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物安全法案的搜尋結果,共46筆
全球AI應用趨勢活絡,生技醫療應用正重塑產業新格局,運用AI加速推展藥物開發應用,帶動新一波策略結盟趨勢。基米從2023年入股Wyzer,進軍美國市場。2024年增資子公司萊斯特,引進策略投資人加速新藥開發。今年7月更由董事長周孟賢親自出席與訊聯集團策略結盟推動AI新藥開發之論壇活動,展現周孟賢加速凝聚基米多元利基、海外布局的活絡企圖心。
基米(4195)2025(今)上半年合併營收3.1億元,年增34.93%,創同期歷史新高,每股淨損0.33元,較去年同期每股淨損0.95元大幅減少。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Emerging Biotechnology, NSCEB)向美國會提交了一份長達215頁的報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該委員會稱,中國正在生物技術領域迅速佔據主導地位,除非美國在未來三年採取行動,否則將面臨永久落後的風險。
非AI產業類股到底能不能讓投資人抱股過年,CTWANT採訪多名理財達人與投顧主管、證券分析師等,有人「看好兩岸開放旅遊,觀光旅館餐飲股先賺一波」,長期來看則可以關注到與台積電有關的特殊化學材料、製鞋、生技股等;甚有直言台塑四寶、中鋼、台泥等傳產股股價低,正是買點。
國內基因檢測儀器與服務大廠金萬林(6645)2024年度營收年增2成,2025年第2季起成長動能強勁,今(8)日股價一開盤即大漲逾3%、躍過5日線,以24.5元高檔開出。
金萬林-創(6645)布局精準醫療檢測市場漸收成效,癌症用藥檢測及精準健康業務表現優於預期,2024下半年起每月營收皆呈雙位數成長;12月營收0.6億元、年增17.17%,全年營收5.02億元、年增20.85%。
台康生技(6589)與日商及醣聯(4168)三方簽訂SPD8委託生產協議書,將執行上市前生產計劃,三方合作佈局日本及國際市場。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美國網媒「政客」(Politico)報導,川普在國會的盟友正加緊腳步,確保在限制美國對華投資法案中替他保留彈性,以利未來與中國談判做好準備。
美國國會眾議院本周趕在年底期限前通過一項大型國防支出授權法案,接下來法案將送交參議院等候表決。兩黨議員表示,此一法案將強化美國的軍事能力,應對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威脅。令人納悶的是,通過的法案弱化原先版本裡針對中國投資、限制生技合作的內容,但法案包括了一項奇特的條款:禁止美國軍營超市販賣中國大蒜。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垮台,中東局勢再度升高,使投資人陷入觀望,周一香港恆生指數盤中小漲0.3%,報19920.44點。國企股(H股)小漲0.44%,報7168.01點。
群益金融集團今(19)日舉辦「2025年投資展望說明會」,認為AI仍是電子股主流趨勢,可聚焦半導體、PC/伺服器、零組件、設備等題材,網通產業則將重回成長。台積電仍為基本配置,若以2026年每股盈餘70元、本益比20倍推估,明年股價有機會挑戰1380元。
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認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過去2、30年的台灣生技產業無論是在新藥的開發、生物製劑研發、關鍵技術的發展和產能,都有長足的進步。他預期,未來10到15年內,台灣生技產業都能站在全球領先的前段班。
美國眾議院9月9日通過《生物安全法案》,對大陸5家家生技公司祭出禁令,相關效應正逐漸發酵,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將是台灣生技產業的下一道習題,台灣生技公司股價並未與全球生技股上揚值得關注。
美國眾議院9月9日通過《生物安全法案》,對中國5家生技公司祭出禁令;台灣CDMO企業積極備戰搶轉單商機,但韓國、印度、歐洲實力很堅強,競爭暗潮洶湧。
瞄準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商機,生技結盟再起!繼保瑞代工台新藥眼疾用藥出貨美國後,瑩碩也宣布與永信合作,搶攻高達2.7億美元的心血管藥物市場商機;生達也與易威合作,布局在地化利基。
國內藥業結盟再添一樁!瑩碩(6677)20日宣布,與永信投控(3705)旗下美國子公司Carlsbad Technology, Inc. (以下簡稱Carlsbad Tech)簽署一項心血管藥物商業化合約,雙方將搶攻逾2.7億美元美國學名藥市場商機。
瞄準美國「生物安全法案(BIO SECURE Act)」帶來的龐大商機,台廠力拚加入這波供應鏈大洗牌行列!據悉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馬海怡正號召廠商合組「大聯盟」,台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則與美國韌力啟動戰略合作,台寶將在美國鳳凰城建置生產基地,奮勇擠進國際賽局。
雖然亞洲AI相關科技股明顯揚升,但中國股市低迷,香港股市則全日走高。
美國聯邦眾議院9日復會,當天就通過多項抗中法案,包括限制與中國5家生技公司往來;禁用大疆新款無人機、寧德時代電池等;揭露中國對美國電信科技業的滲透程度;成立對抗中國惡意影響的基金等。