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標的的搜尋結果,共1,771筆
收益穩定且風險較低的公共建設(又稱基礎建設),已成為全球機構投資人主要標的之一。全球基礎建設投資人協會2025年第二季調查顯示,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基金與機構投資人對於北美、歐洲,以及澳洲各類基礎建設部門在未來一年的市場展望中,以「數位建設」(包含通訊塔、資料中心與光纖)部門最為樂觀,其次為再生能源與電池儲能系統。
AI偽冒名人的詐騙影片猖獗,今年前9個月,警方已下架1萬7461則假冒名人的詐騙廣告。刑事局長周幼偉10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提高警覺、強化識詐能力,防範受害,有「吊車大王」之稱的啟德董事長胡漢龑現身說法,大嘆他也「深受其害」。
因應假冒名人詐騙案件日益猖獗,刑事局10日舉行記者會,揭露詐騙集團結合人工智慧(AI)影片生成技術,製作假冒公眾人物擬真影片行騙的最新態樣,呼籲全民提高警覺。此外,為防範普發現金1萬元詐騙,刑事局提醒民眾堅守「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四不原則,一切以官方資訊網站公布內容為準。
調研機構ALETHEIA指出,儘管AI帶動的需求成長廣為市場熟知,下一波新興應用對先進封裝的帶動效應仍被低估,且對CoWoS供需結構產生深遠影響,初次將封測雙雄京元電子(2449)、日月光投控(3711)納入研究範圍,給出300元與330元推測合理股價,凌駕內外資研究機構。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TISA的推出,是我國邁向普惠金融與強化國民退休保障的重要一步,特色為僅需定期定額最低千元即可參與,培養國人紀律投資的習慣,主要使命在於擴大全民參與以及補足退休第三支柱,而集保中心作為執行管理機構,也將持續優化制度、擴大通路與商品多元性、並且建立完整的生態圈。
面對退休理財,TSIA上路將補足退休第三支柱。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不管是第一、第二或第三大支柱的退休理財,趨勢均朝向四大面向,也就是指數化、永續化、動態再平衡與數位化。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7月揭牌迄今,已有57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署備忘錄,金管會核准進駐的金融機構已有37家,管理的資產規模增加2.85兆元,目標進度超前。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4日表示,期待目前的亞資中心高雄專區能夠變成「高雄特區」,藉由鬆綁法規,吸引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前進高雄,真正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方向邁進。
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4日舉行,邀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阿爾發金融科技董事長楊琇惠、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陳彥行進行精彩交叉論壇,對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制度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今年七月揭牌迄今,已有57家金融機構與高市府簽署備忘錄,金管會也已核准進駐的金融機構已有37家,管理的資產規模增加2.85兆元,目標進度超前,高雄副市長羅達生4日表示,亞資中心除了留財引資、投資台灣的兩大目標之外,期待目前的高雄專區,能夠變成「高雄特區」,藉由鬆綁法規,吸引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前進高雄,真正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方向邁進。
證交所表示,由統一投信募集發行之「統一全球創新主動式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88A)受益憑證,將於11月5日掛牌上市,並得辦理融資融券。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的加入,也使得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達到200檔,包含被動式ETF189檔及主動式ETF11檔。
金融機構激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投信投顧業視此為重大商機進行布局。據統計,金管會已核准十家投信投顧業者進駐,策略也相當一致,多鎖定與專區內的銀行、證券商跨業合作,一來擴大產品範圍並引進具特色商品,二則鎖定私募相關基金,以此切入高資產客戶並與銀行更深入的整合。
面對全球AI國力競賽、淨零碳排趨勢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挑戰,國家發展亟需擴大投資計畫,國發會擘劃AI新十大建設、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計畫,擴大公民部門資金挹注投資興建,以提升國力競爭優勢。
勞動基金、退撫基金及國保年金三大退休基金3日公布前九月大賺6,811.83億元,由於10月台美股市續創高,尤其台股飆漲2,412點,估計10月三大退休基金獲利可望同步創高,前十月收益有機會突破1兆元大關。
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在新型態的金融商品趨勢上,包含推動具台灣特色的個人投資儲蓄專戶(TISA),及完成台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相互掛牌、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等多項突破性進展。7月22日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後,業者引進各類私募基金,吸引高資產客戶的青睞,成為一大亮點。
政府每年投入4,000億至6,000億元在公共建設經費,強化國家中長期的發展基礎,提升整體競爭力與民生環境品質。為加速提升國家發展所需建設的整體質量,國發會規劃兆元投資方案引導保險業資金投資國家建設,10月起新增民間自行興辦的基礎建設項目,國發會並擔任單一窗口受理,便捷民間提案申請項目的認定。
2025年11月運勢出爐!命理專欄「星座巫巫」列出各星座在11月的財運,其中雙魚座的財運較佳,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只要規劃財務,便能使財富持續增長。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近五年中央政府乙類公債發行量溜滑梯,自2021年的620億元下降至2024年的280億元,且每年發行期數僅1至2期;2025年至9月底止,僅發行1期、70億元,呼籲各機關應研商發行乙類公債,滿足資金需求的可行性,提升閒置資金運用效率,並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面對全球AI國力競賽、淨零碳排趨勢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挑戰,政府正開展大投資台灣計畫。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 的推動,可使政府充分運用民間及壽險豐沛資金,投資重大建設與策略性產業,估計可投資公建、社會福利事業金額拉高至4.88兆元;金融業亦可獲取優質投資標的,強化資產管理市場;國民則可享受更多優質公共建設及服務,創造三贏。
命理專家雨揚老師在臉書上分享11/2〜11/8的12生肖運勢,本周好運前3名分別是生肖羊、龍、牛,其中第1名屬羊者事業運氣勢如虹,長期努力和付出終將被看見;第2名屬龍者財運火紅,除了正職收入,也有不少偏財好運;第3名屬牛者愛情運強勢上升,吸引真誠可靠的新對象。
富邦金控31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富邦人壽確定承諾投資本質創投,並成為持有比例20%的有限合夥人。富邦人壽預計,未來投資回報率將達到本金的2倍以上,整體創投約持有8~10年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