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泰雅族文化的搜尋結果,共28筆
「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節-原聚山海屯」系列活動,首場盛會在台中市原住民文化館戶外廣場盛大登場,為年度原民文化推廣揭開序幕。本次活動以泰雅族文化為主軸,融合多族群樂舞特色,透過音樂、舞蹈與飲食體驗,展現原住民族的生命力與文化多樣性,現場湧入眾多民眾共襄盛舉,熱鬧非凡。
連假期間,桃園市復興區區長蘇佐璽與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於台七線沿線共同推動全國首創的「靜音革命 文化車聚」,將桃園市「寧靜車聚」成功經驗延伸至山區部落,透過科技監測、即時稽查與文化引導,成功讓改裝車文化與原鄉生態環境和諧共存,開創山區車聚活動的嶄新典範。此項創新政策不僅維護了部落居民與遊客的安寧權益,更讓車友文化在尊重環境的前提下蓬勃發展,展現桃園市從都會區到偏遠山區全方位推動環境永續的決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日會見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雙方就國內外政經情勢、桃英產業發展現狀及智慧科技議題進行深度交流,盼持續在共同發展的領域開創更多合作機會。張善政表示,桃園與英國交流密切,雙方將持續致力深化經貿、科技及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關係。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輔導泰安麻必浩部落執行林業計畫,部落傳承高齡98歲的頭目高春輝的記憶和技藝,保存古老藤編技術和泰雅族文化,榮獲全國社區林業特優社區肯定,也是麻必浩部落連續3年獲獎,成功延續泰雅傳統文化,更展現了部落對山林與土地深厚的情感連結。
春筍盛產的四月,信義房屋號召志工隊走入大安溪畔的泰雅族山區部落,協助台中市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下稱「德瑪汶協會」)採收桂竹筍,實際參與當地特色農產的生產流程,透過支持原鄉自立與產業發展,持續耕耘企業與社區共好的連結,落實地方創生。
台灣便利商店密集度名列全球第二,店數超過1萬3000家僅次於南韓,為吸引消費者目光,四大超商打造獨具一格的店面,包括可愛IP裝潢或融合在地自然元素,讓民眾採購旅途所需的物資時,還能拍美照記錄走春回憶,順勢讓特色門市成為打卡熱點,預估客流量至少攀升10%、客單價可提升最多3成。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結合民間力量投入國寶魚櫻花鉤吻鮭保育工作,日前在武陵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舉行聖石金業公司認養揭牌儀式,邀請當地環山部落及平等國小的師生參與,未來將與部落族人等公私合力一起投入櫻花鉤吻鮭保育巡守及環境教育工作。
倡議技職社會責任,新北市教育局攜手公民團體以及技職學校師生,將人文美感、品德教育及技職教育結合,不只培養職人精神,更能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期盼技職學子不僅擁有頂尖的專業技術,更能成為實踐永續的終身學習者。
Kinga tazing田原出生在忠治部落,對家鄉每個角落充滿感情,但他也曾像部落其他人一樣,為了生活外出打拚,做過電競館店長、彩券行業務等工作,走過繁華都市的他,始終心繫故鄉純樸的土地,甚至在大學畢業後為了部落發展,再次重拾書本,報考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畫碩士原住民專班,因為忠治不僅是他的家,更是重塑泰雅文化與價值的重要基地。
宜蘭原住民族松羅文化健康站活力健康操,於北區初賽71個站中脫穎而出,首次勇奪北區第1名特優等,順利取得114年度全國文健站活力健康操決賽的門票;縣長林姿妙12日特別前往鼓勵長者們並表示,感謝長者疼惜自己的健康,踴躍參與文健站平日的活動課程,利用長照布建的資源,一起拚出宜蘭原民好生活。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廣梨山風景區部落觀光,結合山谷燈光節舉辦「llyung上的梨享森活節」,7日將在谷關登場。分為「梨享舞台」、「享尋寶」、「享體驗」、「享趣玩」,將歷年來參山處辦理梨山風景區部落觀光產業輔導成果,以多元的表演陣容、在地的優質產品、豐富的手做體驗,呈現部落生活日常、傳統技藝及狩獵文化,讓現場民眾感受到專屬於梨山及谷關的「梨享森活」。
終於到了這個寒流不時來造訪的季節,身心是時候準備轉換到冬天模式,秋冬出遊,怎麼能少了泡湯呢?台灣真的是寶島,充滿大自然的禮物,溫泉就是其一,從北到南都有不同的溫泉可嘗試,且交通相當方便,近年有著溫泉資源的地方政府都相當積極利用這個優勢,溫泉季一個比一個精采,甚至規劃郵輪式公車,專人服務,包交通還包玩包吃,收費超有良心,快來看看這篇,今年秋冬就來場超省心的泡湯之旅吧!
苗栗縣泰安鄉是泰雅族傳統居地,泰雅族每2年舉辦一次文化祭儀活動,從29日凌晨由泰雅族頭目群,至梅園村雪見段雪霸國家公園界址碑,遙望雪霸聖山展開祈福儀式正式開始,祈求泰雅祖靈護佑2天活動順利平安,安排泰雅傳統祭儀開墾祭、播種祭、口簧琴、成年禮、文面、編織、求婚、收割、入倉祭及祖靈祭(瑪后),延續泰雅傳統文化。
「新竹人,喜助人」新竹縣113年度志工表揚大會,1日在縣府大禮堂舉行,副縣長陳見賢特別表揚6位來自銀、青、客家、閩南、原住民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亮點志工,其中高齡98歲的銀髮志工羅美瑜與26歲青年志工陳志中相差72歲,展現竹縣志願服務跨世代、多元族群的共好價值。
苗栗縣泰安鄉中興村司馬限部落,當地泰雅族語地名為「麥巴罕」1986年的雷恩颱風來襲,部落舊址發現是土石流重度潛勢區,全部落44戶人家被迫遷離舊地,借住在附近舊中油探採平台,歷經38年的爭取努力,部落族人組成了「麥巴罕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動家屋重建計畫,在震災基金會的借款資助下,6日舉行動土典禮。
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今(18)日舉辦「113年新北市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頒獎典禮」,由市長侯友宜親自頒獎給獲獎者,他表示,人人都做點小事,就能凝聚成正向力量,「集力成正氣」。今年共表揚30名獲獎人,有「國民阿嬤」之稱的金馬影后陳淑芳也在其中。
新北市為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並營造原住民族教育學習空間,今(10)日與國立政治大學、南勢溪流域泰雅族部落,三方共同簽訂「原住民族教育學習空間合作備忘錄」,成為全台首次有縣市政府、學界、部落三方合作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將齊心深化原住民族教育學習場域之文化傳承、協力治理及國際交流。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天舉行重要口述傳統「泰雅族大嵙崁群」藝生授證典禮,文資局長陳濟民頒授結業證書予第二期結業藝生林約道等3人。他說,「口述傳統」是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增列的保存項目,此為修法後第一個傳習保存案例,彰顯台灣各族群的多元文化特色及主體性。
新北原民局為推動偏鄉部落在地照顧,建立預防及持續性長者照顧體系,將烏來區最深處的「福山部落文化健康站」從原先的一週開站三天,轉型成一週開站五天,期盼能解決社區人口老化問題,並增進長者間見面的時間。
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竣工至今已有19年,為拉近民眾與博物館的距離,新北市原民局與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攜手合作,在博物館旁打造了一面全長10公尺的編織藝術牆「破碎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