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搜尋結果,共05筆
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導致肝臟無法正常運作。醫師謝文斌分享案例指出,一名60歲酒精肝硬化末期男性多次進出病房,病危通知一次次發出,又一次次倖存,配合醫囑時狀況良好,但後期又因開始飲酒,意識錯亂送來住院,最後在肝昏迷中離世。
蛀牙問題真的不能輕忽,台大兒醫醫師陳俊安分享案例指出,一名沒有心臟病史的6歲孩童,因蛀牙導致細菌跑進血液裡,吃掉心臟瓣膜,細菌還隨著血液侵犯全身各個角落,一半以上器官都被破壞,他提醒平常就要認真顧好牙齒,若莫名發燒超過3-5天,就要提高警覺。
62歲的王先生,因活動時喘不過氣、雙下肢水腫就醫,診斷為嚴重風濕性二尖瓣狹窄,由於瓣膜鈣化嚴重,需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長庚醫療團隊考量患者長期貧血、有胃潰瘍病史,選擇「生物瓣膜」,避免機械瓣膜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與增加出血風險。置換生物瓣膜至今3年,患者心臟功能改善,未發生出血或栓塞併發症。
阮姓妻子認為其顏姓丈夫病逝因是施打AZ疫苗,但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認定死因為肺炎及其他潛在疾病所致,決定不予救濟。阮婦不服提吿,主張並未就預防接種及發生損害間之因果關係是否「無法確定」之情形進行審查,且專家委員立場上有所偏頗。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原處分無誤,判她敗訴,可上訴。
彰化1名68歲的陳姓果農,去年底因發燒就診,本以為是感冒,然近日他突又發燒40度,且有寒顫、低血壓等狀況,並感到食慾喪失及全身無力,經詳細看診,被發現其心臟有異常雜音,進一步檢出罹患致死率近四成的感染性心內膜炎,幸好在進行微創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症狀獲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