
今年初國內急診壅塞達到「前所未見」程度,健保署除祭出42億救急診配套外,近期又決定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給付,鼓勵病房釋出。8月起,病患打抗生素不必住院,只要到門診注射即可,每次療程5天,一年將有2萬人受惠。不只是醫院,病患也可就近與診所接受注射,有助於緩解待床壓力。
為解決急診塞車問題,健保署昨(27日)宣布,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納入給付,8月起,病患打抗生素不必住院,只要到門診注射即可,每次療程5天,一年將有2萬人受惠。不只是醫院,病患也能就近與診所接受注射。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擔憂,抗生素注射需要1小時,門診只有1張診療床,若打1個病人,可能1小時不必看診,直呼這是智障政策。
今年初國內急診壅塞達到「前所未見」程度,健保署除祭出42億救急診配套外,近期又決定將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給付,把病房釋出。8月起,病患打抗生素不必住院,只要到門診注射即可,每次療程5天,一年將有2萬人受惠。不只是醫院,病患也能就近與診所接受注射,有助於緩解待床壓力。
癌症患者在化療期間,常得忍受體力變差等不適。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有位大腸癌患者,接受化療期間,沒換藥、沒換醫師,也沒吃保健品,只是聽了他的建議做到不猛灌水、不喝冰水與規律喝常溫水等好好喝水的習慣,不僅體力變好,也改善了經常嘴破脫皮、嚴重便祕等問題,直呼神奇。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昨(14)日參加於日本長崎舉行的「日本在宅醫療聯合學會」年度大會,新任理事長陳英詔應邀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在宅醫療的推展經驗;名譽理事長余尚儒則於前(13)日代表學會,與日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台日雙邊在宅醫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