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搜尋結果,共496筆
日前,媒體報導總統賴清德親自召見經濟部長龔明鑫,並指示在2027年前將核三重啟問題處理妥當;該報導還爆料,由於近年來中南部太陽光電弊案頻傳,已重創民進黨選情,對此相當不滿的賴清德直呼「不要再搞綠電」云云。對此,總統府立即回應表示,賴清德並未指示不要綠電,也沒有為核三廠重啟設定時間表。
外傳賴清德總統「親令經濟部不要綠電」、「2027年前重啟核三」,總統府今天否認,強調總統的能源政策立場從未改變。對於核三廠是否重啟,政府將秉持「兩個必須、三個原則」審慎以對。台電若依法提出計畫,政府將尊重專業審查,總統從未指示或訂定任何重啟時間表。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核能要不要重啟由專業來判斷。
非洲豬瘟爆發,全國禁用廚餘養豬,將廚餘去化議題推上浪尖,台中「廚餘湖」爭議更凸顯地方政府的困境。
非洲豬瘟爆發,全國禁用廚餘養豬,將廚餘去化議題推上浪尖,台中「廚餘湖」爭議更凸顯地方政府的困境。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下月10日在巴西登場,我國訂定國家自定貢獻(NDC3.0)2035年減碳目標38%±2%,將在會議前,對國際社會公布台灣具體減碳數字。環境部長彭啟明並透露,不只中央要減碳,未來中央將訂定指引,賦予地方政府一定減碳額度,定期公開公布,並祭出中央對地方補助款作為要求的行政手段。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下月10日在巴西登場,我國訂定的國家自定貢獻(NDC3.0)2035 年減碳目標,將較2005 年基準年減少 38% ± 2%,在會議之前,會對國際社會大眾公布台灣減碳數字。除此,環境部長彭啟明昨晚(30)日在總統府記者會透露,中央將訂定指引,賦予地方政府一定的減碳額度,並定期公布,且以中央對地方補助款作為要求的行政手段。
總統賴清德30日指出,淨零轉型將全面進入「加速落實」階段,預計最快在明年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未來政府會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挑戰。針對住商「近零碳建築」推動,賴總統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指示從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帶頭示範。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簡又新今(30)在總統府專題演說時,提及台灣核能政策是到該重新思考。對此,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晚出席總統府記者會時表示,核三廠再運轉計畫由於社會度關注,目前正洽原廠及國外專家來台,參與自我安檢工作。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裁示,「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他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及改善規畫;並請內政部研議制訂2030年、2035年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引導業者共同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雙方互動牽動美中台關係。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我們努力也請國人一起,把台灣顧好守好,世界就會更珍惜台灣的重要,大家努力」。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下,南山人壽積極推動永續採購與綠色營運,自2023年導入「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透過教育訓練及制定各項永續採購政策,持續具體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並邀請供應商簽署「永續承諾書」,2025年合作廠商簽署家數達508家,占2025年度南山人壽交易供應商的83%,在今年南山人壽更設立「南山永續供應商獎」,希望發揮揪團力量,攜手供應商夥伴一同推動永續健康,建立更健康的地球。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下,南山人壽積極推動永續採購與綠色營運,自西元(下同)2023年導入「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透過教育訓練及制定各項永續採購政策,持續具體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並邀請供應商簽署「永續承諾書」,2025年合作廠商簽署家數達508家,占2025年度南山人壽交易供應商的83%;在今年,南山人壽更設立「南山永續供應商獎」,希望發揮揪團(MGM,Member Get Member之縮寫)力量,攜手供應商夥伴一同推動永續健康,建立更健康的地球。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將於11月下旬於巴西登場,要求各國提出2035年減碳目標,多個環團將聯合在COP30前夕,訂於11月1日舉辦「為氣候而走 打造韌性台灣」遊行,要求政府將2035年減碳目標從原訂36至40%,加嚴至52%,堅守及加速推動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而暫訂10月30日舉辦的第5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有委員提出討論上述訴求。
美國總統川普顛覆全球永續趨勢的想法受到關注,但台灣將維持當前的環保方針。行政院長卓榮泰25日堅定表示,朝2050淨零大目標邁進,至2030年擬為減碳投入兆元預算,撬動民間對綠色經濟投資達5兆元。
自環境部去年宣布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規畫2030年減碳目標為28±2%,賴清德總統也在今年宣布國家自訂貢獻(NDC 3.0),預計2035年減碳38±2%,環境部今天下午將在台中舉辦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環團對照國際氣候組織標準,並整理各國繳交NDC內容,今天舉辦記者會點出台灣NDC 3.0共3項不及格、2項有進步空間,呼籲政府提高2035年減碳目標至52%。
環境部日前公布第2屆環委名單,任期至2027年8月底止。環團今天指出,醫療、公衛環委被消失,僅工程環工專家集權獨大,恐淪「環境工程聯誼同樂會」,其中多位環委是促進環境工程建設的「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幹部,甚至有開發單位負責人曾是該學會贊助商,質疑這些環委是金主贊助的球員當裁判,要求環境部釐清該學會贊助商與審查案件關聯性,撤換不適任環委,若無法回應訴求,呼籲立法院凍結環境部預算。
2025年第二屆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評鑑由國立政治大學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主辦,聚焦本國銀行與保險業的TCFD報告書。該評鑑於2025年完成第二屆評鑑作業,並且於9月5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暨研討會,表揚銀行、壽險及產險業績優單位,促使金融業積極掌握氣候風險與機會,推動實體產業減碳轉型。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明年度總預算案,歲入編列新台幣2兆8623億元、歲出編列3兆350億元,藍委許宇甄發現,整體水電費編列高達111億3,664萬8千元,比114年度預算案98億4493萬6千元足足增加13.1%,暴增12億9,171萬元。令人不解的是,今年電價並未調漲,為何政府機關的水電費預算卻會飆升?政府一邊要人民省電、節能減碳,一邊卻毫無節制地揮霍納稅人的血汗錢,把「冷氣開好開滿」當成理所當然。
以法律創設之公司制度堪稱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然其價值須奠基於法治磐石。台電既為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包含政府指派董事當恪遵《公司法》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以保障股東權益。
以法律創設之公司制度,堪稱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然其價值須奠基於法治磐石。台電既為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包含政府指派董事,當恪遵《公司法》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以保障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