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彈勢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日本政局陷入混亂,昨天各政黨黨魁積極展開會談,尋求合作。在野3黨尚未達成共識,自民黨總裁(黨魁)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同時也是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達成共識,以「考慮結盟」為前提,展開政策協商。一旦自民、維新攜手,兩黨在眾議院共231席,距過半數233席僅差2席,自民黨繼續執政可能性大。然而,傳出自民黨內有人醞釀造反,維新會可能有人出走,為局勢增添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把俄羅斯稱作「紙老虎」,說俄烏戰爭打了3年,俄國仍未取得成功。俄羅斯總統普丁2日對此回擊,稱烏克蘭背後有北約撐腰,讓北約來試試俄羅斯這隻「紙老虎」的威力。同時,他還警告美國,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勢必導致危險情勢升級。
美國陸軍於今年9月在日本山口縣岩國基地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系統(Typhon MRC),並將其納入與日本名為「決心之龍25」聯合演訓。這項舉措不僅只是部署新型的飛彈系統,更是把已服役的海軍彈藥與標準發射介面改編為陸基、車載與可機動的發射系統。
外資熱錢連七日大舉匯入買超台股,加權指數10日再創歷史新高,新台幣強勢攻高,盤中最多升值達1.7角,一舉站上30.2元,雖央行積極進場調節穩匯,尾盤沒收1角升幅,暫守住30.3元價位、收在30.31元,但升幅7分或0.23%,表現在亞幣中相對偏強。
賴清德總統宣示要造下一代巡防艦,讓震海計畫重新復活,海軍將有新型神盾艦。不過,造大型艦並非短時間可成,而下一代巡防艦的雷達與戰系,究竟是循軍售管道外購,或採用中科院研製成果,更是關鍵。前總統蔡英文支持國造潛艦,賴清德支持造神盾艦,頗有互別苗頭意味,也各自為海軍留下建軍政績。但海軍作戰策略已調整為濱海作戰,大型軍艦實不必造太多,切勿好大喜功。
美國聯邦法院認定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逾越職權,裁決違法無效,緩解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帶給市場的焦慮,加上輝達盤後發布財報優於預期的激勵,29日美股開高,但不確定性升高,隨後美股漲幅縮減。此外,美元指數重返百點大關,美債殖利率續揚。
日本「共同社」16日報導,日本政府考慮在九州部署陸基長程飛彈「12式反艦飛彈增程改良型」(12SSM-ER),藉此強化西南離島的防禦能量;一旦部署完成,該武器射程將涵蓋北韓與中國大陸沿岸等地區。部署時間最快可能是2026年3月。
大陸人工智慧新創公司DeepSeek使用輝達較低階的GPU,但最新模型DeepSeek R1的效能近乎追上美國主流AI模型,在美股拋下震撼彈,AI大廠輝達(NVIDIA)股價周一暴跌16.86%,市值縮水約5,930億美元。美股三大指數28日全面收漲,其中科技股反彈勢頭明顯,由輝達帶頭大反攻,漲幅飆破8%。台積電ADR也跟著上漲9.43美元,或4.9%,收報201.74美元。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南美作物豐收的預測導致大豆期貨前一天暴跌至四年來低點後反彈,小麥期貨連續第二天創下合約低點,由於全球供應強勁給市場帶來壓力,而玉米則因出口業務的增加而上漲;截至周四(12/26)黃小玉周漲分別為2.6%、1.5%、2.95%。
受惠AI風潮,今年來PCB(印刷電路板)反彈勢頭延續,高階玻纖布等材料需求居高不下,加上2日大陸玻璃期貨強漲擺脫11月的頹勢、保證價位高點,手握兩大題材的台玻(1802)有望在第四季迎榮景,營運向上。
川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後,聯準會降息政策方向並無明顯轉變,降息循環確定展開,當前債券殖利率仍位於長期相對高點,而長天期債券因存續期間較長,殖利率較高,且美國經濟依舊強勁,投資級債券發行人信用風險有望維持在相對低位,投信法人建議,採定期定額分批進行長天期公司債投資布局,可獲得較高的利息收入與聯準會緩步降息的資本利得空間。
今(8)日小編精選5件國內外財經大事。全球近日爆發股災,原因除美國就業成長轉疲引發經濟衰退擔憂外,另一因素則是日本央行(日銀)升息觸發日圓套利交易(carry trade)平倉浪潮。分析師推估,日圓套利交易目前僅平倉一半,意味著全球股市賣壓尚未結束。
日本央行上周升息,被歸咎為5日「黑色星期一」股災的禍首之一,甚至有預測日圓兌美元很快攀升至135價位,在恐慌拋盤衝擊下,為穩定市場,日銀副總裁內田真一(Shinichi Uchida)7日表示,日銀不會在市場震盪不穩下升息。日銀由鷹轉鴿,激勵日股延續前日彈勢收高,帶動亞股齊漲,日圓應聲急貶到147價位。
工紙產業從去年景氣谷底復甦,榮成(1909)5月營運數據報喜,貢獻前五月營收轉正成長、且寫下連續第四個月獲利的佳績。
美國蘋果手機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但公司執行長庫克對中國市場繼續「非常樂觀」,認為中國經濟狀況好轉是促進消費者支出增加的關鍵因素。就在美國持續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之際,韓媒指出,此舉並未削弱中國產業競爭力,其在半導體領域正緊追韓國相關產業。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商業內幕》網消息,雖然iPhone蘋果手機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同比下降,但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庫克對中國市場繼續「非常樂觀」,他認為中國經濟狀況好轉是促進消費者支出增加的一個關鍵因素。
上周出爐的今年1季度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有回暖跡象,不過中國官員對此持謹慎態度。尤其是1季度最後一個月的3月,中國大陸零售增長與工業產值增速亦令人失望,2項數據都不及預期,中國官員對經濟穩定向好的基礎仍有所保留。外媒分析稱,經濟是否確實回暖或者1季度僅僅是曇花一現,要看4月份的數據才能比較明朗。
儘管周二(12日)美股暫撇通膨率高於預期的憂慮,3大指數同步收紅,標普500指數更創收盤新高,但周三(13日)投資人謹慎情緒重現,市場仍在消化前一個交易日的漲勢。受科技股拉回影響,美股3大指數早盤漲跌互見,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逾2%,AI晶片指標輝達一度下挫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