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院核定的搜尋結果,共1,178筆
為協助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民加速重整家園,內政部10日表示,凡是未參加政府媒合修繕平台、自行修繕屋損的災區民眾,不分面積一律都發2萬元補助,另今年9月3日至10月6日期間,由政府媒合簽約修繕的民眾,簽約獎勵金也一併同步調整至2萬元,且由當地政府直接撥付至帳戶內。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參加「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她表示,這場悼念是紀念政治受難者,與共諜吳石無關。針對鄭麗文這件事,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指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也曾到馬場町獻花。他不禁說,有沒有搞錯,這不就是一個政治攻擊嗎?
台南捷運真的要來了,台南捷運藍線10月21日正式獲行政院核定,力拼2026年底前動工,預計約6年後將迎來台南首條捷運通車,不過交通利多卻不敵政府打炒房,周邊房價出現修正?
台南捷運藍線10月21日正式獲行政院核定,力拚2026年底前動工,預計約6年後將迎來台南首條捷運通車,不過,交通利多卻不敵政府打炒房,藍線10個站點周邊近一年房價,10站就有6站房價下跌,其中,又以「B3站」五王國小商圈跌勢最明顯,每坪單價從25.7萬元下修至22.8萬元,年減約1成,不過,儘管漲少跌多,全線10站捷運宅,房價已不見1字頭。
台南永康擁鐵路地下化、捷運藍線、砲校遷移等三個重大建設,近期都有明顯進度,使區域房市發展潛力備受關注。信義房屋在地專家以地理位置分析,東橋重劃區未來受建設拉抬應最顯著,但因區域內素地已經不多,在供給量稀缺下,房價站上4字頭,買方也可能因而外溢至周邊區段。
聯合國COP30大會預計10日在巴西登場,行政院近日可望核定台灣加速接軌國際NDC3.0減碳目標,在本周對外並向國際宣示,設定2030我國減碳較2005年基準年將加大減量26%~30%,2035年則減量36%~40%。其中,拍板綠電占發電配比2030年要達到3成,惟光電、風電開發落後,存在不小挑戰。
新北捷運三鶯線,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3月通車,且串聯桃園的「三鶯線延伸八德段」綜合規劃報告已獲行政院核定,預計可望於明年動工。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近兩年三鶯線各站點周邊住宅價格變化,以桃園大湳站年漲幅23%最高,其次是陶瓷老街站年漲9.7%;而減幅最大的則是桃園LB13站,年減幅達14.7%。
內政部「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編列三年50億元經費,預期改善全國500棟屋齡30年以上老屋,待政院核定後,最快今年底開始受理申請,最高補助經費達65%,估可帶動百億內需經濟。
內政部推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部長劉世芳今(30)日表示,本計畫將就人口稠密及老宅分布較多的雙北地區率先展開巡迴說明會及宣導,第一波優先針對雙北辦理12場說明會,且今年底前將成立「中央顧問團」,以「簡化行政程序、導入專業輔導」原則,處理國內老舊住宅安全,解決人屋雙老社會的居住需求。
桃園機場捷運線A14工程日前爆出廠商間糾紛,工地還出現嚴重漏水,內部積水有如漂漂河,交通部今日回應,A14站地下水積水排除,已無滲漏、積水問題,並要求A14站務必配合桃園機場第3航廈(T3)2027年底啟用時同步通車。
彰化唯一免候潮漁港在漁民等待了33年後,終於在今年6月正式開港,目前有80艘漁船筏進駐,為強化港區安全與防護,將斥資3.35億元啟動南北護岸工程,配合漁港開港使用中,將採取半半施工的工程規畫降低對漁船筏進出的影響,工程預計2027年下半年竣工,屆時將可再增加40個漁筏泊位。
台灣近年來受颱風豪雨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國家經濟建設蒙受重大損失。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建議發行巨災債券,將巨災風險轉由投資人共同分攤,為政府、保險或再保險公司等提供巨災損失財務保障,並替投資人提供與傳統市場風險脫鉤的投資選項。
為了回應憲法法庭111年度憲判字第17號判決,立法院三讀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並在23日由總統公布施行。原民會今天表示,申請民族認定並審議通過,報請行政院核定後,才能至戶政事務所辦理平埔原住民身份登記,本會將儘速讓族人辦理,目前已收到9族申請,其中西拉雅族相關審查將於近期進行。
彰化唯一免候潮漁港在漁民等待了33年後,終於在今年6月正式開港,目前有80艘漁船筏進駐,為強化港區安全與防護,將斥資3.35億啟動南北護岸工程,配合漁港開港使用中,將採取半半施工的工程規畫降低對漁船筏進出的影響,工程預計2027年下半年竣工,屆時將可再增加40個漁筏泊位。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公布《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後,引發朝野立委關注,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皆認為,推動電動機車是全民共識,但各部會各有想法,容易形成多頭馬車,認為政府應加強跨部會協調,並由國發會統籌,研擬完整配套政策。
台9線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蘇花安)重大工程總經費高達1057億元,預計2034年完工,公路局22日啟動廉政平台,邀集行政、司法、廉政與調查等單位跨域整合,建立公開透明監督機制,確保國家級交通建設如期如質推進,打造「最安全回家的路」。
桃園明年元旦將對已接管的27萬餘戶家庭開徵汙水下水道使用費,並對非家戶試辦隨袋徵收,不分黨派議員都認為2政策說明不足,錯誤訊息致地方反彈。市府強調,不開徵汙水費將被中央扣6億元補助,市長張善政為體恤市民只收每度1元,是其他三都的五分之一,每戶每月僅10至20元,省下補助額可挹注建設,另隨袋徵收擬先運作2年才會研議推廣到家戶。
台南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2025年10月21日獲得行政院核定,台南第一條捷運正式拍版定案。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標誌台南交通改革的關鍵時刻,古都交通即將邁入新篇章。
台南捷運第一條「藍線」綜合規畫報告21日獲得行政院核定,也正式宣告台南不再是6都唯一沒有捷運的直轄市。交通局表示,捷運藍線總建設經費327.31億元,將採用國內首見的「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力拚2026年底前實質動工,工期大約6年。
立法院新會期,行政院聚焦四大優先、列出30項優先法案拚通關,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1日表示,政院已送出《青年基本法》,盼透過立法支持青年發展,政府將作為青年後盾,透過政策共同推動台灣創新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