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內急診壅塞達「前所未見」程度,健保署祭出多項政策,其一是透過在宅急症照護計畫(ACAH)將病床釋出。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繼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後,將進一步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將適應症放寬為所有感染症及安寧個案,9月將進入共擬會議討論,拚年底上路,約5~7萬人次受惠,明年則會推動早期出院,將病床留給重症患者。

ACAH至今屆滿1周年,這項服務旨在提供「住院的替代服務」,增加醫療體系韌性,並減少居家失能或機構住民因急症往返醫院的負擔。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奇美醫院日前聯合主辦「在宅急症照護一週年:ACAH與OPAT的對話」活動。截至今年5月31日,ACAH已核定174個團隊、789家醫療院所參與。在約近3000例的收案個案中,7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佔70%,且78%的個案巴氏量表分數小於20分(完全依賴),主要服務對象為行動不便、失能者。

根據統計,ACAH收案者以尿路感染(49%)最多,其次為肺炎(37%)和軟組織感染(14%),肺炎平均照護7.9天,尿路感染和軟組織感染均為6.2天,整體平均僅6.9天,遠低於全國平均住院天數12天。這項計畫推算每日可減少至少106床的醫院佔床數。在經濟效益方面,ACAH個案平均醫療費用約為3萬點,相較於相同條件下的住院個案(約6.9萬點),個案結案後3天或14天內再轉往急診的比例僅5%,證明了計畫在確保照護品質方面的成功。

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繼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後,將進一步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將適應症放寬為所有感染症及安寧個案,9月將進入共擬會議討論,拚年底上路,約5~7萬人次受惠。(趙雙傑攝)
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繼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後,將進一步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將適應症放寬為所有感染症及安寧個案,9月將進入共擬會議討論,拚年底上路,約5~7萬人次受惠。(趙雙傑攝)

石崇良表示,8月開始推動的OPAT,不限於任何一種感染症,只要醫師評估需要打抗生素、病患同意就可做,未來ACAH也將朝這個方向思考,既然門診能做,居家也能做。最快今年底開始,將擴大適應症,比照OPAT,開放所有感染症適用,而安寧病患則不限於感染症,包含營養問題、電解質失衡、癌症控制都可以在宅住院。

健保署將討論給付方式,預計9月送入共擬會議。經試算,全台因感染症住院者,扣除居家醫療個案、長照機構的個案,一年約有20萬人,若3~4人中有1人接受ACAH,將有5~7萬人次受惠,距離現在使用的個案,還有很多空間。明年起,則將進一步推動早期出院,讓患者在家中、機構中接續照顧,把病床留給重症個案。

#在宅急症照護 #抗生素 #安寧 #感染症 #健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