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必要藥品的搜尋結果,共52筆
瘦瘦針「猛健樂」據傳出現缺藥情況,有醫師指出,連降膽固醇神藥「樂脂益」也缺貨控貨。衛福部食藥署今日澄清,2款藥品目前供應皆穩定,皆非藥事法必要藥品清單,猛健樂2項藥品9月曾通報控貨,但10月已恢復正常供應;樂脂益則未接獲藥品短缺通報。
缺藥問題未解,一款白內障手術使用的針劑藥物「愛爾康縮瞳液」,從2023年8月就因原料問題供貨不穩,控貨長達2年,病患權益恐受影響。醫師直言,如果能在歐美賣較好的價錢,當然不會優先供應給台灣。衛福部食藥署說明,目前廠商仍有2到3個月庫存量,為避免斷貨,因此預防性啟動徵求專案輸入。
多款原廠藥陸續退出台灣,衛福部出手修正《藥事法》,未來所有藥品退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13)強調「不等於缺藥」,其中46項藥品都有替代用藥,不會造成市面上短缺,另有1項抗排斥藥品用量不大,一年僅4.8萬劑,已找到廠商專案進口。
今年至少已有7種原廠藥宣布將退出台灣市場,且集中於三高用藥。藥師指出,包括高血脂用藥美百樂(Mevalotin)、高血壓用藥安普諾維(Aprovel)、氣舒痰液、百憂解錠等都在退場之列,其中幾款需求量大,恐造成慢性病人被迫換藥,甚至面臨缺藥,呼籲衛福部建立預警與應變機制。食藥署指出,退出藥物都有可替代藥品,目前也送出《藥事法》修正案,未來所有藥品退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以利主管機關因應。
多款原廠藥陸續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基層藥師指出,今年至少7種原廠藥將退場,受影響藥品集中三高用藥,其中幾款市占率高,恐影響民眾用藥權益。食藥署回應,今年截至9月底,有47項藥品將退出台灣,但經評估,46項有可替代藥、1項可供應至明年底;食藥署已送出藥事法修正案,未來所有藥品退場都必須提前半年通報,以利政府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舉起關稅大棒,宣布將對一系列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其中對藥品的稅率達100%。川普放話說,自2025年10月1日起,將對任何原廠或專利藥(branded or patented drug)徵收100%的關稅,除非公司正在美國興建其製藥工廠。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美國藥品關稅主要是針對品牌藥,也就是台灣所稱的「原廠藥」,另一個則是專利藥,也就是「新藥」,至於原料藥及學名藥則未納入加徵關稅對象,因此對整體藥價衝擊大幅減少。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10月1日起將對藥品課徵100%關稅,只有在美設廠的企業可豁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表示,目前看來主要是影響「原廠藥」及「新藥」,針對原料藥及學名藥未加徵關稅,對藥價衝擊大幅減少;國內進口仍在專利期新藥,且屬不可替代約75品項,衝擊較大。
又一款藥物將停產!因國際原物料成本大幅提升,藥廠決定停售治療末梢血管循環障礙的「適脈旺糖衣錠5毫克」,最後供應日為今年10月31日。據統計,該款藥品去年(2024)健保用量逾165萬顆。藥廠表示,同成分藥品尚有10毫克劑型,可作替代使用。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立委憂心國內藥品價格受影響,衝擊民眾用藥權益。立委林月琴認為,衛福部應額外爭取50到100億元成立藥品韌性基金,並鼓勵公立醫院優先採購國產學名藥。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認同,「我想這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最高可能達250%,立委劉建國憂心,藥品價格恐受到波動,尤其癌症、罕病、重症患者可能加重負擔,衛福部應主動監控相關自費藥品的價格波動,緊密追蹤國內藥品價格是否受國際因素提高,避免造成恐慌加價。
食藥署日前公布,一款必要藥品,輝瑞「淨核膠囊150毫克」(成分:Rifabutin)因原料藥問題,正在控貨中,11月中才恢復正常供應。該藥為肺結核第二線用藥、鳥型分枝桿菌第一線用藥,年用量22.2萬錠,一旦缺貨,前者得換藥,後者將無藥可用。藥界分析,川普關稅政策已帶來市場混亂,輝瑞原料藥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其他藥品未來恐怕也會出問題。
食藥署日前公布,我國一款必要藥品,輝瑞的「淨核膠囊150毫克」(成分:Rifabutin)因原料藥問題,正在控貨中,要等到11月中才恢復正常供應。這款藥物為肺結核第二線用藥、鳥型分枝桿菌第一線用藥,年用量為22.2萬錠,一旦缺貨,前者得換藥,後者將無藥可用。藥界分析,川普關稅政策已帶來市場混亂,輝瑞原料藥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其他藥品未來恐怕也會出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刀揮向兩大產業,半導體外也砍向藥品,幅度更可能高達250%,引發外界對台灣藥價與維持健保運作的憂慮。衛福部長邱泰源8日對此表示,藥價短期內會有影響,將採四大策略應對,再加上健保上百億經費補助,有充足的資源因應新變局。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藥品動作頻頻,更提及要分階段徵收到250%關稅,市場關注對台灣與健保的影響。衛福部長邱泰源8日表示,短期恐怕會影響要價,將以強化供應預警、提升藥物儲備、確保合理藥價、鼓勵在地生產四大策略來應對,加上政院特別條例撥補健保200億元,相信有資源應對。
中南部豪雨不斷,甚至有部分鄉鎮出現道路坍方、中斷,導致部分山區與偏遠地區形成「交通孤島」,為了避免居民藥物中斷,當地衛生所人員、醫師不得不冒險涉水送藥,只為確保偏鄉居民慢性病藥物不中斷。為降低醫護人員風險,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表示,今起提供無人機小組,約3~5組無人機,每台可以承受3公斤常溫、冷藏保溫的藥品,預計以視訊方式交付藥品,但仍須視是否仍下豪雨、藥品重量、起降點是否平坦、以及有無4G、5G網路等,就可申請啟動。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首波14國對等關稅,台灣未列其中,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分析談不攏的一項關鍵即是汽車產業。立法院研究報告也指出,台灣對美規車輛設限,過程未經正式法制作業程序,美方也長期關切是否構成技術性貿易障礙,建議以明文規範美規車型的進口與審驗。
為因應我國面對颱風、地震、複合式災難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影響,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19)日舉行「台灣韌性醫藥整備計畫」公聽會;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衛福部整合國防部軍醫局、內政部消防署,自2024年推出「韌性國家醫療準備計畫4年期計畫」,除增辦醫療人員、民眾的訓練外,也提出監測機制確保藥品穩定的供應。
美國將祭出處方藥和藥品價格下降30%至80%的新措施,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政策委員會主委殷為瑩表示,美國藥品給付價格下修,擾動美國藥品供應鏈結構也加速在地困難學名藥的法規鬆綁,建議政府應持續強化原料藥與必要藥品供應鏈韌性的腳步外,也參考美國對困難學名藥的法規鬆綁,進一步推動台灣在地製藥韌性及照顧病患用藥權益。
美國總統川普12日簽署行政命令,引進「最惠國」定價模式,降低美國處方藥成本,藥品價格將立即下降30%至80%。藥師團體擔心,廠商在藥價協商過程中,因擔心獲利下降而減產甚至停產,第一個倒楣的就是「健保核價低」的台灣。醫師蘇一峰就感嘆,美國藥廠過去賣給台灣是美國3成的「特低價」,未來美國藥廠恐撤出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未來2周內對進口藥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並對處方藥價,推行所謂的「最惠國」定價,將使得藥價降低30%至80%。對此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政策委員會主委殷為瑩表示,美國藥品給付價格下修,擾動美國藥品供應鏈結構也加速了在地困難學名藥的法規鬆綁。建議政府應持續強化原料藥與必要藥品供應鏈韌性的腳步外,也參考美國對困難學名藥的法規鬆綁,進一步推動台灣在地製藥韌性及照顧病患用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