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本堅的搜尋結果,共32筆
台積電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在台積電年資逾21年,今年7月退休後,有消息傳出,其可能出任競爭對手英特爾研發主管,就該傳言,英特爾與台積電都不回應。但曾在台積電任職的中階主管透露,掌握技術、機敏資訊的高管在離職或退休後,都有競業禁止條款限制,並給予補償,羅不太可能到對手公司工作。
台廠積極赴美設廠,引發外界關注是否導致半導體產業空洞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目前大家都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標準答案,但以鴻海、廣達、和碩ODM、OEM業者為例,海外設廠已有多年,外移並沒有掏空台灣,反而帶給台灣更大影響力。半導體和科技業是台灣發展優勢,希望這優勢可以維持長長久久。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2日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邀請,在台大以「永續未來、世代未來」為題演講,童子賢認為,台灣當前的經濟繁榮得來不易,在面對世界的變局,台灣應該跳脫負面的資源缺乏思考,而是重拾鄭芝龍時代冒險的海盜精神,以高階服務業為基礎,確保台灣在下個世代的永續發展。
AI無人載具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工研院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聚焦臺灣如何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出席院士包括施振榮主席、林耕華、林本堅、史欽泰、王康隆、張有德、楊育民、楊振通、劉德音、林憲銘、蕭慈飛、海英俊、李謀偉、劉克振、吳明賢、陳適安、童子賢、米玉傑、余俊彥、蔡長海、羅唯仁、倪衍玄。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AI無人載具的市場需求不斷推升,工研院日前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
旺宏(2337)總經理暨欣銓(3264)總經理盧志遠(Chih-Yuan Lu)獲得「未來科學大獎(Future Science Prize)」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殊榮,因在推進非揮發性半導體存儲技術方面的創新和領導地位,肯定盧志遠對半導體技術的卓越貢獻,更彰顯旺宏在國際研發舞台上的堅強實力。頒獎典禮預計於10月在香港舉辦。
美國祭出關稅戰,加上地緣政治因素,企業經營面臨更大的挑戰。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面對國際多變的新挑戰,企業經營要以「利他」、「共善」的王道精神,才能與國際夥伴「共榮共好」。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提醒,台灣要掌握產業發展的機會,持續創造條件,並累積優勢。
國立清華大學25日舉行畢業典禮,校長高為元勉勵畢業生成為「世界公民」,永遠保持思想彈性與開放的自己;另,清華半導體學院今年也誕生首屆博士畢業生,畢業前即獲得台積電研發職位聘約,展現培育國家關鍵領域人才的成果。
隨著顛覆性AI技術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科技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浪潮,高效能運算需求的激增,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嶄新機遇與挑戰。根據IDC「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追蹤情報」指出,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因AI應用需求強勁成長15%,成為推動產業多元創新的關鍵動能。
中美關稅惡戰愈演愈烈,關稅稅率已淪為數字,雙方互相針對特定商品卡脖子。供應鏈業者透露,大陸擬針對晶片產地進行課稅,本土電源管理晶片(PMIC)將獲轉單;另外,美國封禁AI GPU,大陸品牌有望順勢崛起,如華為昇騰910系列,恐如半導體業界大佬林本堅所言找到新方法突圍。
被尊稱為「蔣爸」的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近期在受訪時指出,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領域稱霸的致勝關鍵,部分歸功於競爭對手在關鍵時刻犯下的錯誤。
國立清華大學校務會議10日全票通過整併中華大學意向案,將與中華大學接續討論整併具體規畫,預計於明年向教育部提交計畫書。清華大學表示,感謝中華大學捐贈校地及校產,將秉持中華大學董事會私人興學的初衷,在中華校地設立「清華(2次方)科技園區」,持續推動研究與教學。
一個時代的終結!曾經是全球最有價值半導體公司的英特爾,在三個關鍵敗因影響下,業績與股價一瀉千里,道瓊預計於本月8日將其踢出成分股,改納入輝達。
晶片成為驅動全球科技產業發展核心,半導體產業鏈成台廠兵家必爭之地,人才也成稀缺資源。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博士指出,半導體製造需複合性人才、加上美國、歐洲、日本強化本土製造,未來缺口達37.5萬人。加強英語訓練特別重要,力旺董事長徐清祥點出痛點,去年開始力旺全球布局、服務各地客戶,若能將困難的IP(矽智財)概念解釋予海外客戶,生意將更上一層樓。
工研院開設第4屆科技產業CTO研發高階主管研習班,號召科技業技術專家領軍,傳授勝任技術長CTO的秘訣。專家群包括改寫半導體發展史的「浸潤式微影之父」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台達電子機電事業群技術長連監棠、前仁寶電腦資深副總龔紹祖、前研華技術長楊瑞祥、微軟台灣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技術長陳佩君、台大領導學程教授暨前台積電研發處處長楊光磊,及工研院跨領域專家群,培養產業最需要的技術商業化能力。
4日揭曉的中央研究院第34屆院士工程科學組8位新科院士中,有台積電卓越科技院士、研發副總經理余振華,陽明交大講座教授李建平,柏克萊加州大學金智潔三位為半導體科學家,突顯半導體技術在工程領域的重要角色。
國立清華大學15日舉行2024級畢業典禮,共有5295位畢業生,包括2337人獲頒學士學位,2615人獲頒碩士學位,343人取得博士學位,畢業生們都在校園內拍照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校長高為元勉勵學生懷抱信心、相信自己,勇敢去做人生的下一個選擇。
國立聯合大學携手苗栗縣政府及永續城鄉發展基金會,12日下午在聯大八甲校區舉辦成功名人講座,主題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特別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希望透過舉辦成功名人系列講座,與各界校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也讓學子獲得寶貴經驗。
我國獎勵創新之最高榮譽「總統創新獎」,4月24日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辦頒獎典禮,本(六)屆由元太科技、保瑞藥業、嘖室、清華大學林本堅特聘研究講座教授、Bito甲蟲創意劉耕名創辦人共5名奪得殊榮,並由總統親自頒獎。
蔡英文總統今天親自頒發總統創新獎,團體組得獎者包括全球電子紙領航者「元太科技」、唯一可提供客戶大小分子藥物一條龍服務的「保瑞藥業」、打造群眾募資平台的「嘖室公司」;個人組有半導體產業關鍵推手林本堅、獲全球廣告設計大獎的劉耕名等人。蔡英文肯定得獎人發揮創意和活力,不僅讓世界看到臺灣,也讓臺灣參與改變世界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