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旱作的搜尋結果,共42

  • 甘肅實踐黃河上游生態保護高品質發展

    甘肅實踐黃河上游生態保護高品質發展

    黃河上游在甘肅兩進兩出,流經913公里,這不僅是地理脈絡,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沉甸甸責任。

  • 雲林 轉旱作奏效 高鐵沿線沉陷改善

    雲林 轉旱作奏效 高鐵沿線沉陷改善

     雲林縣高鐵沿線近年地層下陷速度雖趨緩,每年沉陷量3公分區域仍維持230多平方公里,今年雨量充足加上水稻轉作旱作或休耕策略奏效,今年地層下陷面積可望銳減到100平方公里內,創下近10年以來最佳紀錄。

  • 雲林地層下陷減幅近10年最佳 高鐵沿線沉陷率明顯改善

    雲林地層下陷減幅近10年最佳 高鐵沿線沉陷率明顯改善

    雲林縣高鐵沿線近年地層下陷速度雖趨緩,每年沉陷量3公分區域仍維持230多平方公里,今年雨量充足加上水稻轉作旱作或休耕策略奏效,今年地層下陷面積可望銳減到100平方公里內,創下近10年以來最佳紀錄。

  •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縮小21平方公里 關鍵秘密曝光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縮小21平方公里 關鍵秘密曝光

     雲林縣政府針對地層下陷問題,成立「地層下陷防治小組」,26日防治小組表示2024年地層下陷面積較2023年減少21.3平方公里。但為確保高鐵行車及地方防災體系運作安全,仍須加強高鐵沿線特區農田轉旱作物專案、水井管理計畫等防治作為,配合提升深層含水層的地下水量,落實水資源保育與國土安全。

  • 乾熱風肆虐  大陸積極應對抗旱、保灌穩農業生產

    乾熱風肆虐 大陸積極應對抗旱、保灌穩農業生產

    大陸央視14日報導,大陸受高溫天氣影響,未來幾天,河南、陝西等地冬麥區將出現3-5天明顯乾熱風天氣,可能導致作物蒸騰作用加劇,最終減產。對此,各地積極應對,全力防旱抗旱、保供保灌。

  • 陸強化汛期農業防災減災  夯實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陸強化汛期農業防災減災 夯實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大陸氣象局14日指出,近日天候異常,大陸農業農村部會同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制定《2025年汛期科學防災減災奮力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預案》(《預案》),指導各地有效應對汛期災害性天氣,切實減輕災害損失,夯實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 十八羅漢山築堤 挨批浪費公帑

    十八羅漢山築堤 挨批浪費公帑

     高市議員朱信強3月31日赴議會參加農林部門質詢,他認為高市府花565萬元在六龜十八羅漢山築堤蓄水是浪費公帑,改在高美大橋下游築堤較妥,另位議員林富寶則認為,在十八羅漢山周圍築堤不如直接下挖2米,更有效率。對此,水利局回應,先前歷經百年大旱,因此規畫補水計畫,而築堤是為了確保地下能續存足夠水源。

  • 18羅漢山築堤蓄水遭批浪費公帑 水利局回應了

    18羅漢山築堤蓄水遭批浪費公帑 水利局回應了

    高市議會31日舉行「農林部門業務報告質詢」,高市議員朱信強提到,六龜18羅漢山花565萬元築堤蓄水,感覺有點浪費公帑,不如改在高美大橋下游較妥,另位議員林富寶則認為,在18羅漢山周圍築堤不如再下挖2米,加寬加深讓水量存夠。對此,高市府水利局回應,先前歷經百年大旱,因而投入500多萬元規畫築堤補水計畫,確保地下能續存足夠水源。

  • 台東有機農場首試種白玉蘿蔔 逾百民眾「拔得好彩頭」

    台東有機農場首試種白玉蘿蔔 逾百民眾「拔得好彩頭」

    台東縣蘿蔔主要產自關山鎮,去年首次於台東有機生態教育農場試種白玉蘿蔔,採用人工澆灌技術,克服氣候炎熱的劣勢,成果豐碩。今(18)日舉辦「拔得好彩頭」活動,吸引超過百名民眾參加,化身一日農夫下田拔蘿蔔。

  • 桃園因應極端氣候 加碼補助低耗水作物最高領4.5萬

    桃園因應極端氣候 加碼補助低耗水作物最高領4.5萬

    為因應極端氣候,桃園市農業局加碼補助,若種植低耗水作物者可領獎勵金6000至4萬5000元,包括蕎麥、高粱、仙草即玉米等。另中央為加強產業調整,持續引導轉作雜糧等旱作,轉作休耕獎勵金每公頃可補助提高1萬元,並對2018至2021年間申報種稻有案農地,加碼「二期不種稻轉作獎勵金」1.5萬元。

  • 政院彙整最低工資調升、租補戶數再擴大等元旦上路新制

    政院彙整最低工資調升、租補戶數再擴大等元旦上路新制

    因應2025年元旦來臨,行政院今彙整「2025元旦起實施的重大政策及惠民措施」,包括勞工最低工資上調漲、軍公教調薪3%、調高2024年度免稅額等稅制優化措施、300億元租金補貼延長至2026年、戶數提高至75萬戶等。政院也強調,因明年度總預算尚在立法院審議未通過,且《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部分政策可能受影響。

  • 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 公糧收購價每公頃增2萬元

    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 公糧收購價每公頃增2萬元

    農業部今(23)日召開「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記者會,由農業部長陳駿季親自說明政策走向,其中公糧輔導收購價格提高每公斤1.5元,農業部試算調整後相當「兩期稻作合計」每公頃增加2萬元,同時調整公糧收購的數量比例,自2025年第1期作起適用,不過「計畫收購」以及「餘糧收購」的價格維持不變。

  • 公糧收購方案 卓揆履行承諾23日推稻作產業再升級計畫

    公糧收購方案 卓揆履行承諾23日推稻作產業再升級計畫

    針對公糧收購價格方案,行政院長卓榮泰履行承諾,政院人士今天表示,農業部23日將推出全盤性的稻作產業再升級計畫,包括針對未繳交公糧的農民,提出強化契作、提升優質品種及品牌競爭力等措施等三項重點,避免只照顧「少數繳交公糧的農民」。

  • 嘉義農民措手不及!籲取消暫停大區輪作 農糧署回應了

    嘉義農民措手不及!籲取消暫停大區輪作 農糧署回應了

    今(10日)一群農民向嘉義議員黃啟豪陳情,指農業部宣布明年2025年暫停實施「大區輪作」時間太晚,讓農民措手不及,盼能取消暫停明年嘉義的大區輪作,農糧署回應,10月以來陸續接獲大區輪作實施區位稻農及相關業者訴求明年應暫停實施,加上水情較去年同期更佳,才會在11月下旬宣布明年暫停實施大區輪作,政策宣布是經審慎評估,也呼應多數稻農期待。

  • 水庫爆滿!大區輪作再喊停 稻作四選三也放寬一期

    水庫爆滿!大區輪作再喊停 稻作四選三也放寬一期

    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農業部在水資源競用區推出「大區輪作」,因近期颱風接連侵襲、各地水庫爆滿,因此近日宣布繼2024年暫停實施後,2025年將再度暫停實施,「稻作四選三」也將專案放寬一期,形同農業部水稻政策棄守。

  • 視察桃園農損 農業部長:年底檢討救助金

    視察桃園農損 農業部長:年底檢討救助金

     因山陀兒、康芮颱風接續侵台,造成桃園市新屋區高粱、大豆災損嚴重,農業部長陳駿季2日至新屋區勘查農損,全桃園種植高粱面積為282公頃,其中58公頃受損,大豆田則為232公頃,約70公頃受損,農民怨下半季辛苦付諸流水,陳駿季承諾年底必定檢討天然災害救助金。

  • 雲林 減緩地層下陷 轉旱作成效佳

    雲林 減緩地層下陷 轉旱作成效佳

     農糧署針對高鐵雲林縣沿線地區仍有地層下陷情況,為避免高鐵行車安全疑慮,去年推動「雲林高鐵沿線轉旱作專案」,藉由水稻轉作雜糧,減少抽用地下水灌溉,進而減緩地層下陷,24日在元長鄉舉辦成果發表會。農糧署強調,目前34公頃旱作示範區,1年可節省近30萬公噸灌溉用水,成效良好,將持續擴大推廣。

  • 減緩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 農糧署推雜糧種植減抽地下水

    減緩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 農糧署推雜糧種植減抽地下水

    農糧署針對高鐵雲林縣沿線地區仍有地層下陷情況,對高鐵行車安全產生疑慮,因此去年推動「雲林高鐵沿線轉旱作專案」,藉由水稻轉作雜糧,減少抽用地下水灌溉,進而減緩地層下陷,24日在元長鄉舉辦成果發表會,目前34公頃旱作示範區,1年可節省近30萬公噸灌溉用水,成效良好,因此將持續擴大推廣。

  • 蝸牛粽小米檢出高濃度托福松 業者:幾乎沒在用農藥

    蝸牛粽小米檢出高濃度托福松 業者:幾乎沒在用農藥

    台東縣金峰鄉蝸牛小米粽中毒案從中驗出有機磷托福松,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其中「小米」托福松高達405 mg/kg,一般濃度範圍0.01-0.51 ppm (mg/kg),等於超出794倍。

  • 苗栗農改場推雜糧機械化 胡麻、黑豆收益高成首選

    苗栗農改場推雜糧機械化 胡麻、黑豆收益高成首選

    近幾年苗栗地區屢屢面臨缺水危機,對於農業栽培而言目前更是近半世紀來最嚴厲的挑戰,相較於水稻栽培,雜糧具有耐旱節水的特性,其中又以胡麻需水量更低,可作為缺水環境新的栽培選擇,頭份市農會在農改場的全力輔導下,推廣栽種胡麻籽提供榨油,29日在頭份市尖山里舉辦以大型機械示範栽種,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及土地永續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