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探究與實作的搜尋結果,共61

  • 嘉義科學168嗨翻!暑假必玩神級展覽 累積數萬人次參與

    嘉義科學168嗨翻!暑假必玩神級展覽 累積數萬人次參與

    「114年度嘉義市科學168教育博覽會」目前正在港坪體育館舉行,自18日登場至今,已吸引許多民眾帶著孩子前往,是嘉義市具口碑暑期科學活動,甚至被鄰近嘉義縣夏令營、安親班列為體驗課程之一,累計4天吸引數萬人次參與,活動將進入尾聲,市府教育處請民眾把握展期,一同走進精彩的科學世界。

  • 北北基桃教師交流登場 跨域教學與AI應用成焦點

    北北基桃教師交流登場 跨域教學與AI應用成焦點

    為落實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核心理念,深化跨縣市教育資源共享與教師專業交流,新北市教育局與台北市攜手共同舉辦「北北基桃跨縣市教師交流分享會」,以「跨域學習‧科技應用」為主題,邀集北北基桃四縣市課程督學、高中課程發展中心及輔導團成員共同參與,建構跨縣市教育策略聯盟,強化課程共備、教師增能與教學實踐支持系統網絡。

  • 物理分科測驗計算量多 教師:無法死背公式、鑑別度高

    物理分科測驗計算量多 教師:無法死背公式、鑑別度高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於今(11)日舉行第一天考試,首科考科為物理。多位高中物理老師表示,整份試題難度適中,文字敘述量合理,計算量略多,實驗題配分14分,題數偏多,學生須確實掌握物理概念並融會貫通,才能取得高分。

  • 7國高中生齊聚南一中國際研討 交通亂象、浪浪小黑成主題

    7國高中生齊聚南一中國際研討 交通亂象、浪浪小黑成主題

    來自7國40支高中隊伍2日齊聚台南一中,參加由南一中主辦「2025高中生面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國際研討會」,南一中學子以近10年集體記憶的浪浪「小黑」、育樂街交通亂象等作為發表主題,探討流浪動物現況、人本交通,引起共鳴。

  • 端午立蛋入題 破迷思超有趣

    端午立蛋入題 破迷思超有趣

     國中教育會18日考自然、英語閱讀與英語聽力,國中教師認為,自然科由基本觀念題型出發,漸次發展到高層次的活用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涵蓋重要學習觀念,難易適中且具鑑別度,端午立蛋習俗入題也很有趣。英語閱讀、英語聽力,教師指試題難易適中,英聽測驗以生活情境為主,加入垃圾車音樂及球場廣播音效。

  • 教育會考自然科題型關注生活議題 端午立蛋習俗入題

    教育會考自然科題型關注生活議題 端午立蛋習俗入題

    114國中教育會考第二天,今日上午進行自然科測驗,教育部安排國、高中教師協助解題。解題教師表示,題型分布與往年相仿,亦即生物、地科和跨科約占50%,理化約占50%的考題,由基本觀念題型出發,漸次發展到高層次的活用題,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涵蓋重要學習觀念,難易適中且具鑑別度。

  • 屏縣85模範生 各身懷絕技

    屏縣85模範生 各身懷絕技

     屏東縣55所公私立高中職、國中等85位模範生表揚20日登場,各個來歷不簡單,有兒少代表、英語導覽志工、鐵餅選手等,縣長周春米在嘉勉的同時也鼓勵孩子們要堅定地朝目標邁進,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對社會有更大貢獻。

  • 中臺科大競賽營逾百名學子參加 科學教育注入嶄新活力

    中臺科大競賽營逾百名學子參加 科學教育注入嶄新活力

    科技與跨域學習的熱潮席捲全國!「第二屆全國高中職跨域實作暨科普闖關競賽營」3月22日至23日在中臺科技大學盛大舉行。本次競賽營由陸軍官校資圖中心主任洪偉清教授科普團隊與中臺科大攜手主辦,並結合台灣物理學會、台灣探究與實作教育學會資源,吸引來自全國73所高中職學校共135名學子踴躍參與。在兩天的科學探索中,學生們透過動手實作與創新競賽,激發科學潛能,開啟跨領域學習的新篇章!

  • 自然科跨領域 諾獎、比特幣入題

    自然科跨領域 諾獎、比特幣入題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18日下午舉行自然科考試,教師普遍認為,今年試題緊扣時事,包括康芮颱風、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成果,以及比特幣等熱門議題都成為考題素材。整體而言,試題設計多元且符合108課綱精神,著重跨領域整合與科學素養的展現。補教預估5標分別為頂標13級分、前標12級分、均標9級分、後標6級分、底標5級分。

  • 114學測自然科結合時事 諾貝爾獎、比特幣入題考驗科學素養

    114學測自然科結合時事 諾貝爾獎、比特幣入題考驗科學素養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今(18)日下午舉行自然科考試,高中自然科老師認為,不少時事題出現在考題當中,像是去年10月底襲台的康芮颱風、諾貝爾醫學獎與物理獎、比特幣等議題均納入其中,題型多元,符合108課綱精神。

  • 學測自然科必考重點曝光!江青釗老師教你自然科高分祕技

    學測自然科必考重點曝光!江青釗老師教你自然科高分祕技

    夢想淘心室【曉宇宙~曉曉問大大】再度於考前7天推出年度特別節目,本次特邀外號金小刀的得勝者自然科補教名師江青釗老師,為全國考生提供自然科考前衝刺的全方位攻略。擁有超過26年高中化學教學經驗的江青釗老師,以自身經歷和專業見解,分享應試策略與重點單元,助力考生在最後階段全力衝刺,增強應考信心。

  • i-STEAM PowerTech競賽開賽 1600學生齊聚展創意

    i-STEAM PowerTech競賽開賽 1600學生齊聚展創意

    新北市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2024 i-STEAM PowerTech青少年科技創作競賽」全國賽,14日、15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登場。本次競賽共328隊參加,新北市占140隊,賽程共有超過1600位學生同場競技多元科技項目,來自俄羅斯、泰國及香港等代表隊也來台角逐高下。

  • 台灣學生數學科學表現亮眼!「學習疏離」卻成隱憂

    台灣學生數學科學表現亮眼!「學習疏離」卻成隱憂

    台灣與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今天同步發布「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23」(TIMSS 2023)調查結果,我國4和8年級學生數學成就皆排名第2;4和8年級學生的科學成就分別排名第3和第2,表現出色。不過有一個隱憂,我國學生不喜歡數學與科學的比例高於國際平均,顯示「學習疏離」現象。

  • AI點燃課程創意 北大高中跨縣市接待校際交流

    AI點燃課程創意 北大高中跨縣市接待校際交流

    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於今(22)日接待桃園市立永豐高中教學團隊,分享數理科技實驗班的創新教學內容與課程地圖。此次校際交流全面展示了北大高中數理科技實驗班在教學創新成果以及專題發展歷程。不僅深化兩校之間的共好情誼,也為AI融入課程設計提供了更多創新靈感,為未來教育模式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 小小科學家大展身手!i-STEAM競賽創意無限 得獎名單揭曉

    小小科學家大展身手!i-STEAM競賽創意無限 得獎名單揭曉

    2024年「i-STEAM PowerTech青少年科技創作競賽新北市賽暨北區區賽」由新北市教育局與台灣師範大學聯合主辦,今年共有133組隊伍,千位年輕學子同場競技。今(2)日結果揭曉,最終新北市國小光控組冠軍由信義國小奪下、新北市國中光控組冠軍為南山高中、新北市國小觸控組冠軍竹林國小、新北市國中觸控組冠軍汐止國中、新北市國中遙控組冠軍樟樹國際實中、新北市高中遙控組冠軍樟樹國際實中。

  • 科普環島列車抵高雄 400學生車站動手玩科學

    科普環島列車抵高雄 400學生車站動手玩科學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2024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從21日開始,展開為期6天的科學環島之旅,今(23)日抵達高雄站,將滿滿的科學知識送達高雄,帶領學生動手玩科學,體驗科學的樂趣。

  • 兩岸青少年以AI為媒  近百支團隊、作品齊聚福州交流

    兩岸青少年以AI為媒 近百支團隊、作品齊聚福州交流

    「2024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年會」12日上午於大陸福建福州開幕,其間同步舉辦「2024年海峽兩岸(福州)青少年人工智慧交流活動」,共邀請海峽兩岸近百支優秀青少年人工智慧科創團隊或作品參賽。

  • 亞太平洋青年科學家會議 台灣學生榮獲5金1銀1銅及3項海報獎

    亞太平洋青年科學家會議 台灣學生榮獲5金1銀1銅及3項海報獎

    台灣學生在2024年亞太平洋青年科學家會議(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f Young Scientists, APCYS)中表現優異,獲得5金1銀1銅及3項海報獎,為國爭光。

  • 用發明改變世界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8/3臺師大開幕

    用發明改變世界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8/3臺師大開幕

    第20屆「2024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於8月3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盛大開幕。這是疫情後首次恢復實體與數位競賽。此次競賽涵蓋災害應變、運動休閒、農糧技術、綠能科技、安全健康、社會照顧、教育、高齡照護、便利生活、未來科技世界繪圖等10個類別,吸引了來自21個國家和2個地區的代表隊參與,共有將近850名參賽師生進行實體或線上交流,共同激發創新發明的能量!

  •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開幕 蕭美琴:讓臺灣創新能力被看見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開幕 蕭美琴:讓臺灣創新能力被看見

    第20屆「2024 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於8月3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盛大開幕。這是疫情後首次恢復實體與數位競賽。此次競賽涵蓋災害應變、運動休閒、農糧技術、綠能科技、安全健康、社會照顧、教育、高齡照護、便利生活、未來科技世界繪圖等10個類別,吸引了來自21個國家和2個地區的代表隊參與,共有將近850名參賽師生進行實體或線上交流,共同激發創新發明的能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