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搜尋結果,共53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周五公布的政府官方數據顯示,德國9月出口成長,超乎預期,其中對美國出口在連續5個月減少之後,首次恢復成長。
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如今光環不再。在經濟已連2年萎縮的情況下,今年也不容樂觀。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24年,全德國共有約420萬人口所在的家庭面臨帳單支付的困境,約占德國總人口數的5%。這些家庭無法準時支付水電費、瓦斯費等帳單,而其中租屋族所面臨的困境更是比其他人來得更加嚴峻。
周一歐洲股市早盤小漲,本周將迎來多項重大事件,最受注目的可能是法國政局的不確定性。法國可能得開始尋找三年來的第五任總理,這事幾乎已成定局。
由科技股和軍防股領軍,周三(8月13日)歐洲股市盤初走高。美國7月通膨數據溫和,使聯準會可望在9月降息的預期升高,全球股市士氣大振。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路透報導,德國聯邦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與美國在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的差距大幅縮小。由於關稅上調,德國對美出口下滑,中國有望在年內重新奪回第一的位置。今年1月至6月,德國與美國的進出口總額約為1250億歐元,與中國的貿易額則達1228億歐元。
據週四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德國6月工業生產降到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準;而6月出口增幅,表現超出預期。
德國官方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德國5月出口下滑,降幅超出預期,主要原因是此前在預期美國加徵關稅、出現大舉採購之後,隨後美國需求開始減弱。
德國四月的出口和工業產出雙雙下滑,跌幅超出預期;此前由於預期美國關稅的實施,連續幾個月出現強勁購買,之後美國需求開始下滑。
週五公布的終值數據顯示,由於三月經濟表現良好,德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明顯高於初值預估。
德國3月的工業訂單,增長幅度高於預期,並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成長。如果貿易緊張情勢趨緩,可能透露出低迷的工業即將出現改善。
德國聯邦統計局7日公布,德國2月出口月增1.8%,高於市場預期的1.5%增幅,主因是美國買家因應川普關稅提前備貨,進口月增0.7%,使得貿易順差達177億歐元。
歐洲股市周二開局不久,維持在平盤附近,其中德國軍工股的上漲,抵銷了科技股下跌的影響;市場目前擔心美中之間科技戰的加劇。
德國23日將舉行聯邦議院選舉。近年來,德國經濟衰退與產業競爭力下降,這次又遭遇美國川普政府公然干預大選,美媒評論認為,正走上衰退之路的德國,無法靠這場大選東山再起,讓德國更好。
在激烈的全球貿易競爭中,美國於2024年重返德國最大單一貿易夥伴的寶座,時隔9年再次超越中國。這一轉變的關鍵原因,在於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大幅下降。
中國近幾年經濟成長趨緩,對外國商品需求也大幅下滑,長期是德國商品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在2024年從德國進口額下滑1%,美國再次成為德國出口商品的最大買家。受到影響最大的是知名的德國汽車工業,中國需求下滑讓德國這個歐洲出口冠軍跌落為歐洲病夫,經濟前景堪憂。
新聞提要■德國廣開移民大門後,社會現已無法負荷大量移民,移民成為2月大選的首要議題。
德國聯邦統計局在周一指出,德國1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升幅低於預期,12月為年增0.8%,但是高於11月的年增0.1%。
歐洲央行(ECB)副總裁戴金多斯(Luis de Guindos)15日表示,歐元區通膨可望回落至目標,但對於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加劇。換言之,ECB認為風險將從高通膨轉向低成長。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同日公布2024年經濟再度萎縮,顯示2月大選後新政府面臨艱鉅挑戰。
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15日公布,繼2023年萎縮0.3%後,德國經濟2024年再衰退0.2%,此為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連兩年萎縮狀況。顯示德國2月大選後新政府將面臨艱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