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梅樹的搜尋結果,共120筆
台視八點檔《寶島西米樂 傳承》演員群尹昭德、黃瑄、盧彥澤、何宜珊、蔡祥、陳玹宇、王盈凱、陳文山、黃婕菲、蔡宜君、馬國賢及陳婉婷,日前受邀參加「2025大稻埕秋穫季」,穿上復古西裝與洋裝走上伸展台,宛如穿越回60年代的時光隧道。尹昭德開心表示:「能從電視裡走出來,直接面對觀眾,很新鮮又開心。」黃瑄感性地說:「來到大稻埕特別有意義,這裡的建築和氣氛就像回到劇中時代、真的很動人。」
2025新北社造成果展今(26)日熱鬧登場,以「新動派-新北地方情感地圖」為主題,在空軍三重一村,集結社區營造團隊共同參與,展現新北市文化行動的豐碩成果。活動內容包含四大闖關活動、表演、短講及手作體驗課程,還有3場社區小旅行至11月,邀請民眾在遊戲、交流與創作中,一同探索屬於新北的地方故事。
紀念曉雲導師禪寂21周年,華梵大學於10月15日創辦人曉雲導師禪寂紀念日當天盛大舉辦二代梅樹種植活動,吸引200多名師生歡喜認養,並同時在校內種下近300株梅花與五葉松等樹苗,場面壯觀感人,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等貴賓共襄盛舉,總計募得認養經費150餘萬元。
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 傳承》將迎來重頭戲「西裝大賽」,尹昭德帶領盧彥澤及王盈凱兩位徒弟參賽,黃瑄、何宜珊、蔡祥及陳玹宇則在場外組成「最強應援團」,還跳起舞為隊伍打氣。本該是充滿緊張氛圍的比賽現場,卻因尹昭德的「放飛演出」笑聲不斷。
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 傳承》劇情高潮迭起,由尹昭德飾演的西裝師「梅樹」陷入「盜賣國寶」疑雲,不僅店面和住處遭到搜索,更當場被調查人員押走約談。拍攝這場戲時,飾演妻子「曉蘭」的黃瑄情緒潰堤,看著丈夫被帶走,她激動地與調查人員拉扯,過程中不慎撞上盧彥澤的手,導致嘴角流血。但黃瑄毫不在意,反而笑稱:「沒事,這樣看起來更真實。」
生成式AI浪潮席捲到藝術領域。工研院研發3款AI應用,攜手故宮共同打造「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以48件經典藝術作品,結合AI動態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重新詮釋城市風貌與文化精神,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未來也將規畫在故宮及國內外巡展。
資深男星鄒森(本名:鄒忠禮)是台藝大音樂系校友,曾參與節目《你喜愛的歌》、電影《金沙刀》、電視劇《碧雲秋夢》、《清宮殘夢》、《再愛我一次》等,1974年他與女星夏台鳳結婚,生下兒子鄒少官,2015年鄒少官因肺癌在台北病逝,享年40歲。今(31日)傳出鄒森於29日在美國洛杉磯安詳辭世,享壽85歲,家屬尊重其遺願,不辦告別式,骨灰採海葬方式安葬。
尹昭德在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飾演西裝師傅「梅樹師」,劇中雖然對徒弟是溫暖的師父,但在專業上的要求嚴格卻近乎控制狂,要求一針一線都要「照步來」;他透露私下在家也是個嚴格的爸爸,對兩個兒子的功課、規矩都很要求,直到有一天老婆跟他說「沒人像你這樣啦,你要復刻你爸爸嗎?」他才稍微修正與孩子的相處與管教方式。
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昨播出黃瑄飾演的「曉蘭」和張雁名飾演的「青河」雙雙落入圈套被綁架、激烈爆打,今晚(7/1)尹昭德飾演的「梅樹師」將帶著武士刀營救妻子。尹昭德的角色雖是斯文的西裝師傅,還是帶著武器隻身救老婆,他表示:「當曉蘭需要我的時候,哪怕我是個文人,也會帶著刀去救她。絕對不會讓她一個人。」浪漫宣言背後展現滿滿霸氣。
尹昭德與黃瑄在台視8點檔《寶島西米樂》飾演「梅樹師」與「曉蘭」,老夫老妻感情穩定,竟因曉蘭一位熟悉又陌生的舊情人現身起了波瀾;由張雁名飾演的「唐青河」是曉蘭在上海時期的青梅竹馬,如今兩人在台灣意外重逢,兩人表面雖然看起來情緒平穩,但眼神交會的悸動,讓空氣裡瀰漫著曖昧荷爾蒙,梅樹師看在眼裡,心中也略知一二。尹昭德角色沉穩內斂,透過拍攝空檔幽默詮釋角色內心世界,拍攝現場直接上演吃醋小劇場。
才搭上往回瑤村的巴士,車上已經沉浸在濃濃鄉村風,聽不懂的方言中氣十足說著,走道上大包小包的雜貨堆著,出發前網上看來的介紹:村落鄰東牙溪水庫,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有油桃1400畝,柑桔1800畝,我心裡浮現起卓蘭,中台灣的水果之鄉,讀中學時班上有同學來自卓蘭,進入職場後又有同事辭職嫁到卓蘭。然而來到回瑤村我卻未見想像中樹枝垂掛著紅黃相間鮮豔果實的大片桃林,倒是見到楊梅樹上尚未由青轉紅的楊梅,還有竹架上開著可愛黃花的苗條青瓜。
由尹昭德、黃瑄、盧彥澤、何宜珊等人主演的台視新8點檔《寶島西米樂》,3日晚間首播,以女性西裝師作為故事基底,獲得女性觀眾不少迴響,有觀眾分享「跟阿嬤一起收看,她也會分享以前做手工衣的年代故事」。首集節奏緊湊,劇中盧彥澤在打鐵店做學徒,慘被師傅排擠凌虐,讓不少人看得很揪心,網友心疼表示:「以前年代的學徒真的非常辛苦,都是熬過來的。」
每年初夏時節,台中市武陵農場的胭脂梅樹陸續結果,近日在園區內悄悄轉紅,粉嫩圓潤的果實掛滿枝頭,遠看宛如芒果般引人注目,不少遊客駐足拍照,甚至一度誤認為農場種出了熱帶水果,為高山果園增添一抹趣味。
台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13日考察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陶瓷博物館。議員們都紛紛表示,正在興建的北美館2.0,可以借鏡新北美如何串接鶯歌陶瓷博物館及在地老街商圈等周遭空間,提高經濟效益,另外北美館也需要更新軟硬體,希望北市文化局同樣能藉由考察互相學習、良性競爭。
新北市陶藝博物館「2025春遊三鶯」系列活動,5月推出花藝、茶席咖啡席體驗、遊程等多元的藝文體驗,每周末皆有各式活動輪番上場,呈現鶯歌與三峽地方文化魅力與生活美學,另外陶博館至6月30日前免門票參觀,活動期間延長周末開館至晚間7時,歡迎民眾踴躍前往。
新北市首座公有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美術館以「全民美術館」為理念,致力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美學,開館象徵城市文化建設發展的新里程碑,未來將結合教育、產業、觀光,打造三鶯地區完整藝術廊帶,讓新北城市文化蓬勃發展。
南投縣國姓鄉農會「Call Me梅BE梅香秘境採梅趣」13日在南港村登場。縣長許淑華在微雨中與民眾一起在有機梅園中採梅,體驗1日梅農樂趣,也歡迎遊客到國姓梅園秘境,感受腳踩大地、沈浸大自然的美好。
今年氣候寒冷、雨水豐沛,高雄梅子迎來近5年來最豐收的一年,總產量預計達9146公噸,較去年增加超過5成,尤其今年青梅收購價格略有微調,由去年每公斤16元上調至17元,對農民來說是一大利多。
被國際列為2025年全球10個必訪新開美術館的「新北市美術館」,將於25日正式開館。為慶祝開館,首周末有煙火秀、6月底前優惠免購票入館參觀。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市美術館是新北市首座公有美術館,更是新北在文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讓鶯歌不再只是在地的名詞,而是藝術城的代表。
高雄六龜竹林休閒農業區的百年梅園,在產業沒落與氣候變遷挑戰下,曾一度荒廢,如今透過「百年梅樹認養計畫」重獲生機,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企業及150人以個人名義響應,讓梅農不再獨自承擔風險,並成功帶動觀光與農業轉型,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讓地方重新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