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標準化死亡率的搜尋結果,共60

  • 明年健保規模創新高  賴清德要求衛福部調整給付結構

    明年健保規模創新高 賴清德要求衛福部調整給付結構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 台男發生率第3名癌症 攝護腺癌必留意3大警訊

    台男發生率第3名癌症 攝護腺癌必留意3大警訊

    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例如高齡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年5月就被診斷出攝護腺癌,正接受治療中。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3名的癌症,死亡率則居於第6名,倘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 達人心法-顧肝膽腸胃 四面向保健康

     每日超級忙碌的張君照如何兼顧生活跟健康?他認為,每天運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每天都會強迫自己快走,就是速度快一點的走路,藉由一天至少8,000步,是對自己的最基本要求。

  •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證實罹胃癌  曝病情喊:祖上有燒香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證實罹胃癌 曝病情喊:祖上有燒香

    近日有媒體報導,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罹患胃癌。莊人祥4日晚間10點在臉書證實了,表示去年初診斷出胃癌,感謝榮總總醫師團隊及家人的支持,目前病情恢復的很好。

  • 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 低於日韓

    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 低於日韓

     內政部23日公布「113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80.77歲,其中男性77.42歲、女性84.3歲。若與聯合國公布2024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6.7歲及8.3歲。若以縣市觀察,全台平均壽命以台北市的83.4歲最高,台東縣75.97歲居末。

  • 台北人「83.40歲」最長壽!去年國人平均壽命曝光  台東最低

    台北人「83.40歲」最長壽!去年國人平均壽命曝光 台東最低

    內政部今(23日)公布「113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77歲,其中男性77.42歲、女性84.30歲;若與聯合國公布2024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6.7歲及8.3歲。此外,若以縣市觀察,以台北市83.40歲最高、台東縣75.97歲最低。

  • 醫界呼籲 攝護腺癌納免費癌篩

    醫界呼籲 攝護腺癌納免費癌篩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與健保大數據,2024年攝護腺癌新增9,858例,為男性第三大癌症,亦是發生率成長最快的癌種。台灣新創醫療學會理事長暨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指出,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高於子宮頸癌,卻至今未被納入國家癌症篩檢,呼籲政府應儘速將其納為第六項免費癌篩,補齊男性健康政策的缺口。

  • 10大癌症死因 過半與消化道有關

    10大癌症死因 過半與消化道有關

     衛福部6月公布2024年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都高居榜首,而十大癌症當中,消化道癌症占了4分之3,包含肝和肝內膽管癌、腸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等。專家指出,過去治療腸胃道惡性腫瘤的藥物很少,但隨著分子病理學進步,這2年陸續有新藥問世。政府既已將基因檢測納入給付,新藥的給付也要跟上,否則病患做完基因檢測,卻沒能力自費,反而也得不到治療。

  • 北市10大死因揭曉!癌症連霸52年 COVID-19死亡數大降

    北市10大死因揭曉!癌症連霸52年 COVID-19死亡數大降

    台北市衛生局3日公布去年北市10大死因分析報告,其中癌症仍居首位,癌症死因前3名分別為肺癌、女性乳癌、結腸直腸癌。不過在前年位居死因第5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大幅下降至12名,交叉比對顯示,因COVID-19死亡率大幅下降,明顯使總死亡人數也下降。

  • 為癌友加油打氣 民間攜手捐贈1萬份健康關懷包

    為癌友加油打氣 民間攜手捐贈1萬份健康關懷包

    癌症不是終點,而是一段重啟生命意義的歷程。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聯手台灣聯合抗癌協會,以及Hi-Q中華海洋生技等多家愛心企業,啟動「1萬份愛.1萬個勇氣」公益行動,預計捐贈萬份健康關懷包與《防癌新生活手冊》,陪伴正接受癌症治療的病友度過療程煎熬,傳遞社會溫暖與堅定支持。

  • 臺銀人壽辦癌症關懷公益講座

    臺銀人壽辦癌症關懷公益講座

     賴清德總統出席「2025世界癌症日」記者會時指出,政府期盼藉由預防、篩檢、治療及後續復健,提供癌友更好的幫助,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臺銀人壽為支持響應,特於114年6月14日在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哇劇場,舉辦癌症議題的關懷健康公益講座「迎戰癌症海嘯 漫談與癌共存之道」,同時於現場設置保險諮詢服務專區,提供民眾諮詢保險相關問題。

  • 賴政府騙選票 租金補貼要地方分攤

    賴政府騙選票 租金補貼要地方分攤

     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後再出招!賴政府提出的「擴大租金補貼300億元計畫」,為了因應財劃法修正,要按「縣市財力」分配負擔10%至40%不等。對於中央此舉再度引爆地方反彈。

  • 海納百川》租金補貼騙選票 賴政府轉要地方分攤(孫家瑞)

    海納百川》租金補貼騙選票 賴政府轉要地方分攤(孫家瑞)

    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後再出招!賴政府提出的「擴大租金補貼300億元計畫」,為了因應財劃法修正,要按「縣市財力」分配負擔10%至40%不等。對於中央此舉再度引爆地方反彈。

  • 2024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首位 新冠跌出榜

    2024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首位 新冠跌出榜

     衛福部公布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位居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26.8%,年奪5.4萬餘命,較前一年微增。不過,總死亡人數略為下降,主因為新冠肺炎大減6千人、掉出榜外,糖尿病死亡人數也下降近千人。自殺則重返十大之列。

  • 肺癌連21年癌王 攝護腺、卵巢癌死亡率升

    肺癌連21年癌王 攝護腺、卵巢癌死亡率升

     癌症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連續21年蟬聯癌王寶座。癌症標準死亡率持續下降,但「攝護腺癌」、「卵巢癌」卻雙雙上升,主要與老年人口增加、發現時已晚期有關。國健署持續推動5癌早期篩檢,今年目標將總篩檢量提升至667萬人次。

  • 肺癌連21年癌王!國健署推篩檢 目標667萬人次

    肺癌連21年癌王!國健署推篩檢 目標667萬人次

    癌症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連續21年蟬聯男、女「癌王」寶座。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持續下降,10年已降低逾10%,並會持續擴大早期癌症篩檢,今年篩檢人數已比去年同期增加50萬人次,目標將總篩檢量提升至667萬人次。

  • 新冠跌出10大死因!死亡人數驟降6千 羅一鈞揭關鍵

    新冠跌出10大死因!死亡人數驟降6千 羅一鈞揭關鍵

    衛福部今日公布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新冠肺炎掉出榜外,死亡人數大減6千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與推動公費疫苗、抗病毒藥物有關,預估新冠今年將掉出死因20名之外;目前國內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秋冬預期將有一波新疫情。

  • 輕生重回國人10大死因 隔14年又上榜 癌症連43年居冠

    輕生重回國人10大死因 隔14年又上榜 癌症連43年居冠

    衛福部今天(16)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位居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4分之1。去年全國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榜外,糖尿病死亡人數下降近千人,輕生則重回死因第十位。

  • 台灣空品亞洲僅次日本?藍委揭全球污染排名「相差1倍」

    台灣空品亞洲僅次日本?藍委揭全球污染排名「相差1倍」

    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偷偷重啟發電引發質疑。但環境部長彭啟明稱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還叫國人少說「用肺發電」,爭議不斷。藍委陳菁徽質疑,參考空污監測平台IQAir的2023年統計,台灣全球污染排名第54名,日本108名,質疑環境部用平均數據掩蓋,是在粉飾太平。

  • 工商社論》超高齡社會預知的衝擊 有減緩的可行方法?

    工商社論》超高齡社會預知的衝擊 有減緩的可行方法?

     總統府2月底召開「健康台灣」委員會議,當時台灣醫療體系正面臨急診床位不足緊張時刻;不禁令人想到,何以我們的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一直追著醫療體系缺醫護人力以及健保財務缺口,而不是超前部署為全民的健康條件來調整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此次「健康台灣」委員會議的議題為「慢性病防治」,雖更貼近全民健康,但沒有一併討論醫療體系及健保如何精進,以回應台灣民眾慢性病逐漸嚴重的議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