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擴建計畫的搜尋結果,共315筆
半導體晶圓傳載解決方案大廠家登(3680)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6.58億元,月增11.11%、年增達69.28%,創近7月高,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57.37億元、年增5.12%,續創同期新高,成長幅度較前三季0.22%擴大。
配合中火新建燃氣機組,台電擬在台中港外港區填海造陸,並增設外廓堤及卸收碼頭推動「台中港外港區擴建計畫(五接)」,但開發位址與目前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棲地重疊,4年前就被環委要求加強保護措施,台電直至今年8月才提交補件資料,縮小開發範圍、調整港型,但環委要求明年1月底前再補件,盼能釐清是否會導致白海豚誤入港區等問題。
國內老牌食品大廠近年來積極從傳統製造業做垂直整合,且以食品龍頭統一企業為標竿,多元布局通路連鎖,建構從原料、製造到銷售一條龍,其中大成除經營餐飲通路外,近年更併購美國春捲廠以壯大在美通路優勢,國內則有福圓號全台連鎖通路做為其麵食下游整合平台;南僑除海內外餐飲事業,亦準備投資米哥烘焙坊,以做為未來冷凍麵糰烤成品等重要新平台。
高端疫苗(6547)因第三季虧損明顯收斂,且擬斥資8.7億元啟動產能擴建計畫,規劃可轉債與私募,8日隨特定買盤進駐拉抬,強勢亮燈漲停,終場以37.1元收盤,成交張數1,768張,比前一交易日增加22%。其中,外資、自營商買超50張、29張。短線多空量能由弱轉強,KD值黃金交叉。
高端(6547)6日公布前三季每股淨損0.44元,其中第三季0.07元已明顯收斂;為因應腸病毒和新產品線需求,也擬斥資8.7億元在竹北第三生技大樓啟動新一輪產能擴建計畫,並同步規劃可轉債與私募,以強化中長期全球營運布局。
明基佳世達集團醫療大艦隊旗下中英醫療社團法人,中英醫院於10/28舉行新莊院區動土典禮,宣布正式啟動遷址擴建計畫。
華爾街日報報導,AI龍頭OpenAI與甲骨文攜手地產開發公司Related Digital,準備在美國密西根州建立「星際之門」第四座資料中心園區,預計2026年初開工。
鴻勁精密(7769)於日前舉行的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吸引爆滿的法人及投資大眾關注,該公司上半年營收成長135%,EPS達31.2元。受惠於全球AI/HPC浪潮,高階測試分類機業務需求爆量,未來超過兩季的訂單明確,產能持續滿載。公司正啟動第四廠擴建計畫,預計2027年底啟用,屆時總產能將提升約40%,季出機量可達750台,以支撐AI/HPC市場快速擴張需求,法人看好該公司研發技術及AI需求成長浪潮,鴻勁精密將持續展現亮眼的營收成長及獲利爆發力。
台積電中科二期新廠開工倒數,A14新廠17日已向中科管理局申報開工,即將展開1.4奈米最先進製程生產線的初步建設,規劃建立四座廠房,首座廠房預計2028年下半年量產,初期投入金額預計高達49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5兆元),帶動8,000至1萬個工作機會。
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預計11月底轉上市掛牌,受惠市場需求暢旺,發言人翁德奎表示,受惠北美AI客戶需求暢旺,公司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將啟動四廠擴建計畫擴產因應,持續搶攻AI高功耗測試商機,毛利率目標控制在55~60%區間。
上任屆滿周年,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不僅帶領公司提前達陣兆元市值目標,2024年營收獲利更創七年新高。第二年新任期,簡志誠聚焦「精簡、務實、智慧化」、及「營收獲利穩穩超前」兩個主軸目標,看好IDC雲端、資安、AI、網路韌性(尤其是衛星)、轉投資事業等五大業務增長營收又有獲利。
銳澤實業(7703)今年以來營運持續加溫,9月合併營收2.2億元,改寫歷史同期次高水準,同時,今年第三季及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也均繳出歷年同期新高的表現,該公司看好在半導體市況需求成長及該公司海外未來貢獻下,未來營運動能將逐步提升。
伺服器板廠金像電(2368)受惠AI伺服器與交換器板需求熱度不減,第三季訂單動能強勁,第四季展望進一步升溫;泰國廠一期新產能正式量產,整體營運維持高檔水位。隨通用基板(UBB)、加速模組(OAM)與交換器板等高階應用產能陸續開出後,法人預期,金像電明年產值規模可望呈倍數成長。
泰福-KY(6541)25日宣布旗下生物相似藥NYPOZI已透過銷售夥伴Cipla插旗美國市場,成為台灣首家生物相似藥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公司,該藥在泰福聖地牙哥廠區量產製造,也是台灣首家在美國當地擁有FDA查驗通過、具商業化量產的廠商,可搶攻CDMO商機。
泰福-ky(6541)25日宣布旗下生物相似藥NYPOZI,已銷售夥伴Cipla正式插旗美國市場,成為台灣首家生物相似藥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公司,該藥在泰福聖地牙哥廠區量產製造,也是台灣第一家在美國當地擁有FDA查驗通過、且具有商業化量產的廠商,將可搶攻CDMO商機。
泰福-KY(6541)旗下生物相似藥NYPOZI(原廠參考藥物為白血球增生劑Neupogen、filgrastim-txid)已正式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泰福指出,此藥在美國聖地牙哥廠區的量產製造,不僅使得公司成為台灣首家成功地將生物相似藥品進軍美國市場的公司、更是台灣第一家在美國當地擁有FDA查驗通過、且具有美國產品商業化量產並成功上市實戰經驗的生物製劑CDMO領導廠家。
北市美術館開館42年,第10任館長由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接任,18日舉辦佈達典禮。駱麗真表示,北美館是台灣第1座公立美術館,也是現當代藝術的重要場域,國際級的雙年展即是由北美館發軔,至今影響力持續擴大,目前正值園區擴建計畫的推動階段,未來將結合自身經驗與館內團隊的專業,共同為北美館的下一個里程碑努力。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台灣航空股今年來股價表現疲弱,已反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展望未來9~12個月,在營收穩定成長與毛利率擴張帶動下,股價具補漲潛力;首度將航空雙雄納入研究範圍,看好長榮航空更受惠於客運復甦需求,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46.5元,華航則是「中立」。
仁寶(2324)擴大車用電子布局,於日本東京成立辦事處,藉此深化與日本整車廠(OEM)、一級供應商(Tier 1),及L4自動駕駛服務供應商合作,進一步拓展汽車紅外線感測技術的研發能量及業務布局;仁寶該辦事處也將提供日本市場銷售與工程支援。
特斯拉(Tesla)德國格林海德(Gruenheide)廠房主管蒂里格(Andre Thierig)14日向德國新聞社(DPA)表示,有鑑於銷售強勁,特斯拉提高這座德國工廠下半年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