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理台獨的搜尋結果,共269筆
此次「和平推演」出題者黃介正理事長的3個想定,把兵推放在大國角力的架構下,且務實地針對幾個可能的現實場景,推演出美中台都接受的兩岸和平發展架構,這是遠視願景且聚焦實務的精彩賽局。
過去第一線與中共交手時,我常把一個問題放在心上,反覆思考以理解個別對手的思考模式:北京的內部政治如何左右了對台政策的執行?這次參與「和平推演」,依循此思考習慣試圖尋求北京出招的理路,卻也發現我過去經驗窘迫之處:容易見樹不見林。
大陸近日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一連串動作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歸納起來,共有六大面向:法律手段的內政推進、歷史敘事的重構連結、輿論宣傳的鋪天蓋地、統一好處的心理試探、軍事科技的耀武揚威、說走就走的融合交流。一整套企圖推進統一的「系統工程」,已全面啟動。
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川習會」中,雙方竟然打破以往的慣例,絕口不提台灣,這和過去大陸不斷強調台灣事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美中關係重中之重的說法有所不同。那麽這次川習會中台灣不見了,到底是懶得理台灣,還是台灣問題在美中關係中不再佔據重要位置,值得觀察。
陸委會針對大陸重慶市公安局宣布對沈伯洋「立案偵查」表示:立案追訴我國會議員的行為,是北京當局透過「懲獨」之名遂行「跨國壓迫」,予以嚴厲譴責。若果如此,沈伯洋大可立刻坐飛機離台試試?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就是「一個國家」,針對倚美謀獨的沈伯洋進行立案偵查,有何不可?
許多人期許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能讓黨內對兩岸政策好好地來一場大辯論,可惜除了張亞中之外,其他候選人對這個議題沒有比「遵守九二共識」更新穎或更深刻的想法,所以兩岸議題在這次選舉中並沒有激出什麼火花,當然國民黨或整個社會對這個議題的理解也沒有任何進步。選後,有些新世代藍營議員提議舉行兩岸政策大辯論,目標是提出一個新論述,說服台灣民眾,除了民進黨依美抗中的策略以外,還有其他可以維持台灣現有生活方式的方案。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候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多次公開主張,台灣應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兩岸關係的通關密語,並在回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也提到過往歷史性成就,強調不怕被民進黨貼標籤,因為「怕就不要出來混!」這番話果然引蛇出洞,綠營隨即抹紅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更說:「通關密語要通到哪?通到配合習近平國家統一嗎?」
大陸央視10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為推行其台獨分裂圖謀,暗中豢養網路「水軍」,潛伏在境內外各類網路社交平台,炮製虛假資訊,散播台獨分裂謬論,蓄意挑起兩岸對立對抗、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某研創藝術公司充當民進黨當局爪牙,處心積慮、肆無忌憚對大陸開展反宣破壞活動。大陸國安機關堅決打擊台獨分裂活動,徹查幕後黑手,肅清危害隱患,堅決捍衛國安。
美國選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炒「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冷飯,並得到民進黨政府附和,大陸外交部不得不在十一前夕發表《中方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直面外界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出現「中華民國」或「台灣」的疑問,並在2600多字的篇幅出現多達11次「中華民國(政府)」,旨在論證1949年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1949年後「國民黨統治集團」所謂的「中華民國」與1945年的中華民國存在本質區別。
美國選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炒「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冷飯,並得到民進黨政府附和,大陸外交部不得不在十一前夕發表《中方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直面外界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出現「中華民國」或「台灣」字樣的疑問,並在2600多字的篇幅中出現了多達11次「中華民國(政府)」字樣,旨在論證1949年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1949年後「國民黨統治集團」所謂的「中華民國」與1945年的中華民國存在本質區別。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期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軒然大波。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16日分析指出,由此可見,美國有意再次將台灣作為戰略棋子,台灣必須拒絕吃美國餵養的「迷幻藥」,更要拒絕成為兩岸戰火的「導火線」,不能對美國言聽計從,更不能淪為美國維繫霸權的犧牲品。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期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認為,這顯示美國已經有意再次將台灣作為戰略棋子。台灣必須拒絕再吃美國餵養的「迷幻藥」,更要拒絕成為兩岸戰火的「導火線」。我們不能對美國言聽計從,更不能淪為美國維繫霸權的犧牲品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表態台灣地位未定,挑戰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三個聯合公報,此舉引起大陸當局強烈反彈,因為這已經嚴重挑戰大陸底線及核心利益,後續所帶來的影響因為一個戰略清晰的表態造成難以評估的結果。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表態台灣地位未定,挑戰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三個聯合公報,此舉引起大陸當局強烈反彈,因為這已經嚴重挑戰大陸底線及核心利益,後續所帶來的影響因為一個戰略清晰的表態造成難以評估的結果;而台灣賴清德政府對此樂見其成,並表達感謝,因為此舉可替兩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背書,更鼓舞台獨團體、勢力建國有望,美國刻意挑起敏感神經,非但不利於美中關係談判協商氛圍,更將中美關稅戰推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但美國為何如此?值得深究。
日前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願意兩岸在對等、尊嚴的條件下互動與對話,並持續強調對於大陸善意不變、對話合作僅在對岸的一念之間。雖然從賴總統的言談間可以嗅出他相當期待兩岸有正面的溝通與交流,但事實在於,若賴政府仍不願意針對兩岸路線進行調整,持續反中醜化對岸,未來三年兩岸高層仍舊無法存在溝通、對話的空間。
在四川舉行的第七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8月28日剛結束。我參與了這次論壇,做了主題發言,也參與了小組討論,同時也參加了參訪活動,提出以下一些觀察的焦點,供做參考。
九三閱兵是中國大陸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力量展示與外交秀場。除了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外媒也指出,這場閱兵的真正觀眾除了需要被凝聚信心的大陸民眾外,北京更藉由軍事展示「暗中警告台獨」,釋放不容挑戰的強硬訊號。
賴政府自今年初以來,全面收緊兩岸單一戶籍制度,從軍公教具結、清查陸配戶籍,到要求放棄戶籍、甚至國籍,目的都是要打破兩岸「一國兩區」的憲政框架,拋棄「治權互不否認」的戰略模糊,落實賴總統的「互不隸屬說」。然而,一旦掀開戰略模糊的「潘朵拉盒子」,恐更將台灣推向法理台獨,徒增衝突風險。
為嚴控陸配參與公職,劉世芳近來頻頻祭出「放棄陸籍證明」追殺令,甚至搬出賴清德總統「互不隸屬」的談話,進一步超譯成「站在政府角色,我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賴17條」之後,劉世芳急於表功,其實是頻踩法理台獨紅線,陷賴總統於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