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欲使國內核電廠持續運作,並確保達成淨零排放的氣候承諾目標與我國能源安全平衡。針對能否在排除核能情況下達成2050淨零排放?核安會主委陳東陽24日表示,要視新科技未來發展速度而定,包含氫能、地熱等都有很多可能,很難完全排除。
核安會主委陳東陽24日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我國周遭海域含氚廢水監控與因應」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詢問,全世界致力再生能源、能源轉型,如果不採用核能,真的無法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若隨著未來再生能源發展技術越來越精進,有機會在排除核能的情況下,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
陳東陽回應,要視新科技未來發展速度而定,包含氫能、地熱等都有很多可能,很難完全排除核能。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則表示,美國雜誌《外交家》報導稱,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如果停用核能,很難不損害國家安全利益與減碳目標,更點名蔡政府用天然氣取代核能和燃煤的政策,將使台灣發電成本容易受到干擾,除了天然氣價格波動幅度大,甚至台海出現海上封鎖,台灣容易被扼殺,建議台灣應重啟核四並檢修現有核電機組後延役,詢問核安會是否認同其建議?
陳東陽表示,核安會是核能安全管制的獨立機關,著重在技術,不同媒體會有不同報導,會持續關注、了解,但無法評論個別報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