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外相的搜尋結果,共171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回答立憲民主黨議員、前外相岡田克也就有關「台灣有事」的質詢時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在日本現行安全保障法制下,可行使集體自衛權。高市認為,「台灣有事」處於嚴峻狀況,日本須想定最糟的事態。
路透社31日引述陸官媒快訊,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正式會晤,今天稍早習近平已經先後會晤南韓總統李在明、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與泰國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由於高市早苗長期以來對中態度強硬,外界關注本次會晤是否會重塑中日關係。
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31日將在韓國慶州登場,低迷已久的中加關係有望破冰。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27日在吉隆坡出席東協峰會時透露,已安排在APEC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修補長達六年的外交裂痕,並重建兩國關係基調。
陸外長王毅週二(28日)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話時強調「高層交流的重要性」,外認為他是在暗示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可能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進行場邊會晤。
路透社報導,帛琉總統惠恕仁辦公室臉書官方帳號在台灣時間24日上午發布圖文稱,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於紐約會見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並出席「台灣友誼之夜」活動,合影者包括美國前任國安官員。外交部、美國國務院並未置評。北京當局譴責華府「允許」林佳龍訪問紐約。
美日韓外長22日在聯合國大會舉行場邊會晤,會後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對台灣周邊破壞穩定的行動表達關切。韓國部分人士擔憂,美國有意讓駐韓美軍彈性部署,韓國可能因此被捲入台海衝突,對此韓國外長趙顯則表示「沒必要擔憂」。
美日韓三國外長22日在紐約會晤並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關切中共在台灣周圍日益頻繁破壞穩定的行為,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此舉展現理念相近國家對台海安全的高度關注。外交部誠摯感謝,並歡迎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台海和平與穩定。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當地時間14日下午抵達以色列,展開一系列高層會談,試圖化解以色列日前對卡達發動空襲而引發的外交裂痕。盧比歐此行除傳達美國的支持與憂慮,另有報導稱,日本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已成為美國與歐洲新一輪角力焦點。華府強烈要求東京勿表態支持,法國、英國則持續敦促日本加入承認行列。
美國川普總統發動全球關稅戰,牽動的不只是經濟全球化的逆轉與產業鏈的重組,同時也挑動了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面對川普的極限施壓,一些國家紛紛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一則借力使力累積對美國談判的籌碼,爭取更大的空間,同時也尋求市場轉移,減少對美依賴。這其中尤以印度、日韓等中國周邊國家表現最積極,北京也樂於展現歡迎的態度。
美國川普總統發動全球關稅戰,牽動的不只是經濟全球化的逆轉與產業鏈的重組,同時也挑動了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面對川普的極限施壓,一些國家紛紛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一則借力使力累積對美國談判的籌碼,爭取更大的空間,同時也尋求市場轉移,減少對美依賴。這其中尤以印度、日韓等中國周邊國家表現最積極,北京也樂於展現歡迎的態度。
日媒週四(31日)報導,日本政府正積極強化與中南美洲地區與台灣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合作,藉此牽制日益加大對台壓力的中國大陸,呼應美國川普政府的政策,全球目前僅有12國與台灣保持邦交,其中7國集中於中南美洲。儘管如此,這些國家的領袖與閣員造訪日本的頻率遠低於其他地區,日本政府視明年大阪關西世博會各國領袖訪日為契機,藉由首腦會談等方式深化雙邊合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外務省11日宣布,《中日動物衛生檢疫協定》已經生效,這個協定的生效是日本牛肉重啟對中國出口的必要條件。中國方面完成了國內手續,並向日本通告。因此,中日兩國政府今後將開啟牛肉貿易重啟的正式磋商,開始安全確認等技術方面的商討。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中國隨即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係,推動區域經濟體整合。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5~17日訪問馬來西亞後,中國外長王毅10日在吉隆玻出席中國-東協外長會議時表示,隨著中國與東協完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AFTA)3.0版談判,雙方將於今年內簽署議定書。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與日本外相岩屋毅舉行會談。據日媒報導,岩屋就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中方軍機抵近等事,表達強烈關切,也要求中方完全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王毅則就台灣問題、歷史問題,重申北京立場。
中國-東協外長會1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玻舉行。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日本外相岩屋毅。王毅強調,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就台灣問題作出明確規定,日方必須嚴格履行、言行一致,維護好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岩屋毅表示,日方在台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的立場沒有改變。
中美於6月初的倫敦經貿會談,就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供應問題達成初步框架協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日受訪時表示,有信心中國將履行日前達成的協議,並盼其加快稀土及磁鐵對美國的出口進度。
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號、、「山東號」本月破第二島鏈,進入到日本以東海域引起國際關注。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統計,兩艘航艦從本月8日至16日,總計進行超過500次起降訓練,顯示大陸航空母艦群空中打擊群實力漸增,讓周遭各國壓力倍增。
日本防衛省連兩日通報大陸航艦動向。繼8日通報共軍遼寧艦現蹤南鳥島近海後,9日再通報山東艦當日出沒在沖之鳥島近海海域。由於兩艘中國航艦同時現身第二島鏈範圍內,日方也升級反應,日本外交部10日已向中方提出外交交涉。
日本防衛省連兩日通報大陸航母動向。繼8日通報共軍遼寧艦現蹤南鳥島近海後,9日再通報山東艦當日出沒在沖之鳥島的近海海域,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共軍軍艦活動符合國際法,盼日方客觀理性看待。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赴日參加「中日韓外長峰會」,並藉此機會與日本外長岩屋毅會談,同時舉行已中斷6年的「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王毅此行意義重大,代表兩國有意改善日趨緊張的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