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本土語的搜尋結果,共191筆
民進黨選對會5日通過決議,建請中執會徵召立委蘇巧慧參選2026年新北市長,高雄市長陳其邁9日特別在臉書社群PO出他與蘇巧慧合照,並發文表態力挺,他強調,蘇巧慧是最合適下個階段新北市長的人選,全力支持蘇巧慧。
教育部國教署自111學年度起,持續辦理「本土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教學資源徵選活動」,迄今已有61則案例,並已上傳至全國教保資訊網/幼兒園專區/課程與教學項下,提供教保服務人員教學參考與分享,藉此強化教保服務人員在本土語言課程教學及研編教材的能力。
晶片巨頭高通與中華電共同響應教育部推動結合AI技術,開發教育創新應用,推出Write AI高中作文評閱輔助系統。晶片業者觀察,高通於邊緣AI布局動作積極,發揮既有手機優勢外,未來也有望結合如中華電信在內之電信商,打造AI-RAN(人工智慧無線接取網路)生態環境,進一步協助台灣打造主權AI。
美國高通與中華電(2412)今日共同宣布,響應教育部推動AI科技融入教育應用,雙方將贊助提供100部搭載Snapdragon X處理器的筆電與相關軟硬體資源,協助國立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團隊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曾守仁教授團隊,開發教育部「Write AI高中作文評閱輔助系統」的首個AI PC單機版,並支援後續教師培訓與推廣計畫。未來,即使在離線環境下,AI PC上的單機版「Write AI」仍能即時、高效完成作文評閱,大幅提升批改效率。透過師培計畫,預計將培訓至少1,000名高中國文教師參與,進一步提升AI輔助閱卷準確度,促進學生作文學習成效,並加速AI PC在教育場域的落地應用。
宜蘭縣政府推動雙語教育,透過雙語教育學校認證計畫,鼓勵學校爭取認證,縣府今天(29日)為今年度獲得雙語教育星級認證的7校舉辦頒牌典禮,全縣100所國中小已有29校獲認證,縣府盼能培養學生具備全球公民素養、接軌國際。
近年教師荒嚴重,尤其是自然科學、數學或工程等領域教師招聘不易,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法,放寬支援老師聘任,讓具業界實務經驗卻無師培經驗或未取得教師證者,從事較為彈性教學工作,預計115年起聘。教育團體批評,此舉破壞現行教師培訓制度,無視教師專業,倉促上路會引發更多教育問題,呼籲教育部不要反其道而行。
《國家語言發展法》明定應將國家語言列入課程,教育部自111學年度起全面對國高中小落實本土語文課程,但遭遇師資不足問題導致「有課無師」。北市議員吳世正認為,因本土語文教師要求檢定須達中高級,但去年客語檢定中高級通過率僅4%,北市教育局可向教育部建議,若3次招考師資仍從缺,可放寬認證門檻。教育局回應,已發函教育部提議並持續提升師資人數。
雲林縣元長國中校長文須琢、南陽國小主任呂彥融、水燦林國小主任施婉茹攜手合作,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遊戲故事參考大富翁模式,以北港武德宮財神廟為起點,玩家可環遊雲林20個鄉鎮,沿途認識地方特色,並結合地方文史與品德教育,讓學生在遊戲中輕鬆學習母語,認識鄉土文化。
東縣太麻里鄉大王國中學子在本土語文競賽大放異彩,一舉拿下排灣語、霧台魯凱語情境式演說、魯凱語朗讀及東排灣語讀者劇場等4項冠軍,將代表台東進軍全國舞台,展現日常族語學習的成果與自信。
孩子的語言學習,就像竹子的成長。前4年,它只在地下默默生根,外表看似毫無變化,卻在土裡累積無比的力量;等到第5年,它便能一舉竄升至高空,這就是「竹子的定律」。母語教育也是如此,看似緩慢、艱難,卻在無形中紮下文化的根基。而我們這群本土語教學支援老師,正是日復一日替竹子澆水的人,雖然外界很少看見我們的辛苦,但我們知道,若沒有這段深耕,竹子便不會挺立。
高雄市北嶺國小為台灣第1間台語學校,自本學期正式開學,成為本土語言教育的重要里程碑。長期推廣台語的台灣台語路協會17日與10組台語共學家庭呼籲,各縣市政府應比照高雄設立台語學校,讓孩子能在家庭與學校雙重環境中自然學習母語,翻轉台語世代斷裂的危機。
在教師節這個象徵尊師重道的日子即將來臨之際,教育現場卻正面臨前所未有「教師荒」。這個現象不只是缺人,更是整體教育制度與政策執行失衡警訊。從表面看,是年輕教師不願留任,資深教師提前退休;但從根本看,則是教育現場已被政策綁架並被行政壓垮,同時資源不足且支持匱乏,導致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陷入無力與疲憊的惡性循環。
在教師節這個象徵尊師重道的日子即將來臨之際,教育現場卻正面臨前所未有「教師荒」。這個現象不只是缺人,更是整體教育制度與政策執行失衡警訊。從表面看,是年輕教師不願留任,資深教師提前退休;但從根本看,則是教育現場已被政策綁架並被行政壓垮,同時資源不足且支持匱乏,導致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陷入無力與疲憊的惡性循環。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中國科技巨頭騰訊,近日傳出從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成功挖角頂尖AI研究人員姚順雨,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是美中科技戰升溫背景下,最受矚目的跨國人才流動之一,凸顯中國企業在全球AI人才爭奪戰中,加速布局的決心。這不僅是一次企業層面的戰略布局,更是中國在全球AI主權競賽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新竹縣推動整體客家語言及文化發展居領頭羊地位,首度舉辦「2024年至2025年中、小學客語能力提升計畫」成果豐碩,2024年共獲有客語能力認證通過認證獎等3項大獎,縣長楊文科26日特別予以表揚,並鼓勵師生、民眾於日常生活中多加使用客語。
頭份市建國國小合唱團日前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第七屆東京國際合唱比賽,在兒少組激烈競爭中勇奪「金賞」,以客語與閩南語歌曲讓世界聽見台灣之聲。縣府與頭份市公所分別頒發獎勵金表揚,縣長夫人陳美琦到校頒獎,肯定學生以歌聲展現文化自信,為苗栗及台灣爭光。
2025年度「108 課綱觀察報告」出爐,學生團體 EdYouth 發布《108 課綱觀察報告》,指出學生對AI教育資源不均、藝才教育被升學體制邊緣化、本土語言教材重複與課程缺乏實用性等問題,呼籲政府正視教育現場的真實困境,並提出具體改革建議。
教育部鼓勵第七節課安排活動性質課程,引發基層教師反彈。新北市議員黃淑君今(4)日發文呼籲教育部「錯誤政策不應用獎勵金包裝、推動」,並呼籲新北市府應立即撤回強制學校配合執行的公文。
教育部國教署公告,自114學年度起,國中小「全日課程之最後一節課應安排活動性課程」,包含體育、綜合活動、藝術、生活課程或彈性學習等,占全校60%以上比例,並須上傳查核,而此規定一出,立刻引發第一線教師怒吼痛批,在嚴重的師資荒下課表本就難排,教育部不只沒紓困,反而成為壓垮第一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台東縣政府今(31)日舉行114學年度國中小及幼兒園校長布達暨交接典禮,由縣長饒慶鈴親自為15位連任、14位轉任、7位新任、2位續任國中小校長,以及1位新任幼兒園園長頒發聘書,並向5位退休校長致上感謝與敬意,另有95位新進教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