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底覆網的搜尋結果,共12

  • 海洋死亡長城再惹禍!澎湖父子漁民驚險搶救2海龜

    海洋死亡長城再惹禍!澎湖父子漁民驚險搶救2海龜

    有海洋死亡長城之稱的海底覆網再惹禍!澎湖花嶼一對父子漁民,11日出海撞見2頭海龜被海面上漂浮的廢棄漁網纏繞動彈不得,於是出手相救,相繼幫2隻海龜「解套」後,放回大海。而重回大海的2隻海龜,在重拾自由後,則一溜煙迅速下沉離去。

  • 潛水業者轟澎縣府海底覆網清理延宕 縣府回應了

    潛水業者轟澎縣府海底覆網清理延宕 縣府回應了

    澎湖望安鄉將軍嶼著名潛水葉生弘,15日下午在臉書貼文「噴」澎湖縣政府清理海底覆網竟然是5月9日通報,卻拖到要8月才處理。不過,執行海底覆網清除的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擁潛海戰將志工響應淨海活動的環保局都否認上情,表示沒有收到通知。

  • 鋸尾鯛困「死亡長城」 志工出手割除海底覆網解困

    鋸尾鯛困「死亡長城」 志工出手割除海底覆網解困

    海底覆網因會導致珊瑚礁白化、死亡,影響魚類棲息繁衍,也連帶造成魚群減少與棲地破壞,因此有「死亡長城」之稱。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日前就在海域特別景觀區內的東西吉廊道水下,發現一尾受困廢棄漁網內的鋸尾鯛動彈不得而奄奄一息,經以潛水刀割除漁網解救後,馬上一溜煙游走。

  • 海洋復育與保護 環境永續關鍵

     澎湖由90多座島嶼組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被譽為世界最美麗海灣,我們是被大海擁抱的縣市,深知海洋的重要,因此我們一直致力於海洋生態的復育與保護,光復在上屆任內積極爭取中央挹注,率領縣府團隊投入海洋復育與保護的工作。

  • 一日潛水夫 環境部長視察海底覆網

    一日潛水夫 環境部長視察海底覆網

     環境部長彭啟明8日上午赴澎湖「下海」當一日潛水夫,考察有「海底死亡長城」之稱的海底覆網危害情形,下午也到垃圾氾濫成災的紅羅衛生掩埋場,視察廢棄物篩分、分選打包狀況。

  • 首位中央官員潛水澎湖 彭啟明見證珊瑚礁生態危機

    首位中央官員潛水澎湖 彭啟明見證珊瑚礁生態危機

    環境部為推動行政院核定之「向海致敬」政策,自110年起補助澎湖縣政府辦理海底覆網清理工作,迄今累計清出逾7萬6,800公斤。繼5月6日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長率南區環境管理中心石秉鑫主任等到澎湖縣實地潛水現勘海底覆網後,520後上任的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如法炮製,在8日早當起一日潛水伕,親自潛下海考察海底覆網清理情形。

  • 竹市社安網績效全國第2、海洋管理特優

    竹市社安網績效全國第2、海洋管理特優

     衛福部日前公布「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成績,新竹市榮獲全國第2名,市長高虹安表示,市府團隊跨局處合作,接連拿下全國考核獎項,努力打造綿密社會安全網,在衛福部考核中得到96.2分,超越六都拿下全國第2名。

  • 竹市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獲全國第2 海洋環境管理考核得特優

    竹市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獲全國第2 海洋環境管理考核得特優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成績,竹市榮獲全國第2名。此外,市府在海洋環境管理計畫,也獲得海洋保育署肯定,榮獲「112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核」海洋第2組「特優」獎項。

  • 澎湖 維護海洋 香爐嶼清出150米長刺網

    澎湖 維護海洋 香爐嶼清出150米長刺網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6日赴澎湖考察海底覆網清理情形,署長顏旭明等一行人跟著潛下海底現勘和清理。顏旭明表示,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海洋環境盡一分力,並喚起民眾對海洋保育重視,共同為海洋永續發展努力。

  • 海底覆網清除甘苦談  環管署長潛水實際體驗

    海底覆網清除甘苦談 環管署長潛水實際體驗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6日率南區環境管理中心主任石秉鑫等視察澎湖縣海底覆網清除工作,並實地潛水現勘。顏旭明表示,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力,並喚起民眾對海洋保育的重視,共同為海洋永續發展努力。

  • 竹市海陸環保表現亮眼 考核締造「特優」連霸紀錄

    竹市海陸環保表現亮眼 考核締造「特優」連霸紀錄

     新竹市政府「海陸」雙管齊下守護水環境表現亮眼,考核特優再連霸!新竹市在「112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核」,以及「全國地面水體垃圾攔除考核」中,海洋管理連4年、陸域水體攔除垃圾連5年「特優」,雙雙新締連霸紀錄。

  • 解垃圾、海底覆網沈痾 立院衛環會跨海到澎湖實地考察

    解垃圾、海底覆網沈痾 立院衛環會跨海到澎湖實地考察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關心澎湖離島重症醫療、垃圾、廚餘和海洋廢棄物處理,昨、今兩日在當地立委楊曜引導下,赴澎實地考察部立澎湖醫院與三總澎湖分院,還有紅羅垃圾暫置場、大城北廚餘場,和龍門海底覆網暫置區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