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強權競爭的搜尋結果,共36筆
近日,華府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文章《穩定美中競爭關係》(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旨在說明兩強權競爭在所難免,但要避免衝突加劇甚至戰爭風險,同時談到台灣問題,認為華府應給北京「採取漸進式統一」創造「誘因」(incentive),另外對華府建議,明確放棄追求絕對勝利,承認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接受某種共存模式,以及重建高層可信溝通管道。兩項建議確認兩強競逐必朝向「鬥而不破」,既讓美國總統川普欲打破過去全球化秩序,實踐「常識革命」或「交易外交」,也讓中國大陸欲尋求自身國際地位的提升,建立利於自己生存的秩序。這樣的論述與賴清德政府不與中國大陸對話交流,採取純對抗的策略截然不同。
大陸九三閱兵所展現的先進武器震撼全球,傾斜的台海均勢將更形脆弱。這場精心設計的儀式,不但是對美、日、台的「威懾」,更是對世界傳遞的訊號:全球地緣政治與超級強權競爭進入新階段,中國有心塑造領導者的形象與地位,翻轉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秩序。
大陸九三閱兵所展現的先進武器震撼全球,傾斜的台海均勢將更形脆弱。這場精心設計的儀式,不但是對美、日、台的「威懾」,更是對世界傳遞的訊號:全球地緣政治與超級強權競爭進入新階段,中國有心塑造領導者的形象與地位,翻轉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秩序。
第五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WCTS)今日於中央研究院,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在開幕式演講以「台灣:在地緣政治與重商主義的世界中奮進」為題,分析當前國際局勢的重大變遷。吳玉山指出,台灣被夾在中美兩強之間,如果對中國不了解,非常危險,應該要改善兩岸關係,才不會過度依賴美國,成為霸權的魁儡。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璦琿條約」等新史觀。對此,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創所所長宋學文認為,賴所以提出這樣的史觀,對內是反映這幾十年來,台灣本土化和民主的成果,對外則是反映國際現實局勢,以及美中競爭情勢,希望能為台灣找出路。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又云:「以正合,以奇勝」。美國總統川普自4月2日正式以高關稅向全球宣戰以來,掌握主動且難以捉摸,引人思考他的「堅毅桌」上,是否放著一本《孫子兵法》。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又云:「以正合,以奇勝」。美國總統川普自4月2日正式以高關稅向全球宣戰以來,掌握主動且難以捉摸,引人思考他的「堅毅桌」上,是否放著一本《孫子兵法》。
川普2.0時代到來,替地緣政治帶來衝擊,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考西坎(Bilahari Kausikan)18日指出,中國大陸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令人敬畏的競爭者,但不是對其生存的威脅者,呼籲各國對川普2.0不要過度反應,並認為東南亞國家要利用小國的能動性,跟中美同時打交道。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中大打關稅戰,但另一方面卻又稱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關係好,欲於上任百日內與其會面,繼日前傳出兩人可能會面後,川普17日更透露,習近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訪美。不過大陸外交部僅稱,沒有可發布的消息。
第8屆玉山論壇18日進入第2天議程,共同就「印太共同新願景」的主題進行討論。針對川普2.0時代到來,專家表示不要過度反應,並強調數百年來的強權競爭,對東南亞國家的外交政策而言並非一對一的婚姻,而是開放式的一對多婚姻,呼籲利用小國的能動性,跟中美同時打交道。
美國總統川普的不可預測性使美中關係撲朔迷離,不過,強權競爭離不開實力與利益的交纏,依此脈絡就不難梳理出美中關係的前景,川普交易式外交對大陸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只要可以溝通、談判、交換,就可以找到交集之處,但對台灣而言,只是與書桌對比的筆尖,可能是命運的轉捩點。
美國總統川普的不可預測性使美中關係撲朔迷離,不過,強權競爭離不開實力與利益的交纏,依此脈絡就不難梳理出美中關係的前景,川普交易式外交對大陸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只要可以溝通、談判、交換,就可以找到交集之處,但對台灣而言,只是與書桌對比的筆尖,可能是命運的轉捩點。
中國大陸人工智慧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一月下旬發表DeepSeek R1的AI模型,由於其表現極為優異,且開發成本極為低廉,直追美國引以為傲的最先進AI模型,隨即震驚全球科技圈,引爆美股驟跌。該模型除了彰顯技術面的創新之外,還隱含了美中二國的濃濃的政治面的攻防,可謂大陸是在美國圍堵大陸AI發展下,所策劃的精準反擊。
川普反覆無常,政治立場不拘一格,各色皆有,絕非傳統的共和黨觀點。他長期表達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還抱怨盟友佔美國便宜,藉機煽動仇恨,鼓吹民族主義。他在競選時成為首位挑戰一九四五年後自由國際秩序共識的主要候選人。我曾對此發表文章探討,刊登於二○一七年初的《外交事務》上。川普就任總統後,軟化了一些反傳統的安全思想,但仍然依據許多競選主題施展外交政策。他建議日本和韓國發展核武,不必與美國結盟。他還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s),拒絕歐巴馬談判達成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貿易協議,削弱世貿組織,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盟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徵收國家安全關稅, 對中國徵收各類關稅,退出歐巴馬和美國盟友談判達成的限制伊朗的核子協議,批評北約和七大工業國組織,並讚揚侵犯人權的獨裁領袖。川普於二○一七年十二月發布了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在質疑多邊體制和全球貿易的同時,著眼於美中的強權競爭上。這比他某些口頭陳述的更為溫和。其中一位主要作者告訴我,說他認為川普沒有讀過或理解它。
川普競選期間主張對中國進口普遍課徵60%到100%關稅,當選後公布的國安團隊人選,果然展現強烈的反中氛圍,讓許多人對未來美中關係感到悲觀。民進黨一貫唱衰美中關係,對大陸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認定川普將一舉打趴中共。
川普競選期間主張對中國進口普遍課徵60%到100%關稅,當選後公布的國安團隊人選,果然展現強烈的反中氛圍,讓許多人對未來美中關係感到悲觀。民進黨一貫唱衰美中關係,對大陸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認定川普將一舉打趴中共。
美中角力近年日益升溫,其餘國家夾在中間有時不得不選邊站,但是新加坡大學教授柯成興為第三國提出3種不同應對方法,包含「不經意合作」、「輕推強權僵局」、「探索多邊主義」,雖然美中強權競爭陷入僵局、囚徒困境,但不代表不能在某些議題合作,因此第三國應該讓他們在共同利益上達到共識,也能依靠經濟手段讓他們走出僵局,甚或自組多邊組織。
今年是第12次應邀赴美參與「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第5次在餐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熟門熟路,老友再聚,心境卻無比沉重。目睹美國緊繃的總統選情,回首分裂對立的台灣社會,面對海峽周邊的風高浪急,真的很難有一絲喜悅。
今年是第12次應邀赴美參與「美台國防工業會議」(USTDIC),第5次在餐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熟門熟路,老友再聚,心境卻無比沉重。目睹美國緊繃的總統選情,回首分裂對立的台灣社會,面對海峽周邊的風高浪急,真的很難有一絲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