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戰略穩定的搜尋結果,共115筆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5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王毅表示,大陸力爭陸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推動陸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大國的良性互動,為大陸維護良好外部環境提供堅實保障。但他也強調,要增強鬥爭本領,運用多邊機制規則,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行徑。
美中兩國元首於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落幕後,全球媒體紛紛聚焦這場美中經貿與權力交鋒成果。然而,若將川普在會前與會後於「真實社群」平台發表的兩則貼文加以比對,並搭配中國官媒對會談描述,便可窺見「川習會」背後的虛實、冷熱、戰和,三者交錯運行的政治交易戲碼。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海底電纜是近年日趨重視的無形海底戰場,為強化這些「連結」的安全,台灣與歐洲合作舉辦「2025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在開幕致詞強調,電纜如今成為混合戰與地緣政治競逐的一部分,而台灣則位於許多國際海纜穿越或靠近的樞紐;我們希望透過論壇倡議4大目標:風險緩解、資訊共享、系統改革與知識建構。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5日在杭州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Emmanuel Bonne)舉行第27次中法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與法方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戰略互信,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希望並相信法方將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伯納回應,法方反對打貿易戰,反對陣營對抗,願與中方密切戰略協調。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與擔任日本維新會黨魁的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於20日簽署聯合執政協議書。高市篤定會在21日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並將公布新內閣人事,正式啟動「自維」聯合政權。高市積極爭取右翼小黨派支持,因此很可能在首相選舉第一輪投票即勝出,成為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近日多家國際媒體報導,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及其合作團隊,先後在兩篇研究中提出,一方面利用〈目標概略航向與航速數據,優化反艦飛彈瞄準點與攻擊方向〉,另一方面則發展〈艦載直升機智能搜潛輔助決策技術,透過人工智慧提升反潛搜索效率〉。這些研究雖屬前瞻的技術性,但其戰略意涵卻直指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AI是否正在終結「隱形潛艇時代」?中國是否將AI運用在軍事科技上已獲得突破?還是這是一場心理戰的運用?
在國際戰略環境中,潛艦向來作為維繫核武嚇阻穩定的「隱形支柱」。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之所以被視為核三位一體中最具生存性的要素,正因為它能在浩瀚海洋中躲避偵測,確保能夠進行第二次打擊。
在中國積極的挑戰下,美國領導的國際政治體系開始轉變。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93紀念大會提出的3個大哉問:「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將決定世界新秩序的走向,而未來2個月將是關鍵節點。
在中國積極的挑戰下,美國領導的國際政治體系開始轉變。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93紀念大會提出的3個大哉問:「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將決定世界新秩序的走向,而未來2個月將是關鍵節點。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美國在貿易方面對中國的影響力大於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力,並指出飛機零件是華盛頓對抗北京對稀土限制的關鍵產品。但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特羅夫(Denis Manturov)6日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向中國寬體飛機供應零部件,包括複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動機。
就在北京九三大閱兵儀式上,解放軍首次同步展示「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驚雷-1」(JL-1)空射型、「巨浪-3」JL-3)潛射型,以及「東風-31BJ」改良型陸基井版等多型新一代戰略核武。對於外界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展演,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重塑戰略話語權。北京藉由公開展示東風-61,向國內外傳達「可信、可靠、足夠」的核武嚇阻能力,進一步強調陸、海、空基的戰略核打擊能力。
川普發動全球性關稅戰暫告一段落,各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及附帶條件陸續公布,唯獨對中談判以特別模式處理,12日即將到期的談判期限將繼續展延,讓雙方有更寬裕的時間周旋。中美歷經3輪談判,雙方充分展現了經貿實力與戰略定力,都自認為搶佔上風,「戰略自信」固然很好,但如何維持得來不易的「戰略穩定」才是王道。
川普發動全球性關稅戰暫告一段落,各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及附帶條件陸續公布,唯獨對中談判以特別模式處理,12日即將到期的談判期限將繼續展延,讓雙方有更寬裕的時間周旋。中美歷經3輪談判,雙方充分展現了經貿實力與戰略定力,都自認為搶佔上風,「戰略自信」固然很好,但如何維持得來不易的「戰略穩定」才是王道。
近期頻傳美國為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並促成雙方領導人會面,對中態度軟化,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強調,美中在許多議題上仍存有分歧,美國對中態度目前邁向戰略穩定期,因為到頭來,美中都是世界兩大經濟體,對外政策終究需要講求戰略平衡。此番說法也呼應他日前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後所稱,美中之間永遠都會有分歧點,但仍必須保持相當關係,保持對話的同時也找到可能合作的領域。
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態度改變了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週四(31日)接受福斯新聞電台《布萊恩·基爾梅德秀》(The Brian Kilmeade Show)訪問,對此問題做出回應。
2025年第二季,全球相繼歷經「關稅解放日」、「以伊戰爭」、以及「關稅談判開獎」等重大事件,全球股市如雲霄飛車般劇烈震盪。雖然戰爭已結束,市場短期回穩,但這段時間已對台灣上市櫃企業的股價產生明顯轉折,產業面臨的結構性挑戰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