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成鱟的搜尋結果,共06

  • 生態保育有成?「活化石」三棘鱟成對現蹤澎湖中屯沙灘

    生態保育有成?「活化石」三棘鱟成對現蹤澎湖中屯沙灘

    因棲地遭破壞與人為濫捕而在國際列為瀕危物種的三棘鱟,今(10)日成對現蹤在中屯風車永安橋旁沙灘。不過,海洋生物專家指出,澎湖周邊本來就有鱟,只是中屯這帶族群數量可能沒那麼多,出現一對還談不上少見。

  • 台灣首次大規模放流三棘鱟 海保署擴大調查強化保育

    台灣首次大規模放流三棘鱟 海保署擴大調查強化保育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去年首次在台灣本島執行大規模三棘鱟標識放流,共計標放127隻成鱟,初步推估本島存有約1099隻成鱟,這項計畫不僅為台灣本島的三棘鱟族群帶來關鍵數據,也為未來復育行動奠定基礎。

  • 官員隔船寒暄 金廈攜手放流569萬尾魚苗

    官員隔船寒暄 金廈攜手放流569萬尾魚苗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為配合世界海洋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海洋資源的目標,在目前兩岸關係敏感的氛圍下,6日上午仍無畏風雨,再度與大陸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前往金廈海域211航標附近海域,攜手舉辦已邁入第10年的「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多達569萬尾魚苗相繼放流入海,其中包含被稱「海中黃金」的黃魚、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兩岸官員雖不似以往熱絡互動,但仍相約明年擴大續辦,期藉此增裕漁業資源,使金廈海域資源得以永續繁榮。

  • 金廈「兩岸共護一片海」10載 放流經濟魚苗569萬尾

    金廈「兩岸共護一片海」10載 放流經濟魚苗569萬尾

    為配合世界海洋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海洋資源之目標,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攜手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今(6)日上午無畏風雨相約前往金廈海域211航標附近海域,共同舉辦已邁入第10年的「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為金廈海域增殖放流多達569萬尾魚苗,其中包含吸引民眾瘋狂搶釣的黃魚、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期藉此增裕漁業資源,使金廈海域資源得以永續繁榮。

  • 金門 溼地殺手入侵 活化石岌岌可危

    金門 溼地殺手入侵 活化石岌岌可危

     活化石「鱟」4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就已出現在地球上,2019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早年族群曾遍布台灣本島北海岸及西海岸,目前僅剩金門及澎湖有成鱟穩定上岸產卵紀錄,但數量非常稀少。金門在地人士疾呼,除因人為影響外,有「溼地殺手」之稱的外來種植物「互花米草」也限縮鱟群的生存空間,盼政府重視。

  • 未積極保育三棘鱟 監察院促請海保署、漁業署改進

    未積極保育三棘鱟 監察院促請海保署、漁業署改進

    IUCN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三棘鱟」列為全亞洲瀕危物種,在台灣本島幾乎絕跡,但監察院調查發現,海洋保育署未有積極保育作為,漁業署對禁限捕政策也有通盤改進必要,因此促請兩單位檢討改進,而海保署應於「海洋保育法」立法完成前,提出更積極的保育作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