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李柏賢的搜尋結果,共39

  • 川普也不喝 哈佛研究曝日飲3杯酒:提早11年中風

    川普也不喝 哈佛研究曝日飲3杯酒:提早11年中風

    美國總統川普愛喝可樂,但他卻是滴酒不沾,原因是他的哥哥因酗酒,導致酒精中毒,43歲便過世。美國哈佛研究發現,每天喝3杯酒以上的人,發生腦出血型中風的年齡,比一般人提早了11年,此外,喝酒也可能導致腦血管細微的損傷,提高未來失智的風險。

  • 22歲女血便不止丟工作 長庚分析腸道菌叢基因揪元凶

    22歲女血便不止丟工作 長庚分析腸道菌叢基因揪元凶

    一名22歲女性罹潰瘍性結腸炎,飽受劇烈腹痛、腹瀉、血便困擾,使用多種藥物皆無效,被迫留職停薪,困在家中,生活陷入低谷。長庚醫院團隊起初懷疑合併「困難梭菌」感染,但檢驗均呈陰性,透過先進質譜儀技術,比對超過9000筆蛋白質圖譜,發現真正致病元凶是「無毒梭菌」,經抗生素治療,腸黏膜完全癒合、症狀不再復發,患者也順利重返職場。

  •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皮蛇害中風、失智 死亡風險暴增3成 醫喊快做1事

    有些人認為得帶狀疱疹,只是皮膚起水泡、痛幾天就好。不過,一項追蹤超過上萬名長者的最新研究發現,帶狀疱疹不只傷心還傷腦,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29%,但若接種了疫苗,未來3年半內,不僅全因死亡降低21%,還能減少24%缺血性中風與50%血管性失智的風險。

  • 吃麵包防便祕 英國營養指南揭6大順暢食材:效果驚人

    吃麵包防便祕 英國營養指南揭6大順暢食材:效果驚人

    吃對麵包竟能預防便祕!食安專家韋恩表示,根據英國營養學會最新發布的便祕飲食指南,長期食用奇異果、裸麥麵包、洋車前子、氧化鎂補充劑、高鎂礦泉水與特定益生菌,都有助於改善便祕,堪稱預防便祕的6大超級食物。

  • 歐盟認證綠奇異果能護腸 日吃2顆就順暢

    歐盟認證綠奇異果能護腸 日吃2顆就順暢

    近些年來,腸道菌相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綠色奇異果在今年6月16日獲得歐盟健康聲稱認證,成為全球第一種被歐盟認可,具有腸道健康功效的新鮮水果;有研究發現,每天吃2到4顆綠色奇異果,每周可多排便1.7次。

  • 坐馬桶滑手機 長痔瘡大家都知道 男人還有一嚴重後遺症

    坐馬桶滑手機 長痔瘡大家都知道 男人還有一嚴重後遺症

    不少人習慣上廁所時滑手機,卻不知這個動作會傷害身體。醫師黃冠鈞指出,長時間蹲馬桶會讓骨盆底壓力升高不僅容易養出痔瘡,還可能影響男性勃起功能與排尿。醫師李柏賢則建議,排便時間最好在5分鐘內結束,不要超過10分鐘。

  • 華人20年研究 年輕時吃5種水果 憂鬱風險大降三成

    華人20年研究 年輕時吃5種水果 憂鬱風險大降三成

    活得長壽又快樂才是幸福。一項針對華人、追蹤近20年的研究發現,年輕時多吃水果的人,相較少吃水果的同儕,年老時憂鬱症狀的風險降低29%,其中又以多吃橘子、柳橙、香蕉、木瓜與西瓜等特定水果者,與降低憂鬱症風險最為顯著。

  • 不只喝的有用 聞咖啡香5分鐘:提升記憶力

    不只喝的有用 聞咖啡香5分鐘:提升記憶力

    很多人都有經驗,泡咖啡時只要聞到香味,還沒喝就覺得精神變好。肝膽腸胃科醫師柏賢表示,這不是心理作用,有研究發現,咖啡香能讓思緒更敏捷,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更顯示,只需吸入5分鐘的咖啡香氣,就有助提升記憶力,讓人更清醒,也更放鬆。

  • 小黃瓜解便祕助代謝 醫教1招解寒性:10秒搞定

    小黃瓜解便祕助代謝 醫教1招解寒性:10秒搞定

    夏季是瓜果的盛產季節。肝膽胃腸科醫師李柏賢表示,小黃瓜是對胃腸很友善的蔬菜,富含維生素K、鉀及槲皮素、咖啡酸等抗氧化物,有助改善腸道環境與代謝健康,此外,小黃瓜低熱量、高水分特質,也有助於改善便祕與減重,不過畢竟屬性偏寒,腸胃敏感或易腹瀉的人,建議汆燙後10秒再吃。

  • 不「藥」便祕 每天2果3蔬

    不「藥」便祕 每天2果3蔬

     受飲食西化影響,腸道問題總是困擾許多國人。以常見的便祕為例,學齡兒童便祕比率約32%、成人15~20%、高齡者則高達24~40%。便祕的成因是飲食不均、運動不足、水喝不夠、壓力等,不建議民眾一便祕就吃藥,可透過每日2分水果、3分蔬菜的飲食,改善腸道健康,建議從一天一顆奇異果開始,不僅具有膳食纖維,其中的奇異酵素還能幫助蛋白質吸收,但胃食道逆流、腎功能不好者要謹慎食用。

  • 喝咖啡助長壽 研究揭黃金攝取量:讓人健康老

    喝咖啡助長壽 研究揭黃金攝取量:讓人健康老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一項追蹤長達30多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喝2.5到3杯的黑咖啡,具有幫助健康老化的潛力,也就是年滿70歲,身體活動佳,心理與認知功能正常,也能降低整體死亡率,但如果加了糖或奶精,則會減少保護效益。

  • 益生菌吃錯=白吃 醫揭5原則:一吃就拉要小心

    益生菌吃錯=白吃 醫揭5原則:一吃就拉要小心

    益生菌要吃多久才有效?選擇菌種越多的越厲害?很多人會吃益生菌來改善腸道健康,但要正確吃、聰明挑才能有感,醫師李柏賢列出5大關鍵,其中要留意,「一吃就拉」可能含有瀉藥成分,也要注意別和超過40度的水一起服用,否則會讓活菌陣亡。

  • 黃斑部病變風險狂飆12倍 新研究:1行為對眼破壞力超強

    黃斑部病變風險狂飆12倍 新研究:1行為對眼破壞力超強

    吸菸對健康危害多,不僅是造成肺癌的頭號元凶,還與多種癌症密切相關,對腸道與眼睛的破壞力同樣驚人。醫師李柏賢分享研究指出,吸菸對視力的傷害相當大,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比不吸菸的人高出12倍,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 奇異果吃錯時機效果打折 醫曝完美熟度:腸道最愛

    奇異果吃錯時機效果打折 醫曝完美熟度:腸道最愛

    奇異果被歸類為超級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能幫助消化的奇異酵素,但要吃對時機,才能對腸道有益。醫師李柏賢指出,綠奇異果摸起來微微有彈性但不會軟爛,才是完美熟度,此時酵素正活躍,是腸道最愛的狀態,若太硬,對腸道的幫助會打折扣。

  • 上廁所「1動作」超傷身 痔瘡風險暴增46%

    上廁所「1動作」超傷身 痔瘡風險暴增46%

    很多人習慣在蹲馬桶時滑手機。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柏賢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相較於如廁時不滑手機的人,有滑手機習慣的族群,罹患痔瘡風險高出46%,這是因為滑手機會拉長如廁時間,致使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不順暢,久而久之,當然容易養出痔瘡。

  • 吃蛋吃錯害胃食道逆流 醫推2吃法:最友善腸胃

    吃蛋吃錯害胃食道逆流 醫推2吃法:最友善腸胃

    雞蛋便宜卻營養豐富。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柏賢表示,雞蛋不同的烹調方式,會對腸胃產生不同影響,水煮蛋或蒸蛋,因低油脂且易於消化,是胃腸健康的最佳選擇,而煎蛋或炸蛋因含有較多油脂,可能刺激胃酸分泌,不適合胃炎、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患者。

  • 1類食物吃5天「傷肝又傷腦」醫:還更不容易飽

    1類食物吃5天「傷肝又傷腦」醫:還更不容易飽

    有些人遇到壓力大、疲累時候,會藉由大吃大喝來療癒自己,不過,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研究發現,只要連續5天暴食,例如狂吃洋芋片等高熱量加工零食,就能對肝臟代謝與大腦發生影響,不僅肝臟脂肪顯著增加,也容易讓大腦對胰島素變得遲鈍,日後更難有飽足感,對美食自制力也會變差。

  • 每天吃1類水果心情好 哈佛研究:憂鬱症風險降22%

    每天吃1類水果心情好 哈佛研究:憂鬱症風險降22%

    心情不好不妨來顆橘子吧。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哈佛研究發現每天吃柑橘類水果,例如橘子、柳橙、柚子的女性,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攝取量最低的族群降低22%,原因可能是柑橘類水果,有助維持腸道益生菌生長,進而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產生,因此能讓人有好心情。

  • 吃3款油死亡率大降17% 哈佛研究:芥花油效果最明顯

    吃3款油死亡率大降17% 哈佛研究:芥花油效果最明顯

    吃對油更長壽。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柏賢表示,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常吃奶油者會比少吃的人,增加約15%的死亡風險,但每天只要用約2茶匙芥花油、橄欖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來代替奶油,就能降低17%死亡與癌症死亡風險,其中又以增加芥花油的使用,降低死亡風險幅度最明顯。

  • 咖啡防糖尿病 哈佛研究:每多喝1杯降10%

    咖啡防糖尿病 哈佛研究:每多喝1杯降10%

    愛喝咖啡嗎?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分享哈佛大學的研究,每多喝1杯純黑咖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可降低10%,若加糖或代糖,保護力就會下降,若同時加糖與代糖,幾乎抵消掉對第二型糖尿病的保護力,不過,咖啡雖好,卻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建議別空腹喝咖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