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高溫的搜尋結果,共12筆
由於高壓壟罩、大陸暖空氣影響,日本最近迎來酷暑,北海道多地刷新高溫紀錄,日本氣象廳也對許多地區發布中暑警戒警報。一位女子近日分享,她的老公最近到日本出差5天,沒想到因為每天長時間待在戶外,汗水不斷分泌又濕又熱,屁股就這樣摩擦到破皮,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過來人坦言天氣太熱真的會這樣,建議可塗抹藥膏修復肌膚、減少摩擦力。
巴黎近日飆破40度高溫,酷暑來勢洶洶,連艾菲爾鐵塔似乎都熱得「低頭認輸」。與其細數當地民眾如何躲避高溫,不如直視這股席捲巴黎街頭的灼熱感:流不完的汗水、難以喘息的體感,讓街景彷彿成了需要敬而遠之的「熱區」。但,巴黎人怎可能輕易向天氣低頭?美學從來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連對抗炎夏,也要香氣不敗。於是不少品牌趁勢推出夏季香氛新品,雖無法真正驅走熱浪,但至少氣味可以先贏一場。
中央氣象署引述國際報告指出,今年5月為全球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5月,各地出現極端高溫事件,更有逾99%機率成有史以來5個最熱年分之一。專家表示,高溫會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也要關注建築通風、綠地面積等議題,小屋頂光電也能成為都市對抗高溫策略。
中央氣象署今引用國際最新報告指出,今年5月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5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991至2020年的平均值高0.53度,相較工業化前1850至1900年高出1.40度,今年也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5個最熱年份之一。
澎湃新聞26日報導,上海3月氣溫又熱出新高度。據上海市天氣微博25日12時35分消息,徐家匯站氣溫衝破30℃,打破1933年以來最早出現30℃氣溫紀錄。上海首個30℃+通常落在4月底5月初。安徽省會合肥3日最高溫較前一天降逾20℃,2日14時氣溫28℃,一個小時降到14.8℃幾乎腰斬。天氣預報這輪寒流多地氣溫「滿30減20」,預料南昌未來一周內將相差25℃。
曾開發《原神》、《崩壞:星穹鐵道》以及《絕區零》的中國大陸知名遊戲公司米哈遊投資的上海新創公司「能源奇點」(Energy Singularity),力圖在中國大陸與西方競爭中突破商業化清潔能源的難題。首座托克馬克裝置「洪荒70」(HH-70)也於今年(2024)6月成功實現電漿放電。該司營運長表示,中國大陸的供應鏈優勢顯著,使得能源奇點能以低於美國同類設備至少50%的成本進行建造。
全球氣候變遷嚴峻,導致夏季越來越熱,因此對人類來說,未來每年都將是餘生最涼夏天;但在海平面下方的澳洲大堡礁,狀況卻比陸地更加嚴峻。過去400年來最熱的6個年份中,有5次全發生於過去的9年間,其中2024年更是創下最高氣溫紀錄,若氣溫持續升高,大堡礁將不復存在。
大陸今年高溫與極端天氣引發的現象與災害不斷,繼杭州3日刷新有記錄以來新高溫的41.9℃之後,上海4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也寫下今年最高溫的40.4℃。同時面對日前暴雨不斷,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鎮日地村3日凌晨也爆發山洪土石流災害,目前已造成8人遇難、19人失聯。
全球平均溫度連續12個月創新高,台灣也剛創下史上最熱的4月,還沒進入7月,全台已有超過400多人因熱傷害送醫,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氣溫可能為正常偏暖,而降雨偏少,也讓氣溫更熱些。衛福部以此推算,今年6月全月熱傷害就診人次將超過去年。
新聞提要■極端氣候中,極端高溫的殺傷力普遍被低估,因此被稱作「隱形的殺手」,新型職業CHO因此誕生,帶頭應對高溫帶來的風險。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9日表示,2023年全球所有主要氣候記錄都被打破,2024年恐怕只會更糟,尤其是海洋溫度上升及海冰面積萎縮。
全球非揮發性記憶體領導廠商旺宏(2337)於創建時即率先推動永續智慧製造,並深耕科技人才培育及環境友善工程,更以2050淨零排放政策為目標,採用科學方法擬定節能減碳策略並長年落實,傑出成果獲頒第19屆「國家永續發展獎」殊榮,由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授獎予旺宏吳敏求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