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1名68歲的陳姓果農,去年底因發燒就診,本以為是感冒,然近日他突又發燒40度,且有寒顫、低血壓等狀況,並感到食慾喪失及全身無力,經詳細看診,被發現其心臟有異常雜音,進一步檢出罹患致死率近四成的感染性心內膜炎,幸好在進行微創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症狀獲得控制。
陳姓果農去年底因發燒誤以為感冒而求診,近兩日突發高燒40度、寒顫、低血壓、食慾喪失和全身無力而再度就診。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愛軍安排腹部超音波,雖未見異常,但聽診後發現其有收縮期心臟雜音,研判絕非是普通感冒,懷疑心臟有感染,要求其趕快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就診。
當時陳姓果農到彰基急診室後,因為已吃了退燒藥,到急診時並無發燒,生命徵象穩定,不過,他出現出冷汗淋漓、濕冷的詭異狀態,初步檢查顯示嚴重敗血症的跡象,隨時有休克的風險,同時伴隨著心肌酵素升高,表示心臟正處於缺氧狀態。
陳姓果農隨即被宣告病危,送入加護病房。在馬拉松式的照護下,緊急心臟超音波檢查揭示二尖瓣的嚴重閉鎖不全,血液培養不到8小時就長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顯示心臟深受感染,讓醫療團隊震驚不已。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陳映澄緊急會診後,決定進行微創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
陳映澄表示,手術過程中,在患者心臟瓣膜的深處發現化膿和細菌贅生物,幸好手術成功,患者不僅在1天後順利拔管,更在短短一周內轉入普通病房,經過完整的抗生素治療後,1個月後出院回歸正常生活。
彰基指出,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罕見致命的嚴重疾病,每年每10萬人中僅3到10例,若未治療致死率會高達40%, 90%的病人就像感冒一樣,發燒、肌肉痠痛、食慾降低,但此疾病不緊急治療會進展成為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結構損壞和血管栓塞、脾臟功能缺損等併發症而致死,盡早診斷和有效的治療相當重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