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搜尋結果,共38筆
男子阿國與越南女子小萱(均化名)在2020年底結婚後,約定小萱到台灣與阿國同住。但是阿國指控,小萱來到台灣之後,迄今卻未曾與他同床,婚後至今4年多根本沒有夫妻之實,小萱更曾直言不諱,與他結婚僅是為了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而已,並沒有共同生活的意願,因此憤而訴請離婚。
為促進新住民家庭融合在地生活,並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互動,金門縣政府特別舉辦「舌尖上的家郷味」親子共學活動,邀請新住民家庭一同體驗印尼家鄉料理的魅力。活動特別邀請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媽媽擔任講師,帶領親子學習製作道地的印尼料理燒麥(SIO MAY),現場香氣四溢,洋溢著溫馨與歡笑。
新埔鎮內立社區發展協會攜手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24日於社區活動中心辦理端午包粽活動,除了向新住民們介紹新竹在地粽子文化,也讓在地民眾認識馬來西亞娘惹粽,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東南亞飲食文化的魅力。
「粽愛飄香慶端午暨新住民模範家庭多元文化市集」23日於龍潭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舉辦,邀集新住民朋友共襄盛舉,展現桃園多元共融的城市特色。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除台灣外,在大陸及東南亞亦廣為流傳,具有跨文化意義,市府將持續努力,打造桃園成為新住民第2個家。
苗栗縣政府攜手苗南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頭份市公所、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三義鄉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3日於頭份舉辦「移動的家鄉-新住民家庭AR文化探險」,結合AR導覽與農村體驗,邀請80位越南、印尼、泰國及大陸的新住民與新二代家庭走讀街區,認識在地文化。
為推廣地方特色與多元文化共融,苗栗縣政府攜手苗南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頭份市公所、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三義鄉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3日於頭份舉辦「移動的家鄉-新住民家庭AR文化探險」,結合AR導覽與農村體驗,邀請80位越南、印尼、泰國及中國大陸的新住民與新二代家庭,走讀街區、認識在地文化,推動多元共融。
苗栗縣政府長期推動新住民識字班課程,提供多元學習管道,以提升新住民語言能力和生活品質,目前有苗栗市、竹南鎮、後龍鎮、通霄鎮、苑裡鎮、大湖鄉、卓蘭鄉等等7鄉鎮市有開辦識字班。苗栗縣長鍾東錦指示教育處及原民處增加識字班課程,今年預計將增加7個鄉鎮增開15班,以利新住民融入本地生活文化。
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為守護外籍配偶健康,北市衛生局2025年特別與新住民相關協會合作宣導,擴大辦理外籍配偶結核病篩檢,完成抽血者即可獲得300元等值商品禮券,此外只要年滿18歲的民眾,限額1100人,自認為曾接觸過結核病病人或曾為結核病接觸者但未檢驗過,也可於3月24日至5月24日前往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免費篩檢。
嘉義縣民雄鄉公所今(23日)邀10個社區舞蹈班大秀舞蹈,並安排200位,年紀橫跨30歲到80多歲女性鄉親大跳「台灣尚勇」組曲大會舞,加上跨國籍「愛嘉新住民舞蹈團」演出,展現在地女性力量。
每逢元宵節,全球華人都會在這天舉辦各樣熱鬧又溫馨活動,慶祝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為新春的延續歡聚慶賀。移民署苗栗縣服務站與南苗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在元宵節邀請新住民一起吃湯圓及猜燈謎,體驗元宵傳統習俗並瞭解文化內涵,同時也認識印尼元宵獨特文化,共同迎接春暖花開的季節。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開春推出多場社福活動,2月份規畫21場親子活動、1場社區培力及1場志工培力課程,從探索自然到客家美食體驗,打造寓教於樂的多元學習機會,邀您帶著家中寶貝共襄盛舉。
桃園市平鎮區近年來人口成長迅速,為桃園第3大行政區,桃園市政府努力充實平鎮地區建設,讓平鎮成為「好就業、好生活」宜居宜業的城市。其中,「南勢綜合行政大樓」工程進行中,分別規劃辦公棟及社福館棟,未來落成後可提供平鎮區民眾優質多元的洽公空間,以及便利的社福與活動環境。
陸委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13日攜手桃園市政府,舉辦「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年度最終場活動,吸引逾120位港澳人士參與。活動由陸委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主持,並邀請多位政府單位代表參與,說明政策規定並解答問題。
桃園市政府今日與大陸委員會以及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合辦「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桃園市政府祕書處長于建國表示,陸委會資料顯示,近5年來港澳人士在台居留接近5.2萬人,期望透過座談會,讓港澳人士感受政府對期溫暖支持。
響應12月18日國際移民日,屏東縣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當中「新台味舌尖上的家鄉味國際移民節」8日美味登場,來自埃及、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印尼、緬甸、日本、法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等10國新住民穿著傳統服飾上演上菜秀,一道道美食無不令人食指大動,當中還有特別擺盤「米」字令人驚豔,原來是為感謝縣長周春米對新住民的協助。
「新竹人,喜助人」新竹縣113年度志工表揚大會,1日在縣府大禮堂舉行,副縣長陳見賢特別表揚6位來自銀、青、客家、閩南、原住民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亮點志工,其中高齡98歲的銀髮志工羅美瑜與26歲青年志工陳志中相差72歲,展現竹縣志願服務跨世代、多元族群的共好價值。
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主辦的 「新家、新鄉、新朋友」2024年移民節多元文化活動今(23)日在金門大學熱鬧登場,吸引地區眾多新住民家庭及居民踴躍參與,現場充滿歡樂氣氛,充分展現在地多元文化的魅力及社會的包容力。活動中並首次進行「新住民楷模表揚頒獎典禮」,表彰5位為地方文化融合、社區發展及家庭幸福作出卓越貢獻的模範新住民代表。
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2021年起聯結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全聯物資銀行專案」,提供遭逢急難的新住民弱勢家庭相關協助,迄今共有43戶新住民家庭進入全聯服務專案,翻轉困境,找到前進的力量!
新埔鎮內立社區長輩比例高,65歲以上人口超過23%,社區從2016年發展關懷據點,舉辦長者共餐,為了讓長者能享受安全、無毒的蔬果,打造了名喚「知足園」的菜園,考量到長輩無法經常彎腰,其中一區建置免彎腰菜園。社區不只照顧長輩,也肯定新住民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疫情肆虐期間,特闢一區予新住民栽種東南亞辛香料,還有定期料理活動,促進新住民之間的情感。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積極讓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也透過活動讓民眾了解新住民家鄉特色,新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將舉辦「家庭餐桌上的東南亞風味」4場系列活動,讓民眾深入探索東南亞新住民豐富的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