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挑空設計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首座大型礦物常設展《大地瑰寶》,即日起展出1700餘件礦物標本,包括高達3公尺、重達5噸的鐘乳石林、會發光的螢光礦物、台灣獨有的北投石、巨大心型紫水晶,以及來自阿波羅11號任務的月岩,讓觀眾一次領略地球孕育的自然瑰寶。全新展場橫跨三個棟別、不同樓層、近600坪空間,歷時5年籌備打造,融合情境造景、多媒體互動與創新展示手法,為國內規模最大、內容最完整的礦物常設展。
京華城改建案因涉及20%容積獎勵爭議,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以涉嫌圖利、收賄等起訴,並遭羈押至今。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6日表示,鼎越開發9日已掛件申請變更設計,取消20%容獎申請,將辦理都市設計審議,若通過審定再送北市建管處變更建照。都發局指出,原核定實設容積率840%,取消20%容獎後實設容積率728%,樓地板面積將減少,但仍維持19層樓。
京華城改建案涉及20%容積獎勵爭議,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以圖利、收賄等罪起訴,仍在羈押中。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6日證實,鼎越9日已掛件申請取消20%容獎。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說明,現在正在做行政審查,預計3個月內把行政程序走完。初步檢視鼎越仍維持原本的19層樓,可能是從中間樓地板去挑空設計,把樓地板面積減掉。
入選全球八大特色圖書館之一的國立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9日獲「2025台灣建築永續獎」公有建築類別銀級獎殊榮,成為本年度全台唯一獲獎校園建築。此屆公有建築類金級獎從缺,由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與雙和醫院B基地並列銀級獎。
台灣大學為慶祝建校百年而規畫的百歲紀念館,今(22)日在校務會議上首度公開外觀設計。這座由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所設計的建築,將成為首座融合美術館功能與鋼構系統的建築,同時巧妙整合校園自然素材,並預計於2028年8月完成竣工與移交
嘉義縣大林鎮立圖書館成立迄今逾36年,隨著建築老化,安全疑慮日增,加上設施老舊,不符數位時代圖書館專業需求,因此,我們著手籌建新館,斥資1億5900萬元,打造3層樓、開闊明亮的閱讀空間,預計於2026年底完工啟用。
台東富岡港為全台交通港吞吐量第二大、也是全台灣唯一未改建的港口,台東「富岡港交通船客運服務中心」今(11)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2026年6月完工。縣長饒慶鈴說明,希望打造以人為本的候船環境,未來遊客能有更便捷的登船動線及提升旅運品質,同時漁船也可享有獨立作業泊區,實現觀光與漁業雙贏的願景。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2024年9月6日前往桃園區,出席台鐵中路車站開工典禮。王明鉅表示,台鐵桃園段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雖然本工程長度僅有2公里,但卻是台鐵桃園段鐵路地下化重要的里程碑,相信台鐵中路車站落成後,定能為桃園帶來更蓬勃的榮景,提供市民朋友更便捷的交通,祝福工程能如期如質順利完工。
因應全球極端天氣現象加劇,並兼顧環境及坡地老舊建物之居住安全,北市府於2023年12月18日修正公布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開放位處非地質敏感區之山坡地、山限區內危險建物得辦理都市更新;其中,如需經都市設計審議檢討建築高度者,市府公布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將檢討項目明確化,以提高行政效率、簡政便民,加速都市更新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