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暖身食物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冬天冷颼颼,碰上寒流來襲,除了暖暖包、禦寒衣服身體保暖不可少之外,食物的攝取也相當重要;其中,進補生薑、紅棗等食物,不僅能夠保持身體溫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春節期間在家不妨動手來道禦寒創意料理吧!
強烈冷氣團持續發威,全台各地氣溫下降有感,但最冷時刻還沒到,預估下周一(13)日平地可能出現5度左右的極端低溫,台北有達寒流的機率。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外,醫師更特別推薦4款暖身食材,包括生薑、紅棗、羊肉及糯米。其中她提到,紅棗被譽為「天然補血劑」,若能搭配薑片煮成紅棗薑茶,更能發揮效果。
這幾天降溫有感,尤其是女生,手就跟冰棒一樣,放在口袋裡還是冰冰冷冷,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四肢冰冷原因除了體質虛寒、血液循環差,營養不均衡也是一大主因,建議可吃山藥、生薑、羊肉、紅棗等10種食物,讓身體溫暖驅寒,手腳不再冷吱吱。
冷冷的天氣,你是否常覺得肚子餓?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天冷肚子餓得快,是自然的生理反應,面對不斷襲來的饑餓感,建議多吃含蛋白質、纖維與健康脂肪的食物,例如全穀物、堅果、魚類、根莖蔬菜,比較容易有長時間的飽足感,避免血糖快速升降,並要多喝溫開水,不僅可促進代謝,還能暫時緩解飢餓感。
天氣轉冷是減重族群最大夢魘,也是聚餐最多的時期。身體感受寒冷時,會誘發飢餓感,但隨著戶外活動減少,許多人以節食來維持身材,恐降低新陳代謝效率,加速脂肪堆積,導致變胖。中醫師推薦3方向飲食指引,足量蛋白質搭配少量優質油脂、高纖低GI飲食、善用辛味食材,協助保持身體產熱效率,維持身材不發胖。
冬天容易有手腳冰冷的情況,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吃對食物也有助暖身。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分享10款暖身食材,包括山藥、生薑、羊肉、紅棗、韭菜、肉桂、黑芝麻、地瓜、南瓜及桂圓,還能為身體帶來許多益處。其中她提到,冬天血壓往往比較高,吃地瓜不僅驅寒,還有助調節血壓保持健康。
今(10)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明顯轉涼,下午後各地氣溫進一步下降、越晚越冷跌到10度左右,預估明後天(11、12日)局部平地低溫探8度以下,體感溫度直逼寒流等級。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外,營養師蔡濰安分享8種暖身食物,包括紅豆、肉桂、薑茶、巧克力、南瓜、紅棗、蒜頭及胡椒。其中她提到,肉桂含有「肉桂醛」,能促進身體代謝,不妨灑一些在咖啡中,不但提升風味還能達到抗寒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