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氣管擴張劑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根據統計,慢性肺阻塞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將近5000人因而死亡。除了使用西藥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去痰藥之外,其實中醫也有很多藥材可幫助改善病情。天寶中醫診所院長陳霖光醫師近日診治數名慢性肺阻塞患者,結果顯示多種中藥對緩解病情有很大幫助,包括栝蔞、杏仁、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黨參、熟地黃等等。其中病患黃先生原本連爬上2樓都會喘,中藥治療後不但咳嗽痰喘改善許多,甚至還可騎腳踏車去運動,可說療效明顯。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後,衛生福利部啟動緊急醫療支援,繼花蓮醫院及玉里醫院後,經與花蓮縣衛生局討論評估,今(27日)起,再增派部立台北醫院、部立桃園醫院醫療團隊進駐光復太巴塱教會(Tafalong a kiwkay)安置所,每日上午及下午各安排5名醫護人員提供服務。
疾管署今(12)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今年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住院10日後死亡,後經醫院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今年累積6例,其中3例死亡。
55歲吳姓男子10日凌晨駕駛多元計程車載17歲朱姓少女返家,行經新北市中和區環河西路左轉光環路時,疑未依號誌指示轉彎,遭無照的55歲莊男駕車衝撞,朱女因衝擊力道過大被拋飛車外慘死。昨相驗遺體時,家屬要求吳男下跪,10餘名親友一度欲包圍痛毆,場面火爆,所幸被警方制止。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位55歲多元計程車駕駛吳姓男子肇事後,酒測時出現0.19mg/L,不過他供稱是事前使用含微量酒精的支氣管擴張劑「備勞喘」,同時也出示診所處方簽,抽血後顯示無酒精反應。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噴霧吸入劑含有酒精與類似成分時,酒測時會出現「偽陽性」,不過只有短暫的10分鐘,透過進一步抽血也能分辨真假。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凌晨驚傳死亡車禍!1名17歲朱姓少女凌晨1時許結束在永和飛鏢店的活動後,從捷運頂溪站搭乘多元計程車返家途中,車輛行經環河西路左轉光環路口時,與一輛直行的自小客車猛烈碰撞,朱女因撞擊力道過大被拋飛車外,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不治。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吳姓多元計程車司機凌晨載送17歲朱姓女乘客時,途中違規左轉,遭對向莊男駕駛的賓士直直撞上,汽車受力導致朱女被噴出車外,重摔在地當場身亡。警方發現,吳男酒測值達0.19毫克,他稱是氣喘藥所致,詳細事故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我國推動2050淨零碳排,醫療院所總碳排量占全國4.6%,為碳排大戶,衛福部要求全國醫學中心年底前完成碳盤查。其中,由於麻醉氣體全球暖化潛勢值(GWP)高,部分醫院因此逐步減用。然而,台灣麻醉醫學會強調,麻醉氣體對溫室效應實質影響力「趨近於0」,臨床麻醉處置應以「病人需求」為首要考量。
台灣人喜歡去日本玩,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每次踏上日本,都會聞到一股很清新的味道,是在台灣聞不到的,好奇「有人知道是什麼味道嗎?」話題掀起一票網友共鳴,大家紛紛留言,「是很清新、自然的香味,聞起來超舒服」、「每次一下飛機說的第一句話都是『哇!是日本的味道。』」
國內1周放行3批澳洲萊豬,且未公布流向,台中市多位議員7日在議會關心食安問題,質疑中央宣稱「天天吃都不會有超標」,已棄守食安,是否以後全世界萊豬都來台叩關,人民要如何自救?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據他所知,歐盟較不可能使用萊劑,但澳洲、紐西蘭都有風險,會加強稽查。
隨著冷鋒南下,全台氣溫驟降、濕冷天氣恐持續至清明連假前,氣候變化劇烈,也為氣喘患者敲響警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醒,低溫與氣壓變化是誘發氣喘急性發作的重要因素,患者切勿擅自停藥,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一名65歲張先生,本身有三高,長期服用降血壓、降血糖及降膽固醇藥,同時有攝護腺肥大狀況,有小便流速慢、頻尿症狀,但並未接受攝護腺藥物治療。近期張先生不小心感冒,就診服用感冒藥後,小便開始尿得更慢、需要用力才解的出來,當晚更完全尿不出來,半夜緊急掛急診。
天氣忽冷忽熱,導致不少人感冒咳嗽,近日Threads上瘋傳一款止咳偏方「無糖綠茶+半糖紅茶」,有網友聽了一位伯伯的建議,喝溫的連續喝3天,咳嗽竟然顯著改善,引發討論。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解釋,這偏方確實可能有止咳效果,因為能補充水分、且茶裡面的茶鹼成分有緩解咳嗽的效果,但濃度較低、效果有限。
微邦科技(3184)瞄準高齡化藥物商機,18日宣布攜手老牌藥廠信東生技,建置肺部藥物遞送平台,共同開發系列霧化吸入藥物,除布局國內市場外,也計畫拓展東協市場。
94歲吳姓阿嬤因發燒、呼吸困難,去年底被送往奇美醫院急診,診斷出肺炎合併尿道感染,急診等了2天病床,阿嬤最後堅持返家。經在宅急症照護團隊評估、啟動在宅急症照護,阿嬤返家後治療精神好轉,還能上美髮店妝點儀容迎新年,5日在家人陪伴下離世,圓了在家善終的心願。
94歲吳姓阿嬤因發燒、呼吸困難,送奇美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肺炎合併尿道感染,在急診等2天病床,阿嬤堅持返家不住院,經奇美在宅急症照護團隊評估,啟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阿嬤返家後精神好轉,還去整理頭髮,跟家人共度新年,昨天在家人陪伴下離世,圓了在家善終的心願。
冷氣團來襲,加上年末活動頻繁,醫師提醒,伴隨低溫、空汙以及耶誕裝飾引發的過敏原暴露,將大幅增加氣喘發病風險,除規律用藥外,也建議布置時應選擇天然無毒的耶誕裝飾。
冷氣團來襲,加上聖誕活動頻繁,很多人不知道,耶誕季也是氣喘好發時期!醫師提醒,伴隨低溫、空污以及聖誕裝飾引發的過敏原暴露,將大幅增加氣喘發病風險,除規律用藥外,也建議佈置時,應選擇天然無毒的耶誕裝飾。
台灣氣喘盛行率10~12%,我國約有200萬人受氣喘所苦。傳統氣喘治療以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為主,但仍有半數控制情況不佳,且有3~10%、約10萬人屬於嚴重型氣喘,嚴重須掛急診,甚至有死亡風險。健保署今年6月將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幫助嚴重型氣喘患者達到長效型控制。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分享,走在路上遇到以前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的年輕人,在他面前抽菸走過,心整個涼了,這名年輕人當初因為哮喘病發快死了,卻持續抽菸,可能讓哮喘症狀更嚴重,感到心寒「不要以為醫生每次都一定可以搶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