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菜回家後,食材處理的順序相當重要,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關鍵。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最先處理的應是不會再烹煮的食材,如水果,之後依序處理青菜、肉類。若擔心肉類用水洗會讓細菌噴濺流理台,可以用冷水煮沸,而豬肉相對雞肉來說,腥味會比較重,建議先用冷水浸泡10分鐘後再冷水煮沸烹調。

無毒教母譚敦慈在《愛健康》YouTube頻道指出,買菜回家後處理是有順序的,她會在洗手、洗淨流理台後,先清洗「沒有要再煮的」食材。第一樣是水果,處理時會用水果專用的刀、砧板;再來是青菜,最後是肉類。過去她曾分享自己身邊的案例,有親戚就因為先清洗生雞肉,再削水果,造成嚴重沙門氏菌感染。

譚敦慈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曾建議雞肉別清洗,因為清洗過程可能會讓帶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水花四濺,汙染流理台,若碰觸到就會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她建議可以用汆燙,烹煮前把雞肉輕輕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裡,不要讓水花濺起,再開啟瓦斯爐煮沸,煮沸後就能殺死細菌。

譚敦慈表示,若是豬肉,她會先放入冷水裡浸泡10分鐘,讓腥味減少。排骨或是要滷的肉,也會用冷水煮沸,若直接丟入沸水中,表面的蛋白質遇熱凝固,反而讓內部的血水被鎖住。

#譚敦慈 #肉類 #清洗 #沙門氏菌 #大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