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廖欣儀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很多人減肥時完全不敢碰麵包,但其實做好總量管制和搭配,並非一口都不能碰。營養師廖欣儀指出,麵包比白飯、麵條多了不少油脂,若再加餡料還會有驚人的含糖量,但只要掌握「總量控制、挑選種類、注意搭配」原則,就能吃得安心,享受的同時又不必有罪惡感。
有些人明明已多吃蔬菜水果,也喝了很多水與規律運動,卻還是有便祕的困擾。對此,營養師廖欣儀提醒,有可能是因為油脂吃太少,她表示,油脂在人體裡面,有很重要的功能,一可增加糞便潤滑,二能刺激腸胃道蠕動,因此,如果油脂吃太少,糞便就會變得很硬出不來,腸道蠕動也會變慢。
每天多蔬果、喝水與勤運動,為什麼還是會便秘呢?營養師廖欣儀表示,這可能是油脂吃太少的關係,缺乏油脂不只容易便秘,還容易出現失眠、頭痛等早衰症狀,建議每天吃4到7茶匙的油脂,以涼拌等低溫烹調法最佳,種類以亞麻仁油、橄欖油、苦茶油等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好油為主。
麻疹疫情升溫,中部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令不少民眾憂心忡忡。營養師建議,民眾應補充含有膳食纖維、益生質等成份的食物或營養素, 助增加抵抗力,在疫情升溫階段提升免疫保護力。
可可含有豐富的多酚類與礦物質,早被認為有益健康,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最新研究發現,周邊動脈血管狹窄患者若每天飲用15公克可可飲料,可以明顯增加肌肉耐力與步行的距離。
心情不好時,有些人會來片巧克力。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不同類型的巧克力含有不同的抗氧化劑含量,像黑巧克力可以降血脂,不含多酚的白巧克力就無此功效,建議想追求健康者,不妨直接吃巧克力中的可可。
食安風暴多,擔心吃下毒素怎麼辦?營養師廖欣儀表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要減少毒素傷身,可從強化肝臟機能做起,建議平日除多吃原形食物外,也要多吃新鮮蔬果與堅果,以補充肝臟解毒所需的營養素。
蘇丹紅風波延燒,除辣椒粉,咖哩粉及胡椒粉外,沙茶醬也接連中標,造成社會恐慌,擔心有毒成分下肚。營養師指出,蘇丹紅吃下肚後,輕則皮膚過敏,重則對肝腎造成損害,若要把關食品、營養品安全,消費者可留意產品是否有SGS等公正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報告,並留意有無逐批檢驗、報告的日期是否更新。
有些人怎麼吃也吃不胖,長期過瘦也可能引發骨質密度低、肌少症等健康問題,營養師建議過瘦想增重的人,要選擇體積小,卻有足夠營養素的高密度營養的食物,「CP值才會高」,例如無糖豆漿改成堅果豆漿,並搭配重訓增加肌肉,將更能有效率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