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心關鍵技術的搜尋結果,共97筆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17日報導,北斗系統是中國大陸自主建設、獨立運作的衛星導航系統。「十四五」期間,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機制體系、速度規模、應用場景等,不斷突破,創造中國北斗奇蹟。
近期由政經因素主導,全球股市震盪。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9月4日止近一周,全球主要各區股票基金資金均呈現淨流入;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51.23億美元、持續居冠;其次為已開發歐洲、全球新興市場與亞洲不含日本,則分別以淨流入6.76億美元、6.49億美元與4.31億美元,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及第四。
台積電前工程師陳力銘離職轉至台積電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教唆前同事吳秉駿、戈一平以電腦遠端連線進入資料庫,拍攝10多張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檔案照。台灣高檢署智財分署8月27日依《國安法》起訴3人,9月1日移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進行接押調查程序,傍晚6時30分裁定3人羈押3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尚有其他可能涉案的法人或自然人,檢方已分案偵辦。
台積電前工程師陳力銘離職後轉至台積電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教唆前同事吳秉駿、戈一平2人以電腦遠端連線進入資料庫,拍攝10多張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檔案照交付陳男運用,竊密長達1年半。台灣高檢署智財分署8月27日依《國安法》起訴3人,今天(1日)移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審理。
喧騰一時的台積電「內鬼案」,外界盛傳前台積電工程師陳力銘是在竹科的星巴克咖啡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時,當場被檢調發現抓人,但檢方透露,陳力銘3人並不是在星巴克店內交貨時被拘提到案,陳是利用老同事、同是清華大學校友情誼請託工程師吳秉駿、戈一平,沒付一毛錢就獲取價值「天價」的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10餘張照片,只能說3名涉案工程師夠義氣,無償擔任商業間諜竊密,真的是「情義無價」。
台積電2奈米技術外洩案引起關注,高檢署智財分署以涉嫌違反國安法,啟動調查,並在新聞稿寫明「首宗非法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案件」,然而,2022年國安法修法加入經濟間諜罪之後,處罰加重了卻還出現此案,相關規範顯然有再精進、修正空間,並該徹底從道德面進行思考。
喧騰一時的台積電「內鬼竊密案」,檢調查出,前台積電工程師陳力銘,因轉至台積電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為協助新東家爭取成為台積電先進製程更多站點設備供應商,利用與前同事吳秉駿、戈一平2人交情,教唆2人以電腦遠端連線進入資料庫,拍攝10多張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檔案照交付陳男運用,竊密長達1年半。台灣高檢署智財分署27日起訴陳、吳、戈3人,並具體求處陳男徒刑14年、吳男9年、戈男7年。
台積電(2330)27日2奈米洩密案獲檢方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台積電指出,對於任何違反公司保護營業秘密及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始終秉持零容忍的態度,絕對從嚴處理,追究到底。而晚間的地震,各區晶圓廠並未達疏散標準。
台積電針對2奈米洩密案今獲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台積電回應了!
喧騰一時的台積電「內鬼案」,檢調查出,陳姓前台積電工程師,因轉至台積電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為協助新東家爭取成為台積電先進製程更多站點設備供應商,利用與吳姓、戈姓2名台積電工程師交情,竊取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台灣高檢署智財分署27日依《國安法》、《營業祕密法》起訴陳、吳、戈3人,其中陳男被求刑14年、吳男求刑9年、戈男求刑7年,本案是首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外洩的《國安法》起訴案件。
針對民眾黨立委提案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羈押事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21日發表聲明,表示最近被告因「勾串之虞」遭法院准予羈押之重大案件,包括台積電工程師洩密案、重大兒虐「剴剴案」、台版柬埔寨案、共諜案,一旦修法刪除,將導致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外流、兒虐致死案件真相無從查明、詐團首腦與上游逍遙法外,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及被害人、證人之權益。
正當國內輿情對檢察官因為偵辦「重大案件」獲得升遷而議論之際,高檢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公布「台積電爆出員工洩密的重大國安事件」:台積電竹科廠三名工程師涉嫌非法取得台積電2奈米晶片製成技術的營業秘密,由於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反《國家安全法》,犯罪嫌疑重大,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並經最高法院維持。
檢方執行台積電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遭非法取得案,拘提陳力銘等3工程師並聲押獲准,3人不服提抗告,最高法院認為,智財商業法院以3人有湮滅證據及勾串證人之虞,裁定羈押並無違誤,因而抗告駁回。
台積電近日爆出,離職工程師夥同在職員工,竊取2奈米晶片製程技術外流的重大事件,檢察官訊後依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聲請三人羈押禁見獲准。對此,律師董德泰表示,遭羈押的三人恐因洩漏「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被依國安法處置,最慘將面臨12年有期徒刑並罰款1億元。
「護國神山」台積電「內鬼」員工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製程的機密資料,台灣高檢署智財分署指揮調查局近4個月蒐證,上月依《國家安全法》聲押陳姓、吳姓、戈姓3名工程師,另2人交保10萬、1人請回,目前全案共有6名前台積電工程師遭列被告。據了解,部分被告已被限制出境、出海。檢調正擴大追查陳男等人取得機密的動機、洩密對象。
台積電爆出員工竊取2奈米晶片製程技術外流的重大國安事件,目前已有台積電竹科廠陳姓、吳姓3名工程師遭到羈押,另有多名工程師涉案。根據檢調調查,台積電資訊部門發現有人異常登入資料庫後,立即啟動安全措施,並鎖定登入工程師身分並通報調查局,為了一次收網,檢調按兵不動,趁著在日商設備大廠擔任工程師的前員工,與其中一名台積電工程師,約在近竹科關新路星巴克咖啡翻拍機密資料時,當場人贓俱獲。
台積電爆發2奈米技術遭竊取外流,為高檢署智財分署偵辦的首宗非法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祕密案件。事實上,國科會2023年公布首波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技術主管機關清單,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技術領域;去年底再新增AI高效能晶片、半導體製程與電池等10項,以保護國家重要技術。
台積電驚爆員工違規取得2奈米技術事件,並移送檢調偵辦,高檢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5日證實,於7月25至28日執行台積電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遭非法取得案件。經偵辦調查後認定涉案被告涉犯《國家安全法》,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
台積電驚傳機密技術外洩,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保護是否符合產業趨勢與需求,引外界關注,國科會5日表示,關鍵技術審議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如有提出新增或修正關鍵技術項目之需求,會依法召開審議會認定。
台積電驚傳技術外流事件,面對資訊外洩手法日益隱蔽、高明,相關會計師與專家都認為,保護關鍵技術是全球趨勢,但《國安法》對關鍵技術的界定必須明確,且有升級的必要,以防堵境外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