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沙門氏菌的搜尋結果,共112筆
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真正不能隔夜、放一晚就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台北市南港1間安親班19日疑似爆發食物中毒事件,有40名學生食用「南港國王便當」後,陸續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共32名學生就醫治療。台北市衛生局20日接獲通報、21日前往稽查發現多項缺失,立即要求業者停業,25日複查合格、准予業者復業。衛生局表示,病患檢體檢驗需1至2周才能判斷32名學生是否為同起中毒事件。
大陸貴州習水縣近日疑似發生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在食用當地一間連鎖蛋糕店的三明治後,傳出逾百名孩童與家長出現上吐下瀉、發高燒等症狀;部分病情嚴重孩童,也被緊急轉院治療。當地政府21日通報,三明治疑似受到沙門氏菌汙染,目前已對涉事食品廠及門店停產停業,並展開調查。
不少人外出用餐,會習慣先用熱水將碗筷燙一下,認為能達到消毒效果,不過大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兼教授胡兵提醒,這種方式實際效果有限,若要靠熱水殺菌,必須同時滿足水溫100度、浸泡時間超過30秒等2項條件,強調多數人僅是隨手沖一下,不足以消滅細菌,只是求個心安,他也建議,最保險的方法是自備餐具外出用餐。
為保障北市民眾食品安全,北市衛生局定期抽查傳統市場、流動攤販及攤車的食品衛生安全,分別於6月抽查48件流動攤販、攤車,7月抽查50件市場供應的餐飲。其中流動攤販與攤車部分,1件現切烏骨雞複檢後沙門氏菌仍超標,遭衛生局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開罰3萬元,並令限期改善。
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大陸浙江寧波一名65歲婦人,在食用自製生醃螃蟹後,引發食物中毒,不僅一天腹瀉超過20次,引發敗血性休克一度命危,同餐的丈夫與兒子也先後因腹痛就醫,檢查發現造成一家三口中毒的兇手是沙門氏菌,提醒螃蟹、貝類等水產品,都可能帶有沙門氏菌,加熱煮熟再吃才安全。
日前有女童用手拿過生雞蛋後,疑沒洗手就把手放進嘴裡,導致感染沙門氏菌,發高燒到40℃送急診,案例引起不少家長驚慌。醫師巫漢盟指出,吃雞蛋看似稀鬆平常,蛋清潔沒注意就容易釀危機,建議散裝蛋購入後應用微濕乾布擦拭乾淨,再放入冰箱冷藏,若一開始就水洗,可能導致細菌滲入變質;熟蛋是最安全的吃法,不過,帶殼熟蛋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別放太久。
天氣炎熱,民眾紛紛購買冰品、冷飲消暑,台北市衛生局2日公布最新散裝飲冰品、配料抽驗結果,108件中共8店家、10件產品複驗時仍不符合規定,其中滿大人頂級麻辣鴛鴦鍋、I Love Tea、漢堡王、頂呱呱、七盞茶等知名店家均上榜,分別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3萬至4萬元不等罰鍰。
近日普遍高溫,民眾紛紛購買冰品消暑。北市衛生局今年4月下旬起抽驗散裝飲冰品配料,2日公布第2波抽驗結果,本次共抽驗108件,共有8店家、10件產品複驗結果仍不符合規定,其中滿大人頂級麻辣鴛鴦鍋、I Love Tea 、漢堡王、頂呱呱、七盞茶等店家均上榜,遭罰3萬至4萬元不等。
台中市豐原區知名烤鴨店「北平金銀樓」7月重新開業再爆食物中毒事件,累積至今超過300人出現身體不適,台中市衛生局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台中市議員謝志忠22日偕同烤鴨業者及保險公司,向受害者說明賠償事宜,超過20人聆聽或提問,業者鞠躬道歉,承諾將負起最大責任。
台中市豐原區知名烤鴨店「北平金銀樓」7月重新開業再爆食物中毒事件,累積至今已超過300人出現身體不適,台中市衛生局移送台灣台中地檢署偵辦。台中市議員謝志忠22日偕同烤鴨業者及保險公司,向受害者說明賠償事宜,超過20人出面聆聽或提問,業者也現場2度鞠躬道歉,並承諾將負起最大責任。
印尼中爪哇省思拉絹鎮(Sragen)週四(14日)學生吃完學校營養午餐後,逾360人出現食物中毒症狀,這也成爲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今年1月起推動的的免費午餐計畫以來最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自計畫推動以來,印尼已有近千名學生食物中毒的案例。
近年輕食飲食風潮盛行,蔬菜沙拉、雞胸肉等低熱量料理深受消費者喜愛,為確保食品安全,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於今年5月至6月執行「輕食料理餐飲及販售業查驗專案」,針對轄內餐飲及販售業者進行現場稽查並抽驗產品,共查核餐飲業6家、販售業2家,均符合規定。
現代人由於生活忙碌,常常會選擇吃外食,其中便當因為方便,又有多樣配菜,成為許多民眾用餐首選。不過近日卻有網友指控,妻子最近買了便當,裡面雞腿排一咬下去,感覺「軟軟的、怪怪的」,撕開雞皮一看,肉塊還是呈粉紅色的,隨即立刻送妻子醫院掛急診。
炎夏吃水果消暑,務必留意潛藏的健康危機。醫師黃軒指出,現切的水果雖然方便,但可能藏有腐敗隱患、處理過程中也存在衛生問題,且夏季高溫會加快細菌繁殖速度,哈密瓜、西瓜、芒果、鳳梨等,在常溫下1小時內,細菌量就會指數型增長。
食物中毒風暴持續擴大!據食藥署資料,近40年來(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達1750件,創下近44年來新高;CTWANT記者詢問發現,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數為790件,較去年同期暴增5成。專家告訴CTWANT,餐飲供應鏈多元化,再加上國人習慣外食、外送取餐(皆歸類為餐廳食物中毒),經過多個環節、距離、時間,大大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才讓數據不斷攀升。
近期熱帶低壓、颱風環流圍繞臺灣,中南部因接連豪大雨淹水,北部則是高溫濕熱,讓人食慾不振,也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稍有不慎,就可能病從口入。醫師提醒,應依個人需求選擇多吃蔬果、發酵食物或保健食品補充益生菌,有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大陸遼寧省瀋陽市一家三口近日因為吃了炒雞蛋,竟然出現中毒情況。經過調查,這一家人中毒的原因是因為食用了變質雞蛋,而雞蛋變質的誘因,是因為保存前被清洗過。經過實驗發現,清洗過外殼的雞蛋菌落比沒有清洗過的多出3到4倍。
美國25歲YouTuber泰勒奧利維拉(Tyler Oliveira)近日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他在印度旅行期間即便全程僅於五星級飯店用餐,仍不幸感染四種沙門氏菌,並公開醫療報告以證實自己的說法,引發印度網友強烈反應。
買完菜回家後,食材處理的順序相當重要,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關鍵。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最先處理的應是不會再烹煮的食材,如水果,之後依序處理青菜、肉類。若擔心肉類用水洗會讓細菌噴濺流理台,可以用冷水煮沸,而豬肉相對雞肉來說,腥味會比較重,建議先用冷水浸泡10分鐘後再冷水煮沸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