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漁船翻覆的搜尋結果,共280筆
台灣北部海域連傳萬里籍「漁山36」及基隆籍「立發168號」2起漁船翻覆意外,昨(6)日晚間家屬聘請專業潛水員尋獲王姓船長遺體,由海巡署巡防艇協助將大體載返台北港海巡基地,目前尚有2名印尼籍船員仍下下落不明,現場持續搜救。
時序即將入冬,台灣沿海也因強勁的東北季風導致海象不佳,6日台灣北部海域連傳萬里籍「漁山36」及基隆籍「立發168號」2起漁船翻覆案,釀成6人失蹤的嚴重意外,海巡署與國防部出動艦艇、直升機,海空聯合持續搜救中。
樺加沙颱風持續朝台灣接近,高雄市林園區中芸漁港邊,21日一早就有漁民前來固定船隻,加綁輪胎,以防碰撞受損。
颱風「丹娜絲」重創嘉南地區,總統賴清德11日再度南下台南視察災情,走訪七股等重災區,對多日未復電的居民表達歉意。根據經濟部統計,嘉義、台南地區仍有逾4萬戶斷電未修復,雖承諾天黑前完成大部分復電,但偏遠地區仍仰賴發電機與移動儲能設備支援。災區居民怒喊「總統來才有電,走了又黑」,民怨升高。
丹娜絲颱風強襲台南沿海,16級強風造成台南將軍漁港內1艘「恆星號」交通船、1艘海釣船和2艘漁船翻覆或沉沒,交通船業主、漁船船東找來500噸重型吊車在雨中緊急吊掛救援,將149噸的船身吊出水面,排除進水搶修船底,單日作業費超過30萬元,令業者大喊吃不消。
丹娜絲颱風強襲台南沿海,6日深夜登陸時的16級強風巨浪造成台南將軍漁港內「恆星號」交通船、1艘海釣船和2艘漁船翻覆沉入港內,交通船業主、漁船船東找來500噸重型吊車在雨中進行吊掛救援,將「恆星號」149噸船身吊出水面,排除進水搶修船底,單日作業費超過30萬元,令業主大喊吃不消。
嘉義縣受丹娜絲颱風影響,農業、校園及道路路樹嚴重災損,截至目前為止,災損金額已超過5億元,其中農業災損達4億6438萬元最嚴重,另至7日晚間,全縣還有11萬戶停電中,台電動員近900人至各區域搶修,力拚2天內全數恢復供電。
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四季灣,今日(日)傳出一起突發事件,一艘漁船在此處海域發生了傾覆事故!
高雄市林園區中芸漁港新建漁筏泊區興建工程斥資3.6億,於去年9月正式啟用,但啟用沒多久就遇到颱風來襲,漁船被浪打得左右搖擺,造成8艘漁船筏翻覆、碰損。市議員王耀裕表示,漁民也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漁港花那麼多錢,安全設施和防風浪標準應該更好,海洋局說,會將西防波堤胸牆加高、縮小漁筏泊區港嘴航道寬度,並向漁業署提報擴充泊區靜穩定改善需求計畫書爭取評估經費340萬元。
「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團組開放日到此為止,由於會務組還有事情要和代表宣布,請媒體記者先行離場。」6日下午5點,當人大福建團會議的主持人下了「送客令」後,熟識的記者們相視一笑,心照不宣收拾器材往門外移動。
兩岸關係如同國際政治,形勢愈緊張愈要留下雙方各說各話的空間。政府不准上海台辦主任來台而湖北台辦主任能成行,差別所在,湖北台辦主任同意與海基會副祕書長會面而上海台辦主任不願意,關鍵在會面的形式留下了讓兩岸官方得以各自解讀的空間。
兩岸關係如同國際政治,形勢愈緊張愈要留下雙方各說各話的空間。政府不准上海台辦主任來台而湖北台辦主任能成行,差別所在,湖北台辦主任同意與海基會副秘書長會面而上海台辦主任不願意;上海台辦不行的事湖北台辦卻做了,關鍵在會面的形式留下了讓兩岸官方得以各自解讀的空間。
雲林縣2日傳出漁船翻覆意外,吳姓漁民從四湖鄉三條崙漁港出海,疑因風浪過大翻船落海,附近釣客發現後馬上通報海巡隊,由於海象不佳救生艇無法航行,海巡人員攜帶救生器材下海救人,但吳被救上岸後已無呼吸心跳,送醫急救不治。
海巡人員今年2月14日駕CP艇在金門海域取締大陸籍快艇發生碰撞,2名陸籍漁民溺斃。監察院表示,海巡署於金門海域取締三無船未依規定錄影及通報,導致翻船事件事實難以還原,正當執法反遭挑戰,監察院認有重大違失予以糾正。
海巡署今年2月在金門海域取締三無船越界過程,發生漁船翻覆事故,監察院11日公指出海巡署在取締過程中明確違反「海岸巡防機關海域執法作業規範」等諸多規範,核有重大違失,依法糾正海巡署。海巡署對此表示尊重,現已購置每位執勤人員1具微型攝影機,12月底全數安裝完畢。
颱風康芮肆虐台東,農漁損失慘重,數十艘漁船筏翻覆,釋迦、臍橙、香蕉落果及稻米倒伏。台東縣長饒慶鈴1日赴長濱、市區、關山、池上展開逾200多公里鐵人勘災行程,她強調會盡速完成查報,也盼中央能納入救助範圍以減輕農漁民損失。
康芮颱風已於今(1)日 下午2時 30分解除颱風警報,消防署長蕭煥章表示,現階段重點工作為災後復原工作,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之電力、自來水、電信及交通通阻等仍有多處持續搶修,期使民眾盡速恢復正常生活,並要求相關單位即時對外說明復原進度。
颱風康芮掃過東海岸,台東縣最北端的長濱漁港損失慘重,沉沒、漂流的漁船超過30艘,成功鎮約30艘,漁民欲哭無淚,一早大風大浪,港內塞滿漂流木。
賴清德就任第一個小時就拋出「新兩國論」,而且不斷堅定地反覆表述。我原本以為賴清德會等權力更穩固時或者有機會連任後才會做,可見賴心中有著強烈的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