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氚廢水的搜尋結果,共09

  • 第2間生物氚實驗室啟用 先測福島秋刀魚

    第2間生物氚實驗室啟用 先測福島秋刀魚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去年至今已排放6次,核能安全委員會建置生物氚實驗室,監測我國沿近海與遠洋漁獲的氚含量,17日正式啟用第2間生物氚實驗室,將先檢測90件在日本福島周邊捕撈的秋刀魚氚含量,未來每年檢測量400件,全台檢測量將達每年2000件。

  • 福島排放第5批核汙水 檢測千件海域樣品:無輻射異常

    福島排放第5批核汙水 檢測千件海域樣品:無輻射異常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正在排放第5批次含氚廢水,核能安全委員會1日表示,截至4月21日止,已完成分析1069件次海域輻射監測樣品,無輻射異常情形;氚共檢測381件,結果小於最低可測值,符合安全標準規定。

  • 陳東陽:不用核電 2050淨零排放難達標

    陳東陽:不用核電 2050淨零排放難達標

     國民黨立委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對此,核安會主委陳東陽24日表示,核能安全可以仔細維持,且核能是低碳能源,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就不能完全排除核能,但核電廠延役議題,尊重立法院決議跟共識。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今年夏季全國必然再度面臨電力不足的問題,明年5月核三廠2號機即將除役,缺電問題勢必更嚴重。

  • 2050淨零排放可排除核能?核安會主委曝關鍵因素:很難

    2050淨零排放可排除核能?核安會主委曝關鍵因素:很難

    國民黨立委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欲使國內核電廠持續運作,並確保達成淨零排放的氣候承諾目標與我國能源安全平衡。針對能否在排除核能情況下達成2050淨零排放?核安會主委陳東陽24日表示,要視新科技未來發展速度而定,包含氫能、地熱等都有很多可能,很難完全排除。

  • 核能安全可像航空業控管?核安會主委:仍有人為、天災可能

    核能安全可像航空業控管?核安會主委:仍有人為、天災可能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日前稱,核能可以是綠能的盟友,而非敵人,並表示核能安全係數好比航空業安全係數,能好好提升、管控。核安會主委陳東陽24日表示,核能是低碳能源,可透過仔細地維持維持核能安全,但綠能有較嚴謹的定義,例如RE100,就不包含核能。

  • 藍委提案核電廠延役 核安會:尊重立法院決議及共識

    藍委提案核電廠延役 核安會:尊重立法院決議及共識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與立委賴士葆等人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欲使國內核電廠持續運作。核安會主委陳東陽回應,延役議題社會討論已久,核安會不是能源政策主管機關,尊重立法院的決議跟共識。

  • 日排核汙水「氚含量」4年後最濃 核安會強調:影響可忽略

    日排核汙水「氚含量」4年後最濃 核安會強調:影響可忽略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去年至今已排放4次,核能安全委員會明將針對「我國周遭海域含氚廢水監控與因應」進行專題報告,核安會強調,目前排放的含氚廢水對台灣周遭海域無影響,雖預估台灣海域的氚濃度會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但評估其數值遠低台灣海域氚環境背景平均值,對台灣海域的輻射影響已至可忽略程度。

  • 福島第3批核汙水排放完畢 核安會:對台灣周遭海域無影響

    福島第3批核汙水排放完畢 核安會:對台灣周遭海域無影響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年夏天起開始排放12年前福島核災的百萬噸核汙水,今日第3批排放完畢,核安會表示,東京電力公司稱海水快速分析結果均符合日本承諾的排放目標;另日本環境省、水產廳與福島縣政府取樣分析海水與海產,也稱結果均小於最小可量測值。稍早排放的第1、2批核汙水,受往東北海流影響,一部分已進入日本東部海域。

  • 福島核災已12年 核安會:檢測逾5千件秋刀魚魚體都安全

    福島核災已12年 核安會:檢測逾5千件秋刀魚魚體都安全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今年夏季起排放核災含氚廢水,核安會今(17)日舉行含氚廢水排放後的首次跨部會因應會議,表示至11月5日共分析3429件次採樣,已執行86%,結果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核安會表示,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至今12年已檢測5638件秋刀魚魚體,也均符合安全標準規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