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民進黨人士的搜尋結果,共173

  • 央視威脅通緝沈伯洋 郭正亮預言1情況發生:麻煩大了

    央視威脅通緝沈伯洋 郭正亮預言1情況發生:麻煩大了

    大陸重慶公安日前對中共認定的「台獨頑固分子」、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立案調查,大陸官媒《央視》昨(9)日上午發布「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當中引用專家觀點,稱可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等,對沈展開全球抓捕。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指出,沈伯洋若被控違反《反分裂國家法》,由於偏向政治犯性質,很多國家不會配合引渡,所以重點是「有沒有其他的一般刑事犯罪」,如果有,沈就麻煩大了,因為很多國家就會配合。

  • 正國會挺林岱樺  支持者含淚投票?台派律師嗆:別情勒

    正國會挺林岱樺 支持者含淚投票?台派律師嗆:別情勒

    外交部長林佳龍、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昨(29)日晚間先後在社群平台發文,表態力挺有意角逐高雄市長提名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引發外界熱議和綠營支持者不滿。對此,律師林智群砲轟,林岱樺涉嫌詐領助理費被起訴,還跟宗教人士過從甚密,光是這兩點,台派就不可能支持她,因此,不要誤判局勢,更不要抱著支持者會含淚投票的想法。

  • 報導「魯莽領導人」遭懲處 她曝中央社回函幫賴多1罪名

    報導「魯莽領導人」遭懲處 她曝中央社回函幫賴多1罪名

    美《時代》雜誌日前刊登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撰寫的投書,稱賴清德總統是「魯莽的領導人」,《中央社》原將該投書當新聞報導,後續修正錯誤並懲處記者、編輯及督導主管。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29日表示,黨團發函要求《中央社》說明後,《中央社》回函非但沒幫賴清德總統洗刷「reckless(魯莽)」惡名,反而還多安了「Predator of press freedom(新聞自由掠奪者)」的罪名。

  • 賴清德降不了兩岸緊張?學者:恐步澤倫斯基後塵遭川普斥責

    賴清德降不了兩岸緊張?學者:恐步澤倫斯基後塵遭川普斥責

    美國學者高德斯坦再度發文,表示近期與民進黨人士交流,認為對方對兩岸情勢認知脫離現實,令其想起當年的烏克蘭政府。我國學者認為,這些內容並非危言聳聽,而且也不只一位國際學者說過類似言論,當建議越來越多,民進黨政府更應重視,賴清德總統若無法降低兩岸緊張情勢,恐無法讓美國總統川普滿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兩度遭川普斥責已是前車之鑑。

  • 高德斯坦稱民進黨團如當年烏克蘭 學者批:受陸戰略敘事影響

    高德斯坦稱民進黨團如當年烏克蘭 學者批:受陸戰略敘事影響

    近期受到矚目的高德斯坦再度發文,表示近期與民進黨人士交流,認為對方對兩岸認知脫離現實,令其想起當年的烏克蘭政府。不過學者認為,美國在印太地區針對中國的主流策略是「拒止戰略」,欲阻止中國在印太各國造成威脅,這是更大的戰略計畫,台灣並非單一問題,台灣與烏克蘭狀況截然不同,高德斯坦的說法已經嚴重受到中方戰略敘事的影響。

  • 議員女兒悲痛發聲!民進黨「4連霸戰將」辭世 享壽71歲

    議員女兒悲痛發聲!民進黨「4連霸戰將」辭世 享壽71歲

    民進黨前新北市議員張瑞山18日辭世,享壽71歲。消息傳出後,地方政壇一片哀悼。張瑞山生前從政超過30年,歷任台北縣及新北市議員,曾任民進黨台北縣議會、新北市議會黨團總召集人,政壇資歷深厚。蔡英文總統多次為他站台輔選,顯見其在黨內地位與人望。喪禮將於本月30日在新北市立殯儀館舉行。

  • 民進黨選對會拍板  何欣純戰台中市  林國漳選宜蘭縣

    民進黨選對會拍板 何欣純戰台中市 林國漳選宜蘭縣

    民進黨2026選舉對策委員會今天再拍板二項縣市首長提名,台中市由民進黨立委何欣純披戰袍,是六都縣市長人選第一人、宜蘭縣則由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出戰,將提報至10月22日中執會確認後完成提名;此外,台南市、高雄市及嘉義縣初選,民進黨今中常會通過明年1月12日至1月17日辦理黨內初選民調,1月21日中執會公告提名名單。

  • 新聞透視》扁曾跨海告洋狀 倚美謀獨走不通

    新聞透視》扁曾跨海告洋狀 倚美謀獨走不通

     「台灣地位未定論」近來因美方表態引發熱議。事實上,「台灣民政府」曾主張台灣自二戰後由美國軍事政府管轄,應由美國託管,相關聲請最終均遭美國法院駁回;而前總統陳水扁當年涉貪遭重判,也曾聲稱台灣仍處於美國軍事管轄狀態,並向美國軍事上訴法院提起聲請,同樣因無管轄權不予受理。美方2次駁回,也證明「倚美謀獨」根本走不通。

  • 綠媒高雄民調問題大條?徐巧芯:曾預測大罷免藍委全倒

    綠媒高雄民調問題大條?徐巧芯:曾預測大罷免藍委全倒

    有媒體近日公布高雄市長民調引發熱議,有意參選的綠委民調依序為賴瑞隆、許智傑、林岱樺、邱議瑩,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與4人的差距都不大。藍委徐巧芯指出,該媒體在大罷免期間的民調顯示藍委會全倒,跟實際結果差很大。重點是綠委沒去解決高雄的問題,柯志恩非常有可能勝出。

  • 綠能你不能!柯文哲交保發回、陳怡君改交保 法界稱「有黨證無敵」

    綠能你不能!柯文哲交保發回、陳怡君改交保 法界稱「有黨證無敵」

    涉及京華城案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分獲7000萬、3000萬元交保後,北檢提起抗告,台灣高等法院合議庭審理後,認為證人尚未詰問完畢,有串證之虞,裁定原裁定撤銷,發回台北地院更裁,但對照同一天涉嫌詐領助理費的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延押抗告案,高院卻以「避免本案羈押抗告程序久懸不決,影響原審就本案 訴訟程序的進行及終結」,裁定陳女交保100萬元,法界人士認為兩案「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批評民進黨人士羈押抗告就交保,非民進黨人士羈押抗告就發回更裁,果然是「綠能你不能」、「有黨證無敵」。

  • 台南在野陣營 促藍白全面合作

    台南在野陣營 促藍白全面合作

     台北地院裁定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7000萬交保,國民黨台南市立委謝龍介盼柯文哲以家人為念,出來凝聚小草向心力,並提2026年藍白全面合作。民眾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顏耀星表示,藍白合是執政黨逼出來的,大勢所趨,樂見合作。民進黨內人士憂心的說,藍白聯手不僅影響2026地方選舉,甚至撼動民進黨2028年政權,民進黨必須趕快走出大罷免後的消沉,迅速整合,不然恐變成「團結的在野黨,對抗分裂的執政黨」。

  • 民眾黨「走讀」與警爆衝突 群眾喊「萊爾校長出來面對」

    民眾黨「走讀」與警爆衝突 群眾喊「萊爾校長出來面對」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收押,民眾黨30日上午在中正紀念堂捷運站口舉行「司法改革 公民走讀」活動,柯母何瑞英坐輪椅、妻陳佩琪也到場。活動開始不久,警方派出人力封鎖愛國西路往總統官邸方向,並持續廣播警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與群眾高喊「還我路權」、「萊爾校長出來面對」。

  • 徐國勇接黨祕書長 外界解讀賴卡蘇

    徐國勇接黨祕書長 外界解讀賴卡蘇

     2026新北市長選戰議題發燒之際,前內政部長徐國勇20日接任民進黨祕書長,外界解讀「賴卡蘇」,恐不利綠委蘇巧慧代表民進黨參選;宣布競逐新北市長的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受訪也直指「徐國勇當初如何從內政部長下台」,暗自呼應外界看法。對此,徐國勇表示「夫妻都會吵架、牙齒有時候都會咬到舌頭」,強調黨內初選一定是公平、公開、公正。

  • 內閣改組?卓揆埋伏筆

     內閣改組風聲不斷之際,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希望未來任何人擔任院長,和立法院之間,就預算審查,能夠依照憲法和法律精神。在進入823關鍵周,各界關注內閣改組時,卓榮泰的一句「希望未來任何人擔任院長」,引發聯想。

  • 盧秀燕為補助槓卓榮泰  綠營人士:簡報有提是看不懂嗎

    盧秀燕為補助槓卓榮泰 綠營人士:簡報有提是看不懂嗎

    台中市長盧秀燕因爭取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到政院,被行政院長卓榮泰指搏聲量,國民黨包括台北市長蔣萬安都加入聲援;民進黨人士表示,行政院昨天提供的三張資料就是在追加預算,支應對地方建設的補助經費,盧秀燕和國民黨縣市連簡報都看不懂,一直跳針中央不能停地方補助。

  • 為核三延役 郭智輝侮辱恆春人

    為核三延役 郭智輝侮辱恆春人

     「蔣經國來恆春蓋了發電廠,讓我們恆春小孩有錢可以唸書,女性洗衣有靠(洗衣機)、吃水免擔」,高齡九十、人稱「龔媽」的恆春在地耆老龔范蓮理,日前為了核三廠延役公投,向採訪媒體講述建核三廠後,與恆春人共生共榮的一段歷史。

  • 海納百川》屏東鄉親支持核三延役 譴責郭智輝侮辱恆春人(蘇清泉)

    海納百川》屏東鄉親支持核三延役 譴責郭智輝侮辱恆春人(蘇清泉)

    「蔣經國來恆春蓋了發電廠,讓我們恆春小孩有錢可以唸書,女性洗衣有靠(洗衣機)、吃水免擔」,高齡九十、人稱「龔媽」的恆春在地耆老龔范蓮理,日前為了核三廠延役公投,向採訪媒體講述建核三廠後,與恆春人共生共榮的一段歷史。

  • 救新聞業 學生盼速通過議價法

    救新聞業 學生盼速通過議價法

     台大、政大、師大、輔大4校學生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7日於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新聞業遭跨國平台「免費」引用,致廣告收入遭壟斷,數位廣告收入5年成長至610億,而傳統媒體僅剩210億元,遂呼籲立院加速通過《新聞議價法》並設立新聞公共基金,制衡跨國平台壟斷廣告收入,改善新聞工作者低薪過勞困境。

  • 風災重建條例老柯沒簽字 遭傳成「擋案魔人」?許智傑說話了

    風災重建條例老柯沒簽字 遭傳成「擋案魔人」?許智傑說話了

    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立院朝野黨團協商日前達成共識,建請行政院於本周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送立院審議,但當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未在結論簽字,且更傳出柯不准綠委提「重建特別條例」版本。綠委許智傑3日表示,希望藍綠政治放兩邊,協助救災擺中間。

  • 明年市長硬仗 綠點名鄭麗君、王世堅

    明年市長硬仗 綠點名鄭麗君、王世堅

     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大罷免之戰打出「全壘打」守住北市5席藍委,2026連任之路穩固,不過,對民進黨而言,本來就艱困的台北市長選舉恐怕「雪上加霜」,甚至衝擊議員選舉席次,有綠營人士悲觀認為,明年市長選舉將是一場硬仗,議員提名也會趨保守。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張茂楠表示,首都市長須具備人品、魅力、能力和國際觀,黨會以爭取最大中間選民作考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