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汽車傳動系統的搜尋結果,共19

  • 搶進半導體市場 和大霸氣爆「關稅全由客戶吸收」:急單來了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1536)8月合併營收為4.05億元,月增0.82%,創近四個月營收高點,年減2成;今年1~8月累計合併營收為31.71億元。和大並稱已與客戶達成協議,客戶全額吸收關稅支出;2026年隨著美國關稅稅率明朗,預期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此外,因受惠新增二家電動車客戶(N公司與D公司)急單增量需求,主力燃油車客戶緊急增量及延長部分專案壽命至2035年等利多,也預期下半年營運將會優於上半年。

  • 汽零廠訂單回溫 後市蓄勢衝

    汽零廠訂單回溫 後市蓄勢衝

     汽車零件廠歷經上半年匯損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等雙重利空後,營運逐步回穩,汽車傳動系統零件廠和大(1536)、倉佑(1568)業績聯袂提振,和大7月營收4.01億元、月增13.5%,為近三個月營收高點;倉佑更因美國市場需求增溫,7月營收0.8億元,較去年同期轉正成長7.5%;汽零龍頭廠東陽(1319)也預告8月訂單見回溫。

  • 和大7月營收奔3個月高點 下半年再添2客戶急單需求

    和大7月營收奔3個月高點 下半年再添2客戶急單需求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工業(1536)初步結算2025年7月合併營收為4億123萬元,月增13.50%,創近三個月營收高點,前7月累計合併營收為27億6,652萬元。展望下半年營運,因受惠新增二家電動車客戶急單增量需求,美國貿易關稅明朗及客戶恢復追加拉貨等因素,預期下半年營運將會優於上半年。

  • 關稅、匯損 汽零廠Q2財報不美

     川普關稅亂流,加上新台幣匯率第二季急升,對出口導向的汽車零件廠造成雙重壓力,業績明顯受挫。車燈廠大億(1521)受匯損拖累,第二季由盈轉虧2,871萬元,壓抑上半年稅後純益僅1,728萬元,年減幅高達74.9%,EPS為0.23元。

  • 國產車拉警報 汽零廠保優勢

    國產車拉警報 汽零廠保優勢

     美國正式拍板對台灣關稅暫定20%,但汽車與零組件隸屬於232條款的範疇,現行仍維持25%稅率,對等關稅敲定目前影響不大。

  • 和大 半導體封測跨大步

    和大 半導體封測跨大步

     汽車傳動系統零件廠和大工業轉型跨半導體領域,布局續往前跨步,和大董事長沈國榮10日在股東會上,首度向股東公開和大進軍半導體封裝測試市場進度,子公司和大芯首款封測設備將於9月在台灣半導體展亮相,今年底完成測試後,明年第二季起開始出貨,首年出貨量估達450台,除貢獻年營收約18億~20億元,也將同步挹注和大獲利。

  • 和大工業 車用傳動系統接單熱絡

    和大工業 車用傳動系統接單熱絡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工業(1536)積極多角布局及開創新事業,除了本業燃油車及電動車持續發展外,日前並再鎖定人形機器人及半導體CoWoS先進封裝中後段檢測市場,預估2026年整體營運成長深受期待。

  • 和大甩開低迷 2月營收衝上4.55億元

    和大甩開低迷 2月營收衝上4.55億元

    甩開低迷局勢,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大廠和大工業(1536)2月合併營收為4億5500萬元,月增20.55%,創近期單月營收高點,今年1~2月累計合併營收為8億3,245萬元,隨著客戶群訂單調整期,預估3月營收將持續月增及挑戰年增。

  • 跨領域出擊 汽零廠搶先奠勝基

     國內汽車零件廠因應全球貿易戰,已提前布局第三生產基地,亦延伸既有技術領域,多元斜槓發展,和大、百達-KY、IKKA-KY介入AI機器人領域,陸續有新進展;六方科-KY、吉茂、艾姆勒則跨入散熱領域,市場並傳出皆已接獲科技廠訂單;昭輝、泰茂直接跨出汽機車零件產業領域,分別進軍生技保健及酒水銷售。

  • 和大 周KD黃金交叉

    和大 周KD黃金交叉

     汽車傳動系統廠和大(1536)被大摩選入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上周股價連四漲,四天累計漲幅達19.53%。14日股價收71.6元,單日漲幅4.07%,KD續走揚格局,周KD呈現黃金交叉,成交量並擴大至4萬9,569張,三大法人聯手買超6,453張。

  • 熱門股-和大 拉長紅K挑戰前高

    熱門股-和大 拉長紅K挑戰前高

     汽車傳動系統廠和大(1536)被大摩選入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12日股價帶量走強,終場收漲停價68.6元,成交量逾3萬張,三大法人聯手買超3,392張,收復周線,拉長紅K棒,日KD續走高。若量能可續放大,有利挑戰前高。

  • 工具機搶新訂單 聚焦智造、機器人

     機器人夯,讓台灣機械、工具機業者被世界看見,上銀、和大更入列大摩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上銀與美國新創公司合作開發AI物流機器人,最快今年第三季試量產;和大原即為特斯拉電動車零件供應商,去年起透過轉投資公司,出貨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所需的關節型手臂減速機構。

  • 2026年進入爆發期 和大跨足CoWoS 明年量產

    2026年進入爆發期 和大跨足CoWoS 明年量產

     汽車傳動系統廠和大多元布局,董事長沈國榮27日首度說明跨入CoWos進度,已遞件成立和大芯科技,預計明年第一季資金到位後正式成立,3月完成初型機,6月由台灣前五大封裝大廠協助進行測試,9月參展半導體展後,10月正式量產,於2026年進入爆發期,將明顯挹注業績。

  • 台廠輝能科技在巴黎展示新電動車電池 充電5分鐘行駛300公里

    台廠輝能科技在巴黎展示新電動車電池 充電5分鐘行駛300公里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來自台灣的輝能科技 (ProLogium),在巴黎車展當中展示該公司開發的新一代電動車電池,號稱具有「充電5分鐘,行駛300公里」的性能,倘若如此,將為電動車帶來革命性的進步,充電樁、電池交換站可能都不必了。

  • 美國AM客戶拉貨回溫 倉佑6月營收月增逾20%

    傳動系統製造廠倉佑(1568)6月營收9,377萬元,較上月的7,763萬元增加20.8%,較去年同期1.46億元(內含無錫倉佑營收)減少35.6%,累計上半年營收5.7億元,年減27.6%。

  • 倉佑Q1三率三升 每股稅後純益0.77元

    傳動系統製造廠倉佑(1568)第一季營收3.06億元,季增7%,但較去年同期3.37億元(內含無錫倉佑營收)減少9%,營業利益為0.54億元,季增10%、年增73%,稅後純益0.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77元,較去年第四季由負轉正,年成長159%。

  • 和大布局新能源車 下半年營運熱轉

    和大布局新能源車 下半年營運熱轉

     汽車傳動系統大廠和大工業(1536)歷經2023年的低潮後,客戶庫存調節動作2024年首季已告一段落,第二季將逐步恢復正常,且新接美國新能源車廠訂單,業績成長可期。和大2023年營收65.99億元、稅前淨利3.62億元,每股盈餘1.17元,擬配發現金股利1元。

  • 美國製造再起 汽車供應鏈赴美墨設廠

    美國製造再起 汽車供應鏈赴美墨設廠

     美國總統大選11月登場,前總統川普有可能重回白宮掌權,牽動「美國製造」政策,台灣車用零配件商積極擴大美墨產能,和大今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新廠加速進行、汽車扣件廠世德也在1月申設美國投資控股公司,東陽、聯嘉、車王電同樣動作頻頻,要把美國大選不確定性降至最低,固守當地車廠城池。

  • 智伸科、江興鍛 搶灘陸電動車供應鏈

     大陸電動車銷量節節攀升,智伸科(4551)及江興鍛(4528)進入電動車產業時間較晚,造成2023年營收下滑,正加大布局大陸電動車零件供應鏈力道,均對2024年營運審慎樂觀,力拚2024年營收及獲利成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