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月球背面的搜尋結果,共94

  • 大陸最新太空會師創紀錄   美媒全驚呆

    大陸最新太空會師創紀錄 美媒全驚呆

    據觀察者網報導,北京時間11月1日4時58分,中國太空完成史上第7次「太空會師」——神舟二十一號太空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又雙叒叕一張太空全家福新鮮出爐。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此次對接僅耗時3.5小時。這一速度讓美聯社直言驚嘆,「比以往任務縮短3小時,這創下了中國自主太空史上最快對接紀錄。」

  • 月球背面比正面冷?陸揭月球「二分性」之謎

    月球背面比正面冷?陸揭月球「二分性」之謎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大陸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發佈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首次基於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發現,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這一發現進一步深化了人類對月球「二分性」現象的認識,為月球正面與月球背面的月幔溫度差異提供了岩石學與地球化學等科學依據,為月球演化和「二分性」特徵研究提供了關鍵科學數據。

  • 從月背到火星 珠海太空中心揭祕

    從月背到火星 珠海太空中心揭祕

     走進珠海太空中心,展館最吸睛的莫過於「嫦娥六號」模型。今年六月,它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帶回1935.3克月壤,震撼全球。月背因長期背對地球,無法直接通訊,透過「鵲橋二號」中繼衛星突破難關,讓探測器完成十一個高難度步驟。展區以流程圖完整重現這段歷程,觀眾不僅看見探月的艱辛,也感受到中國航太正一次次刷新紀錄。

  •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中國新聞網23日報導,作為地球天然衛星,月球起源演化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科學界普遍認為,月球在30億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動基本停止。不過,中國嫦娥五號、六號任務分別帶回月球正面20億年前、月球背面28億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樣品,研究證實月球在所謂晚年期依然發生火山噴發。這就引出關鍵科學問題——何種熱動力機制支撐著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

  • 陸嫦娥六號樣品分發啟動 首揭月背42億年演化史

    陸嫦娥六號樣品分發啟動 首揭月背42億年演化史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科學院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集中發佈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一年來取得的系列成果,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四項研究成果當天晚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鄭柵潔:打壓遏制加速陸科技突破

    鄭柵潔:打壓遏制加速陸科技突破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畫」首場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預估,到今年為止的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兆(人民幣,下同)、經濟平均增速5.5%、人均預期壽命79歲。發改委強調,事實證明,打壓遏制只會加速中國科技突破。中國吸引和利用外資政策導向,一以貫之,未來將持續保障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標準制定、政府採購。

  • 陸十四五時期 經濟增速平均達5.5% 人均預期壽命79歲

    陸十四五時期 經濟增速平均達5.5% 人均預期壽命79歲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畫」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據《中國財經報》報導,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發佈會上表示,前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去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中國這麼大的體量和增量,又經受了世紀疫情、貿易霸凌等衝擊,在這麼大的基數上,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 陸發改委秀多項「第一」:打壓遏制只會加速陸科技突破

    陸發改委秀多項「第一」:打壓遏制只會加速陸科技突破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畫」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大陸國家發改委表示,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科技創新的進度和突破。

  • 陸官媒整理「製造強國」新進展!連15年得第一

    陸官媒整理「製造強國」新進展!連15年得第一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8日報導,飛天!「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大陸國產大飛機C919累計交付21架,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入海!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超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出口訂單不斷;近年來,大陸製造強國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020年31.3兆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4年40.5兆元,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世界第一。

  • 馬英九深入陸「神秘軍事區」 記者路上先收示警簡訊

    馬英九深入陸「神秘軍事區」 記者路上先收示警簡訊

    前總統馬英九16日開始啟動福建、甘肅參訪之旅,24日在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下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觀,並聽取包含發射台等設施介紹。馬英九也正巧迸發中華文化情懷,對現場解說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試發射總體工程師賀鵬舉姓名「引經據典」,立刻說明這是民族英雄岳飛的表字,涵義則帶有雄偉,也引得對方連聲喊對。

  • 歐米茄超霸 獲NASA認證60周年

    歐米茄超霸 獲NASA認證60周年

     1965年3月1日,NASA正式宣布歐米茄超霸腕錶「通過所有載人太空任務之飛行資格認證」。這一天,標誌著歐米茄非凡太空旅程的正式啟程,從此之後,超霸成為歷來每一次登月任務,以及無數偉大太空任務中的關鍵夥伴。

  • 終於向陸借到月壤 美國科學家:但NASA不會資助研究

    終於向陸借到月壤 美國科學家:但NASA不會資助研究

    據觀察者網報導,4月24日,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外發佈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在此次獲准借用月球樣品的來自6個國家的7家機構中,包括了兩所接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的美國高校——美國布朗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 陸嫦娥6號月壤新發現:最大最古老撞擊坑形成於42.5億年前

    陸嫦娥6號月壤新發現:最大最古老撞擊坑形成於42.5億年前

    人類首具月球背面探測器嫦娥6號採集月壤進行研究後,又取得一項重大發現,確定了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擊遺跡南極—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於42.5億年前!

  • 嫦娥六號樣品研究 驗證月球岩漿洋模型

    嫦娥六號樣品研究 驗證月球岩漿洋模型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離子探針中心牽頭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發布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相關論文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 陸首台太空採礦機器人來了!首要星球目標曝

    陸首台太空採礦機器人來了!首要星球目標曝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的目光逐漸投向了太空,尤其是蘊藏豐富礦產資源的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等。太空採礦,這個以往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

  • 解讀陸政府工作報告:兩關鍵字「穩」、「進」

    解讀陸政府工作報告:兩關鍵字「穩」、「進」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一年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隨後,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穩」和「進」兩方面的具體表現。

  •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最新成果公布  驗證月球岩漿洋模型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最新成果公布 驗證月球岩漿洋模型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離子探針中心牽頭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2月28日發布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相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 世界牌局 只剩中美

    世界牌局 只剩中美

     2月16日,即將卸任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霍伊斯根在聽了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場痛批歐洲的演講後,不禁淚灑當場。他的失態折射的是歐洲的失落與潰決,因為歐洲在美國心中已無足輕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