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瑞典學院的搜尋結果,共06筆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於9日揭曉,由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aszlo Krasznahorkai)獲得殊榮。他的代表作《撒旦的探戈》不僅已於2020年在台灣出版,該部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曾在台灣上映,該作品以探戈舞步作為小說主旋律,分為12個樂章鋪陳故事,故事中,一名如同先知般的人物突然造訪村莊,在與村民相處的過程中展開種種人性考驗與反思,筆觸殘酷卻帶有詩意。
(19:25更新--獲獎評語、作品與經歷)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中歐時間9日午後1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揭曉,得獎人是71歲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瑞典學院讚揚他的作品「引人入勝且富於前瞻力,在瀕臨末日的恐懼之中再次證明了藝術的力量」。他是歷來第二位代表匈牙利獲此殊榮的文人,第一本小說《撒旦探戈》曾改拍成電影,呈現匈牙利當年脫離蘇聯鐵幕期間社會各界的絕望氣氛與對於奇蹟的虛幻期待,當年在匈牙利文壇掀起石破天驚般的轟動。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這是10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韓江在「少年來了!」光州事件中倖存者一句對白。
202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了,由53歲的南韓作家韓江獲獎,她是繼前韓國總統金大中在2000年獲得和平獎之後,第二位榮獲諾貝爾獎的韓國人。耐人尋味的是,如今「韓流」風靡全球,正是金大中在總統任內制定《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播下「文化立國」的種子,其後24年間逐漸開枝散葉,茁壯成堅強的文化大樹。如今韓流進一步登上了諾貝爾獎殿堂,昔日與韓國並列四小龍的台灣,應該見賢思齊,嚴肅思考如何擺脫政治意識形態的桎梏,提升我們的文化軟實力。
(20:00更新--委員會介紹得主)2024年諾貝爾獎已揭曉3個科學獎項得獎人,第4個揭曉的文學獎得主已於中歐時間周四(10日)下午1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公布,南韓53歲女作家韓江(Han Kang)成為最新文學桂冠得主,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她「極具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了人類生命的脆弱」。近幾年呼聲甚高的中國71歲作家殘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度陪榜。
2013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艾莉絲.孟若辭世後,其女揭發長期被孟若的第二任丈夫性侵,而生前患失智症的孟若雖知情,仍與他維持婚姻關係直到他去世。沉默的孟若也被批評是失敗的母親。個人的性格是否影響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準?瑞典學院成員,諾獎委員會中的作家艾倫.馬特森在諾獎官網分享的花絮中指出,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提名和得奬,得獎與否與文學品質有關,與性格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